为农务农!广西河池11个田园综合体项目初步成型,总投资52.74亿元

截至目前,河池市第一批11个田园综合体试点项目计划总投资52.74亿元,已投入试点项目建设资金42.8亿元,投资完成率81.15%,全市第一批田园综合体建设已初步成型。2021年财政部又在13个省份新启动13个试点,田园综合体建设试点进入新阶段。近年来,国家级田园综合体建设试点地区通过不断探索,以农村土地资源和外部环境为基础,推动“接二连三”的农业多样化田园综合体建设试点,取得了积极成效。 Continue reading 为农务农!广西河池11个田园综合体项目初步成型,总投资52.74亿元

劳动故事:劳动伴我成长,劳动是最好的锻炼!

劳动锻炼一段时间之后,我的身体有了明显改善,药物下降,吃饭明显增多。对父亲所说的“劳动是最好的锻炼,吃食是最好的营养”有了切身体会。踌躇满志的我想一展身手,割麦子时,我和父母一人一笼麦畦,无论我怎样努力追赶,父亲总是第一个割完,我最后一个停镰。父亲依然一身轻松,我累得气喘吁吁。很多孩子因为身体弱、懒惰,是完不成劳动定量的,家长不得不越俎代庖。超额完成的我总是获得老师的表扬,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终于有了用武之地,因劳动锻炼而变得越来越健壮的身体。 Continue reading 劳动故事:劳动伴我成长,劳动是最好的锻炼!

湖北荆州启动国土绿化和湿地保护三年行动,山东济宁启动荒山绿化三年行动计划

于2022年起,湖北省荆州市全面开展国土绿化和湿地保护修复攻坚提升三年行动,统筹推进国土绿化、森林质量精准提升、森林城市群建设、湿地保护与修复“四大工程”,力争到2025年完成人工造林28.65万亩,建设省级森林城镇6个、森林乡村35个。山东省济宁市现有荒山7.098万亩(含退化林地),其中宜林荒山占6.76万亩。今年起,济宁市启动荒山绿化三年(2022—2024年)行动计划,实施尼山区域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等重点任务,计划植树约550万株,誓在三年内消灭宜林荒山。 Continue reading 湖北荆州启动国土绿化和湿地保护三年行动,山东济宁启动荒山绿化三年行动计划

安徽整治农村耕地撂荒抛荒,重庆探索解决撂荒地难题

近年来,( 安徽祁门县)凫峰镇积极探索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结合部分村组存在耕地撂荒现象,创新“田长制”管理模式,以李源村为试点,以该村经济联合社为主体,在李源村金花片流转村民耕地135亩,其中撂荒耕地102亩,集中租赁耕作。今年3月,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印发《统筹利用撂荒地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实施方案》,提出充分认识统筹利用撂荒地的重要性、有序推进撂荒地利用、加快设施建设改善撂荒地耕种条件、规范土地流转促进撂荒地规模经营等要求。 Continue reading 安徽整治农村耕地撂荒抛荒,重庆探索解决撂荒地难题

甘肃省西宁市:打造高原特色冷凉农业,开启全市186万亩春耕工作

青海农业是在独特的气候条件下逐步生成、演替、发展的,这种独特的高原气候最鲜明的特点就是”冷凉型”。冷凉经济是特指中国西部冷凉气候而形成的经济状态。结合绿色消费的世界潮流,中国农科院研究员曲东玉提出了“冷凉经济”的新概念,并认为这是西部农业结构调整、发展特色经济的一个重要方向。例如冷凉蔬菜,又叫喜凉蔬菜,是指适宜在气候冷凉地区夏季生产的蔬菜,其最适宜生长温度在17℃-25℃范围。春暖西宁,风光正好。广袤的田野里,希望的种子已经种下,180万亩沃野一派生机盎然…… Continue reading 甘肃省西宁市:打造高原特色冷凉农业,开启全市186万亩春耕工作

2022农村疫情防控:达州市编织“三张网”,开江县推行“五五制”

3月20日,农业农村部印发《关于做好当前农村地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要求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落实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部署,协助落实各项防控措施,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春季农业生产。大力倡导清明期间文明祭扫,采取预约、错峰、限流等措施,降低祭扫人流密度。达州市编织“三张网”,抓实立体管理、属地管控及宣传引导“三张网”疫情防控工作。疫情防控工作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村,开江县以“五五制”工作法抓实抓细农村地区疫情防控工作。 Continue reading 2022农村疫情防控:达州市编织“三张网”,开江县推行“五五制”

驻村干部三则范文范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调研分析报告

房屋, 河, 阿斯图里亚斯, 乡村的, 村庄, 桥, 山, 农村, 西班牙

根据湖北日报报道(2022年3月7日),湖北荆楚大地,现有1.77万名第一书记、1.2万支驻村工作队、4.26万名驻村干部,坚决扛起政治责任,投身乡村振兴主战场,走村入户调研村情民意,团结带领群众接续奋斗、谱写新篇。农村集体经济是整个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完善双层经营体制,密切干群关系,增强集体统一服务功能的物质基础;是强化基层党建工作,增强党支部凝聚力和战斗力的有效手段;也是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 Continue reading 驻村干部三则范文范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调研分析报告

新疆:南疆地区设施蔬菜生产规模成型,棉花发展的数字化技术势在必行

种植秧苗, 变化, 幼苗, 种植园, 种植园的背景, 性质, 农业, 季节

目前,南疆地区设施蔬菜种植面积由过去占全疆的四成提高到近八成,成为新疆最重要的设施蔬菜生产基地。2020年新疆棉花产量达516.1万吨,较2019年增长3%,占全国棉花总产量87.3%。进入2022年,随着气温逐渐转暖,新疆春耕备耕工作由南向北陆续启动。新疆全区各级农业农村部门早部署、早安排、早行动,积极做好春耕农资保供工作,农资储备供应情况整体稳定,种子、化肥、农膜、滴灌带等农资到位率均超80%,预计能够满足春季农业生产需要。 Continue reading 新疆:南疆地区设施蔬菜生产规模成型,棉花发展的数字化技术势在必行

农村产权流转交易的“株洲模式”介绍,让沉睡的农村资产成为增收的活水

为推进农村产权交易规范化、制度化,2020年11月9日,湖南株洲市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中心正式启动运营。自2020年11月正式运营以来,累计完成交易项目480宗,交易金额合计5.33亿元,流转土地总面积达到22.1万亩;涉及金融贷款35笔,贷款金额4368.8万元;接待省、市、县(区)单位和团体参观交流20余次。株洲农交中心开启了我市农村产权交易规范化、制度化的先河,形成了农村产权流转交易的“株洲样本”。 Continue reading 农村产权流转交易的“株洲模式”介绍,让沉睡的农村资产成为增收的活水

梅州市蕉岭县:获“三个国字号”三农名片,美丽圩镇创建工作结硕果

梅州已建成1个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梅县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农办规〔2019〕3号)、1个国家林下经济示范基地及“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2022年2月8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公布了第五批国家林下经济示范基地,梅县区中大南药中药材种植林下经济示范基地获此殊荣。梅州市梅县区、蕉岭县上榜“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通知还对40个“四好农村路”建设市域突出单位予以通报表扬,梅州市入选,为全省3个受表扬的地市之一。 Continue reading 梅州市蕉岭县:获“三个国字号”三农名片,美丽圩镇创建工作结硕果

反应器堆肥技术模式:国家乡村振兴局力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利器

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遴选、推选了四种农村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典型技术模式及七个典型案例,其中包含反应器堆肥技术模式,并推介了该模式的案例。广东省珠海市斗门区。该案例覆盖6个村约4000人。2019年投入运行,主要处理厨余垃圾、农作物秸秆等有机废弃物,设计处理能力为0.5吨/日,目前实际处理有机废弃物0.3吨/日。 Continue reading 反应器堆肥技术模式:国家乡村振兴局力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利器

农业补贴资金套取手段五花八门!湖南通报10起惠农补贴“一卡通”问题案例

农业补贴资金,关系着强农惠农,何谓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2020年,财政部、农业农村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管理的指导意见》明确,到2023年,实现所有直接兑付到人到户的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原则上均通过“一卡通”方式发放。从“一卡通”的实践过程看,一些地方存在补贴项目零碎交叉、补贴资金管理不规范、补贴发放不及时不精准等突出问题。资金发放渠道不畅通,必然严重阻碍惠民惠农政策落地见效。 Continue reading 农业补贴资金套取手段五花八门!湖南通报10起惠农补贴“一卡通”问题案例

第二批全国村级“文明乡风建设”典型案例共25个,湖北湖南省各1个上榜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方案(2021—2025年)》不久前印发,将推动村庄环境从干净整洁向美丽宜居升级。经过评审和公示,现向社会公开推介北京市顺义区石家营村等25个村级“文 明乡风建设”典型案例。案例聚焦文明乡风建设重点难点问题,在加强党建引领、发挥基层群众组织和村规民约作用、传承发展乡村文化、推进家风家教建设、建立道德约束机制等方面积极创新,取得了明显成效,经验做法具有重要的参考借鉴价值。 Continue reading 第二批全国村级“文明乡风建设”典型案例共25个,湖北湖南省各1个上榜

打通农村融资“最后一公里”!重庆与河南兰考县破解“三农”融资难题经验

近年来,我国通过大力发展普惠金融,有力促进了农民致富增收。但农民金融的“痛点”“堵点”依然存在,该如何打通农村市场融资“最后一公里”?2021年以来,重庆积极开展四项专项行动,努力破解“三农”融资难题,为乡村振兴提供了重要助力。河南兰考县作为全国首个国家级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对此开展了一些有益的创新探索。经济日报记者日前深入当地采访了解到,金融机构通过对农民无差别地普遍授信,让广大农户及时享受到便捷安全的金融服务,收入显著提升,银行也从中获益,可谓一举多得。 Continue reading 打通农村融资“最后一公里”!重庆与河南兰考县破解“三农”融资难题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