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劳动文化活动:农民乡村趣味运动会,粮食秋收与挑拣茶籽劳动竞赛

搓草绳、剥花生、夹黄豆、挑粮食、编竹篾……9月23日,正值中秋小长假,江苏省如皋市如城街道长港村和沿河村村民们欢聚一堂,参与充满乡村生活气息的乡村趣味运动会。割稻,递稻把,打稻,抬谷箩、装麻袋,捡稻头,扎稻草……11月15日上午9点,一场别开生面的秋收劳动竞赛在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富春街道春华村青云畈千亩水稻间举行。第三届“三状元”杯油茶采摘拣劳动竞赛正式拉开了帷幕。 Continue reading 农业劳动文化活动:农民乡村趣味运动会,粮食秋收与挑拣茶籽劳动竞赛

农业文化遗产研讨:传统农业不是落后的农业,需要现代农业科技武装提升

11月14日,浙江首届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大会黄岩峰会于浙江台州黄岩举行,与会专家围绕农业文化遗产与乡村振兴开展跨学科、跨地域研讨。“传统农业不是落后的农业,现代农业不是取代传统农业,而是改良和提升传统农业,传统农业技术也需要现代科技武装。”曹幸穗如是说。稻鱼共生、桑基鱼塘等农业文化遗产均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农业文化遗产最大的价值是生态与生物多样性价值。 Continue reading 农业文化遗产研讨:传统农业不是落后的农业,需要现代农业科技武装提升

大学教授把乡村民俗旅游课堂搬进山村,外国友人成了民宿首批住客

大学教授把课堂搬进村里 外国友人成了民宿首批住客 贵州晴隆定汪村有点“火”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教授黄波在定汪村给远在北京的中国人民大学学生上了一节主题为“乡村旅游与生态观光”的课。他用手机开直播,镜头逐渐扫过定汪村村口的“金铜鼓广场(名称待定)”、“葛汪之家”、“线衣社”、“阳谷早”、“布依情浓”、“跑店乐园”、扎染“有蓝”和“织梦坊”等特色节点,并逐一对上述案例进行介绍和研究分析。 Continue reading 大学教授把乡村民俗旅游课堂搬进山村,外国友人成了民宿首批住客

民宿、非遗、设计、新农人……它们如何助力乡村振兴?

民宿、非遗、设计、新农人……它们如何助力乡村振兴

站在新起点,如何以新理念、新思路、新举措推进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乡村的发展归根到底还是要靠人,既要靠村民自己,也要靠越来越多的新农人。无论何时,拥有新思想、新技术、新能力的新农人都是一个村庄的无形财富,无数新农人汇集,或将掀起农村经济文化发展的新潮流与新风尚。同样,猪圈咖啡民宿主理人张攀也是一位新农人代表。 Continue reading 民宿、非遗、设计、新农人……它们如何助力乡村振兴?

非遗文化:手工榨油技艺,坚守是为了更好的传承!

手工榨油技艺是通过榨油作坊中的工具把油茶籽中的油提取出来的传统手工技艺。手工榨油工艺难以复制,传授仍然遵循口耳相传、心领神会的传统方式。祖先的智慧,家族的秘密,无不用心创造。不过,我国农村的手工榨油,现在很少见到了。杨秀彬说,榨油是一门古老的民间工艺,他家世代榨油,到他这一代已是第7代,已有近200年历史。“我想把土法榨油坊技艺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 Continue reading 非遗文化:手工榨油技艺,坚守是为了更好的传承!

2020“乡村文化产业创新座谈会暨美丽乡村艺术行活动”在江苏省南通市举行

2020“乡村文化产业创新座谈会暨美丽乡村艺术行活动”在江苏省南通市举行

11月1日,“乡村文化产业创新座谈会暨美丽乡村艺术行活动”在江苏省南通市举行。该活动是在农业农村部农村社会事业促进司和乡村产业发展司的共同指导下,由全国乡村文化产业创新联盟和中国农业出版社联合主办。农业农村部相关司局和事业单位、南通市委市政府、南通市通州区委区政府、南京农业大学以及有关新闻媒体的代表约100人参加了会议。 Continue reading 2020“乡村文化产业创新座谈会暨美丽乡村艺术行活动”在江苏省南通市举行

宁夏:农耕劳动健身大赛里的丰收喜悦与乡村变迁

杨坪村青山环抱,茹河瀑布飞流直下。大人、孩子坐在成堆金黄的玉米中比赛剥玉米;各市(县)代表队成员拿着簸箕接力去晒场上收谷子,看哪一组收得最快最多;男女组合拉着装满粮食的独轮车通过木桥,比拼速度与力量……比赛项目包括同心锯木、卖余粮、打土坯、人工磨面等六项。宁夏社会体育服务中心主任邓晓燕说,此次报名人数远超参赛人数,大家积极性很高。 Continue reading 宁夏:农耕劳动健身大赛里的丰收喜悦与乡村变迁

农业谚语:为什么说“白露水,赛砒霜,立冬水,似蜜糖”?

农谚“白露水赛砒霜,立冬水似蜜糖”,就是要告诉人们:白露时节一定不要用凉水洗澡,等过了白露我们的身体适应了寒冷天气,再用凉水澡锻炼我们的身体,让我们的身体更健康。白露是气候转变比较明显的节气,立秋过后的秋老虎的天气,此时基本终止。人们对突如其来的冷凉天气还不是很适应,更容易受凉。并且白露过后,水温也相应下降 Continue reading 农业谚语:为什么说“白露水,赛砒霜,立冬水,似蜜糖”?

乡情研学游散文:乡土乡村短章

春天来了,大地复苏。草木秀,百花荣,农人抓紧播种下珍珠般的颗粒。不过几天,发芽、拔尖,像银笋、似金针,以庄严的姿态矗立在田园里。在阳光下、在春风中,很快长出嫩叶,受阳光的调理,迎空气的涤荡,进行光合,制造养分,产出叶绿素,极快就给田野披上了软茸茸的绿装,暖暖的微风吹拂,似婴儿荡漾着稚气的喜悦,引人欢快。 Continue reading 乡情研学游散文:乡土乡村短章

安徽农民自建民俗农耕博物馆,郑州市民自创“农俗博物馆”

水车、石磨、纺棉车……这些老物件,如今即便在农村也不多见,渐渐淡出了人们的生活,成为一种历史记忆。安徽省肥西县高店乡新河村村民王世准,利用10多年的时间收藏了2000余件(套)具有“农耕记忆”的老物件,把自家农院改造成了一座“民俗博物馆”,许多游客慕名前来参观。记者在郑州树木园对面,见到了市民郭建厂和他的“农俗博物馆”,博物馆内共有2000多件农村用具 Continue reading 安徽农民自建民俗农耕博物馆,郑州市民自创“农俗博物馆”

河南惊艳!豫见樱桃沟夜游魔幻之旅,项目设计解析

采完樱桃,众多家长带着孩子走进建业足球小镇,逛大食堂,赏古建,踢足球,骑车健身⋯⋯华灯初上之时,大家又沿着木栈道,走进全新打造的我省首个生态沉浸式夜游灯光秀项目一一"豫见.樱桃沟",在声、光、电高等科技手段营造的神秘意境中融入大自然,探寻丛林秘境,追逐"萤火虫",跳彩色"方格子",在光与影营造的童话世界中回归本真,找回浪漫的童年。 Continue reading 河南惊艳!豫见樱桃沟夜游魔幻之旅,项目设计解析

品牌文化营销:如何让你的农产品更有文化?

关于农产品发展过程的文献和故事也属于农产品的产品文化,例如兰州永登苦水玫瑰,在上世纪30年代有一家天津酒厂用苦水玫瑰酿成玫瑰酒后,在巴拿马博览会上获得银质奖章,从此苦水玫瑰随着玫瑰酒驰名中外。民俗文化是一个区域或者一个民族历史的见证,是优秀历史的传承,不管是否和农产品直接相关,都在农产品的开发过程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Continue reading 品牌文化营销:如何让你的农产品更有文化?

今日立春,谋春耕保供应,粮食蔬菜保障是防疫持久战的重要基础

民以食为天,疫情防控非一日之功,保障供应是防控疫情的重要基础之一。记者发现,宏观调控之下,各地之间的物资交流并未中断,如江西赣州,每天都有500吨蔬菜通过物流渠道,供应珠三角各个城市。在四川,在应对疫情一级响应之下,同时出台政策,实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应对农产品供应问题。山东寿光开通蔬菜供应绿色通道 Continue reading 今日立春,谋春耕保供应,粮食蔬菜保障是防疫持久战的重要基础

春节,正值喝茶养生的好时节!

喝茶,是中国几千年来的传统饮食文化。而且,对于每个人来说,喝茶是一种十分常见、有效的一种养生方法。但是怎么喝茶也是有讲究的。喝茶的方式不对的话,不仅你喝茶的目的就没有达到,有可能还会给自己的身体带来危害。今天就和大家聊聊,如何科学饮茶。春节期间,你何不忙里偷闲,泡上一杯茗茶,在氤氲的茶香中调整下忙碌了一年的身心。 Continue reading 春节,正值喝茶养生的好时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