盒马村实现年收入10万,新零售带着湖北800户50后增收

新零售的带货能力继续惠及上游。今年7月,四川省丹巴县崛起首个盒马村之后,在湖北仙桃、汉川、蔡甸也出现了盒马村。

四川的盒马村,受益于黄金荚产业。2019年6月,连年滞销的黄金荚进入盒马。三周时间,从无人知晓到供不应求,丹巴县为此在主产区扩种了10倍,黄金荚由此成了全村脱贫致富的希望。

与四川不同,湖北的盒马村有更为浓厚的农业产业升级的色彩。盒马村崛起背后,共同的经验是,盒马村已成农业升级的标配。

去年,地域色彩浓厚的湖北藕带,通过盒马,第一次大规模走出湖北,一个月内卖遍全国,成为国民美食

藕带热销之后,地方政府决意发力莲藕产业。湖北莲藕产业历史悠久,去年的产量占全国莲藕产量的三分之一。今年6月,湖北120家企业成了产业协会,决定抱团,把产业做到千亿。

李志方无意抱团。

他是盒马供应商,武汉市东西湖区强鑫蔬菜产销专业合作社销售经理,“那些东西都是虚的,做产业我还是要踏实点。”

同行不这么看,“有盒马他是有底气些。”

一根藕带连接了盒区房与盒马村。去年藕带成为盒马现象级商品后,李志方今年扩种了3000亩。与盒马买手的交流,让他发现,和盒马的合作、不断有农户涌入他带头的合作社,深耕产业已经有了可能。

“我一个种地的农民,跑到北京、上海做什么”

43岁的李志方,已经种了9年藕带。2018年以前,藕带给他的是挫败感。

那几年,合作社想开拓广东市场,花了大笔的营销和渠道费用,把藕带引入广州和深圳市场。没有人知道藕带是什么,他以失败告终。

转机出现在盒马买手的出现。以前,外运的藕带极难解决品质问题。

“藕带是一种水生作物,脱水后常温下的保存周期只有几个小时,之后就会变色变质。盒马的空运冷链,解决了这个问题。”李志方说。

上海之后,藕带又被运往盒马全国门店。每天,藕带基本在早上就被抢空。那时,李志方有了信心。合作社的农民和他想的一样:2019年扩种。

盒马目前在全国22个城市,有171家门店。今年李志方的藕带,继续雄踞销售榜前列。

和去年意气风发频频受访不同,与新零售结缘的第二年,李志方往田里扎得时间,更多了。基于大数据,盒马的买手会告诉他,90后是藕带消费的主力人群。

他很快就在上游做出响应。

他的藕带,主要种在湖北仙桃。听闻盒马用户对藕的具体需求,今年初,他转战武汉蔡甸,在那里种下1800亩藕,专供盒马。

另一个生财之道是莲蓬。在湖北,莲蓬是个普通的作物。在90后消费者眼里,完全不一样。

为此,李志方又寻访到孝感的汉川县,为盒马种了1000亩莲蓬。丰产之后的收益,却让李志方陷入新的焦虑。

“藕带、莲蓬、藕在盒马都卖得很好,我想这是消费者对盒马的认可。那么,我们还可以给盒马供什么菜?”李志方说。

今年9月藕带下市后,他有空,就往北京、上海、广州跑,找盒马各个区域买手交流。有时候早上醒来,奔波的疲乏会让他忘记自己身处何处, “我一个种地的农民,跑到北京、上海做什么?”

“我连接了农民与盒马。”他自问自答。

“藕带都坐了两年飞机了,什么时候我们也去坐坐?”

合作社的农民,今年已经发展到了800多户,按一户两人来算,已经是1600余人的规模。

“他们大多是50后,年纪都不小了。做农业很辛苦,去年跟着我的人有几十户,到现在加入的人越来越多。”李志方说。

强鑫合作社,目前有3个种植基地,分别是湖北仙桃的藕带、汉川的莲蓬、武汉蔡甸的藕。在地图上,3个基地连在一起是一个三角形,去往武汉机场的时长,均在1个半小时之内。

农民的信心,并非一开始就有。藕带产地仙桃市下查埠的一位农民回忆,以前李志方想把藕带卖到广东,最终失败了。去年大家不知道盒马是什么,也没抱有太大希望, “没想到会卖得这么好,想都不敢想。我们一直觉得外地人,是不会接受藕带的。现在村里几百户人都在给盒马种藕带了,上面的领导来了,说我们是盒马村,我们听着,还挺新奇的,不过想想也对。“

一起被称为盒马村的还有蔡甸、汉川的种植基地。

农民想都不敢想的,还有生活方式的变化。今年藕带和莲蓬下市之后,李志方根据盒马的需求,带着两个产地的农民一起种蔬菜。

以藕带为例,以前每年藕带下市,农民就要出门找活了。与李志方一起种藕的这一代人,大都年近花甲。大家的印象里,这几年农闲时间去城里找工作,大多无功而返。

图片说明:去年,湖北藕带第一次大规模走出湖北,一个月内卖遍全国,成为国民美食。图片说明:去年,湖北藕带第一次大规模走出湖北,一个月内卖遍全国,成为国民美食。

“我给农民们说,现在在盒马买东西的很多是90后。知道了种菜卖给谁,对我们来说是好事,这一代人的观念不一样,我们要去做他们喜欢的菜。比如,一开始,我和农民们都觉得,要求每份藕带长45厘米、笔尖形、不挂泥、新鲜脆嫩,这个条件不好办。做久了,我们才发现,这不是简单的盒马的要求,是充分考虑了顾客的需求之后提的要求。”面对农民,李志方有时像导师,他能理解农民们渴望与外界建立联系的焦虑。

但也不是什么事都搞得定。

今年国庆前,有一位65岁的农民说,“志方,我们种的藕带都坐了两年飞机了,什么时候也带我们去坐坐?”

忙着试种新菜的李志方,最终没能实现农民的心愿。短短时间,他试种了37种蔬菜,“和盒马合作越久,我越相信他们的观念。我们的藕带可以做成日日鲜,那其他蔬菜不是没可能。”

这两年,通过新零售,合作社的农户普遍实现了增收。农民们一般是两夫妻一起,少的也种了10亩地。这样算下来,一年收入大概是10万元。

“不要小看10万元,我的农民们年纪都大了,在农村不好赚啊。以后,要是可以多赚点,大家老了,也有体面的生活。”李志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