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潜山市水吼镇梅寨村,是一个有故事的山区村落。1930年7月,由中共潜山第一个党组织“五庙党小组”领导的石河区农会策划发起的“梅寨暴动”,成为安徽红色历史上的光辉一页。漫长一段时期内,中国工农红军潜山独立师、农民赤卫队、游击队转战梅寨,在海拔近千米的梅寨主峰一带留下了为后人追思和敬仰的“红军崖”、“红军哨”、“红军洞”、“红军碑”等红色遗址和遗迹。
作为革命老区的贫困村,在党和国家扶贫政策的支持下,在安徽省审计厅、上海青浦区人武部等部门的对接帮扶下,梅寨干群通过几年的艰辛努力于2017年在水吼镇率先实现 “村出列”,贫困发生率下降至1%以下。目前全村29个村民组组组通公路,户户有安全饮水和特色产业。建成180千瓦村集体和户用光伏扶贫电站两座,累计发电量39万度;先后投资180万元建成“石河农庄”和梅寨茶厂,年可就地消化和加工全村1500多亩茶园产出的鲜叶约20多万斤。
村民产业大户成功养殖或种植的“高山黑猪”、山羊土鸡、瓜蒌和山寨蜂蜜等原生态品牌农产品,产品畅销线上线下省内外数十个地区。2600多人口的梅寨村,居民人均年收入已由脱贫攻坚期之前的500元以内,逐年提升至6500元以上。
着力巩固脱贫成效,融合实施乡村振兴,紧抓“支持革命老区建设”和“大别山红色遗址保护利用片区(鄂豫皖片区)等政策机遇,新一届梅寨村“两委”顺应广大村民热切期待,于2018年底悄然开启“梅寨红色旅游开发”崛起模式。安徽省审计厅在前期累计投入定点帮扶资金700多万元的基础上,以“摘帽不摘帮扶”的责任担当和对“风情水吼-红色梅寨”深切关注的家国情怀,持续加大帮扶力度,支持梅寨村挖掘整合弥足珍贵的红色资源和自然资源,打造梅寨以红色基调为主的“百年古寨”乡村旅游绿色休闲农业新业态,探索培育人文资源永续利用和资源变资产且辐射面广、带动性强、村民就业增收可持续的生态乡村支柱型主导产业。
“梅寨红色旅游,可与一河之隔的国家4A级旅游区白马潭景区、天龙关景区等,形成‘红、绿相间’的天柱山主景区周边的潜山特色乡村生态旅游体验圈,呼应环潜河湿地公园建设及水吼湾区产业振兴示范带,逐步形成差异鲜明和优势互补的叠加放大效应。”潜山文化和旅游局的负责同志也给予梅寨村红色旅游开发建设以应有的关注。 此前已安排专家组到村实地普查不可移动文物第一手数据,并协助落实制订梅寨村红色遗迹修缮维护方案,推进梅寨红色遗址和遗迹申报县(市)级文保单位。
截止目前,梅寨村干群投工投劳近千个,投入资金50万元,对境内通往梅寨主峰的三条“红军路”实施清障、开路基,人工铺设传统的石板路和石级台阶。其中在2条总计长度约1500米的登山游览观光步道上,已完成4000多级石级台阶的铺设和安全防护栏的安装。
完成主峰之巅古寨址的地表修复和遗迹维护,建成山顶和山腰两处总面积近万平方米的游客观光休憩区。在东连天柱山和水吼镇、西连五庙和岳西的梅寨村村域主干道边上,当年的红军前沿哨所已初露端倪。哨所前的山湾坡岗,拟将按照全新编制的梅寨村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开工建设游客接待中心和生态停车场。由此登山,经“红军哨“、“红军岭”、“红军崖”可直达主峰“啸天狮”。梅寨极顶看日出、望天柱(山)、阅峰峦起伏、赏田园风光、听松涛竹韵,已成可能。
当地人熟知的“梅寨顶”,既有近现代血与火的“红军故事”,也有数百年前红巾军和土匪占山为王的民俗传说,至今的寨顶最高峰上,尚留有多处“舂米石臼”、“雨水石窖”、“寨门脚坑”、“旗杆窝”以及残存的南寨墙和石砌寨门。寨脚周边的龙井河瀑潭相连,飞流湍急,清人题刻于峭壁之上,诗曰“携手过危巅,山开小洞天。一声人语响,惊破碧溪烟。” 河岸有天然石洞,是红军和游击队临时藏身和伤员休养生息的所在,后人敬称为“红军洞”。河道中有神秘“龙井”,千年不枯,深不可测,民间传说是龙王和仙女经常洗浴的地方。梅寨村寨顶组今年74岁的村民李先苗,鹤发童颜,黄烟在手,同笔者说起他小父李荣亮曾任红军交通员,多回夜半起身送信送情报远达岳西、太湖、怀宁等地,后参加抗美援朝光荣转业回乡的红色经历真个是如数家珍。 梅寨暴动后壮烈牺牲的农会主席梅竹松、梅魁北等先烈,与安徽潜山革命先驱王步文、王效亭、程千里等,青史留名。
“这么好的资源禀赋就在家门口,我们后人都有传承、弘扬和展示的责任。要从现在做起,努力让红色基因真正流溢为老区人民的幸福之源。” 定点帮扶单位安徽省审计厅在高质量完成“村出列”任务后,首当其冲地成为了红色梅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发建设项目的援建单位,首批投入帮扶资金近50万元用于支持启动梅寨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省审计厅前任厅长戴克柱和现任厅长刘大群也先后多次深入梅寨村调研考察,把脉指导。
“相信栽下梧桐树,一定能引凤凰来!”,村两委主要负责人汪忠平、李金应和省审计厅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许华久等,对此都有共同的思考和决心。同时,打基础、利长远;兴旅游、奔小康的幸福愿望和目标,也早已在梅寨村全体干群中酝酿已久,并愈来愈形成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