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韶关是农业大市,美丽的田园山水、森林风光和深厚的客家文化底蕴构成了韶关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近年来,韶关以瓜果采摘、特色民俗、绿色素食体验为主的乡村休闲旅游吸引了众多游客,掀起乡村旅游热潮。在农业产业中植入旅游元素,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林下休闲、培育观赏采摘等业态,促进农旅融合发展。目前,全市共有农家乐885家、休闲观光园187个、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总数达128家、家庭农场1313家。
神奇美丽的丹霞山。 刘加青 摄
千年古刹南华禅寺。梁国劲 摄
南雄帽子峰景区。南雄宣传部供图
全域单体旅游资源903个,拥有世界自然遗产和世界地质公园丹霞山、“禅宗祖庭”南华禅寺、珠玑古巷、梅关古道、“马坝人”遗址、南岭国家森林公园和乳源大峡谷等著名景区景点,初步形成了山水观光、温泉休闲、生态体验、民俗风情、历史文化、红色旅游等旅游产品,被国家列为第二批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
韶关是广东省旅游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立足这一优势,该市把旅游工作列为一把手工程来推动,紧紧围绕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这条主线,把旅游文化产业作为六大新兴产业重点打造。为进一步加快全域旅游发展步伐,近日召开的韶关市委十二届七次全会明确提出,要立足韶关生态环境优越和旅游文化资源丰富的基础条件,大力发展旅游文化产业,加快推进四大重点景区建设,大力推进旅游公路和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统筹发展生态旅游、红色旅游、乡村旅游以及户外运动、健康养生等幸福导向型产业,谋划一批“旅游+”精品线路,丰富旅游产品,强化农产品,加快推动观光型旅游向观光体验型旅游转变,全面提升旅游综合竞争力。
以四大景区为重点,立足市场需求积极打造精品旅游精品路线,积极推动旅游与各类产业融合发展,全域旅游在韶关正风生水起,成为拉动韶关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据统计,1至6月韶关全市共接待游客2166.87万人次,同比增长12.72%;旅游收入192.54亿元,同比增长14.81%;来韶过夜游客886.8万人次,同比增长11.52%,过夜游客占旅游总人数的40.93%;旅游产业发展平稳。
规划引领
凡事运筹帷幄,方可决胜千里之外。发展全域旅游需科学的蓝图指引,做好顶层设计。
在突出规划引领上,韶关积极做好全域旅游顶层设计,将旅游发展作为重要内容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城乡建设、土地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等相关规划中,实现“多规合一”。更为重要的是,编制了《韶关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形成了包含总体规划、控制性详规、重大项目设计规划等层次分明、相互衔接、规范有效的规划体系。
韶关市启动了旅游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以韶关市委名义成立韶关市旅游发展委员会,加强部门联动合力推进全域旅游工作;组建了韶关市旅游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完成了丹霞山管委会的体制改革及职能调整;制定了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市的系列文件等。
全域旅游离不开资金保障,韶关市财政每年安排3000万元以上的旅游发展专项资金,县(市、区)设立不低于500万元旅游发展专项资金。
龙头带动
建设“大丹霞、大南华、大南岭、大珠玑”四大景区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在发展全域旅游上,韶关注重“点”的带动,以“大丹霞、大南华、大南岭、大珠玑”四大景区建设为重点,发挥重点景区的龙头带动效应,使得游客量和旅游收入节节攀升。
“大丹霞”催生旅游经济圈
位于韶关市仁化县境内的丹霞山是广东省面积最大的风景区,是举世闻名的丹霞地貌风景区和世界自然遗产地,也是世界“丹霞地貌”命名地,国家5A级景区。
在丹霞山品牌效应和龙头带动作用下,近年来,韶关仁化县按照“2+2”旅游发展工作思路,加快推进大丹霞旅游经济圈建设和发展仁化全域旅游,全县搭乘“大丹霞”这趟高速列车全速向前。丹霞山2017年首个“文化与自然遗产日”、“善美韶关棋逢丹霞”2017“丹霞杯”围棋城市邀请赛、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迷你穿越丹霞等一系列农产品的成功举办为当地旅游业发展提挡加速。
在“大丹霞”建设上,韶关按照“大力拓展空间、深挖韶文化内涵、丰富旅游产品”的思路,从更高的定位谋划丹霞山发展,抓好大丹霞规划编制、平台公司建设、资源调查摸底、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土地收储等前期基础性工作,按照“打通南门、联通北门”的思路,加快推进南门及相关旅游配套设施建设,做好景区整体规划和景点布置设计,全面拓宽丹霞山发展空间。
“大南华”打响“禅宗文化”品牌
千年古刹南华寺被称为禅宗祖庭,它是禅宗六祖惠能弘扬“南宗禅法”的发源地,也是最早一批被国务院定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近年来,韶关以“大南华”为龙头,依托南华禅寺景点优势,充分整合文化资源和生态环境优势,延伸禅宗文化旅游产业链,打响“禅宗文化圣地”品牌。
在“大南华”建设上,韶关以打造“一寺二院”为重点,继续优化南华寺景区环境及配套设施,依托南华寺珍贵文物,规划建设禅宗文化博物院,将禅宗文化与民间养生概念结合起来,规划建设禅修院,打造禅宗养生品牌,优化交通条件,推进“大南华”片区旅游公路线网建设,抓好南华寺5A景区创建工作。
“大南岭”凸显生态优势
生态优势是韶关旅游业发展的重要优势之一。南岭国家森林公园是广东省最大的自然保护区,是珍稀动植物宝库。公园位于南岭山脉的核心,在乳源瑶族自治县与湖南省交界地带。这里有超过二千种的植物,有广东唯一的原始森林,保存着最完整的自然生态系统,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
在“大南岭”建设上,韶关正推动大南岭片区旅游重点项目建设,抓好大南岭片区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动南岭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功能区划调整工作。
“大珠玑”打造姓氏之都
珠玑古巷位于韶关南雄市,有“广东第一巷”之称,是古代五岭南北梅关古道的必经之路。如今,每年有多达数十万游客在珠玑巷观光旅游、寻根问祖,这条小小的珠玑巷已被海内外数千万珠玑后裔奉为桑梓之地、发祥之乡。
在“大珠玑”建设上,韶关重点改造珠玑古巷,提升文化内涵,按照唐宋建筑风格重建古巷风貌,突出古巷旅游核心主题。完成了大珠玑规划修编、珠玑巷内土地流转、文化挖掘等工作,做好珠玑古巷文物保护工作,大力挖掘珠玑古巷迁徙文化、姓氏文化,打造姓氏之都。
夯实基础
规建旅游公路42条、新改建旅游厕所608座
参天大树始于根基。全域旅游需坚实的旅游基础设施作为支撑。
自2016年10月被纳入全国第二批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名单以来,韶关市从优质资源、产业项目、旅游环境整治等方面开展创建工作。同时,进一步加快旅游公路建设,精品旅游路线打造,旅游配套设施完善等工作,全面筑牢韶关全域旅游发展基石。
投110亿规建旅游公路733公里
国道G106线丹霞山至沙溪路口段(改造工程)是韶关市规建的一条旅游公路,沿线有著名景点南华禅寺、丹霞山等。从名刹古寺到丹霞地貌,又途经曹溪温泉、大唐花海等休闲游玩地,该线路将成为广大自驾游客深入了解韶关自然与人文景观的景观大道。
笔者了解到,韶关财政安排2亿元设立旅游交通公路建设引导基金,支持各等级公路通往旅游景区的旅游公路建设。目前,规划建设旅游公路达42条,建设规模733公里,总投资约110亿元。“旅游公路项目涵盖‘大丹霞’‘大南华’‘大南岭’‘大珠玑’等重点景区,将实现韶关景点串珠成链,并加强与周边城市旅游景点联系。”韶关市旅游局有关负责人表示。
路通财通。韶关还积极做好旅游公路两旁产业结合、农田流转和改造提升等工作,打造田园综合体、旅游驿站、农产品展销中心,并将旅游公路与中小河流治理和林相改造结合,真正把旅游公路建设为民生路、致富路和示范路,打造为环南岭生态路的示范先行路和扶贫廊道。
投2580万打造“全国厕所革命先进市”
在丹霞山脚下喜头村,一个外形状似“鸟笼”的建筑吸引了游客,藤类植物点缀在“鸟笼”之上,橘色的外墙也与周围的花草树木相互映衬,显得煞是好看。走近一看,才发现该建筑原来是一座在“厕所革命”中“催生”的新式旅游厕所。
在完善旅游配套设施方面,韶关注重加大投入完善旅游标识标志、旅游集散中心、旅游厕所等基础配套设施。据统计,2017年,韶关投入45万元完善丹霞山、南华寺等景区的旅游标识标牌,今年130万元完善标识标志。2017年共有6个旅游集散中心建成投入使用。近三年来,共投入2580万元,完成新建旅游厕所367座,改扩建旅游厕所241座,超额完成了三年建设572所旅游厕所的计划,韶关市更被评为“全国厕所革命先进市”。
在环境优化方面,韶关开展了全市旅游环境大整治专项行动,推动旅游环境整治常态化、制度化。同时,注重全域融合,积极推动乡村旅游、红色旅游、农业旅游、健康旅游、体育旅游等新业态新产品竞相发展。
融合发展
充分挖掘旅游资源,特色旅游成效显著
“村里山好水好空气好,本地生产的佳果真是爽甜,还有许多当地特产可以带回去,韶关乡村游真棒!”参加了曲江区枫湾镇第五届花果节的广州游客李志斌笑不拢嘴地说。近年来,韶关市一方面大力推进乡村旅游发展,并以此带动乡村振兴,另一方面积极做好“旅游+”文章,扎实推进旅游与农业、文化、体育等产业的融合发展,打造集山水观光、户外运动、文化休闲、农耕体验、旅居度假于一体的旅游目的地。
“春赏花、夏摘果、秋观叶、冬泡泉”
近日开幕的2018乐昌黄金柰李水果节开启为期18天的乡村游狂欢,乐昌市水果夜市嘉年华、乐昌农产品音乐节、梦幻动感灯光节、“乐昌十大特产”评比、“乐昌手信”发布等一系列活动陆续上演,吸引众多本地、外地游客前往品尝佳果、参与游玩。
韶关是农业大市,美丽的田园山水、森林风光和深厚的客家文化底蕴构成了韶关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近年来,韶关以瓜果采摘、特色民俗、绿色素食体验为主的乡村休闲旅游吸引了众多游客,掀起乡村旅游热潮,当地民宿、餐饮、特产等也随之兴旺,农民钱袋子鼓起不少,有效推动乡村振兴。
春季到新丰赏樱花,去曲江看桃花;夏季到始兴品杨梅,去乐昌吃奈李;秋季到南雄看银杏,去新丰赏枫叶;冬季到乳源丽宫、小坑泡温泉。
“在市级的统筹下,2018年韶关共安排了75场节庆活动,形成‘春赏花、夏摘果、秋观叶、冬泡泉’的乡村旅游特色,做到周周有活动、月月有节庆。”韶关市旅游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说。
在发展乡村旅游方面,韶关还有更多建树:成功创建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2个,中国最美休闲乡村2个,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6个,广东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镇6个,广东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15个。通过积极推动乡村民宿(农家乐)、驿站、田园综合体、农业观光园、农业旅游基地发展,目前全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经营实体1600多家以上。数据显示,2017年乡村旅游共接待游客约1412.2万人次,同比增长18%;乡村旅游综合收入约129.96亿元,同比增长20%。乡村旅游对于乡村振兴的带动作用效果明显。
另外,为进一步夯实发展基础,韶关市政府还出台了加快发展乡村旅游和创建名县、名镇、名村标准等文件。同时,积极推进镇村实施旅游厕所、购物商店、停车场、医疗站、垃圾站、旅游标识标牌、A级景区、旅游咨询服务中心等乡村旅游“八小工程”建设,加快旅游交通农村公路项目建设,开展旅游环境大整治专项行动,乡村基础设施得到很大改善。
推出1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
今年“五一”期间,仁化县的红色旅游点石塘村和双峰寨接待游客增长了138.45%。仁化县是红军长征突破国民党军精心设置第二道封锁线的主战场,我省唯一的红军长征粤北纪念馆也正在该县建设中,借助境内丰富的红色资源,红色旅游正成为仁化县旅游发展的新热点和亮点
韶关是一座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城市,红色历史文化底蕴深厚、革命老区众多,共有重要事件发生地、机构旧址、纪念性建筑、战斗遗址等287处,包括南雄梅岭梅关、乐昌龙王潭(三龙谷)、始兴红围中共广东省委旧址、仁化双峰寨、五里亭中共粤北省委旧址、浈江梨市当铺等。3月24日,韶关市重磅推出1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着力打造全省“红色旅游目的地”。
韶关市正进一步加大投入,做好全市红色旅游规划,不断完善红色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加强相关革命文物和历史见证的保护,加大对红色旅游资源的利用,积极引进红色旅游开发项目,重点打造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旅游点、旅游镇、旅游线。
据悉,韶关市十大红色旅游线路推出后,红色旅游景区持续升温,清明节、五一、端午期间,韶关境内的众多红色景点受到了广大游客的青睐,进一步打响韶关红色旅游品牌。
“旅游+”叠加效应显现
发展全域旅游,对发展经济、增加就业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韶关积极推动旅游与各类产业融合发展,叠加效应显现,形成良好的全域旅游发展效果。
“旅游+农业”——在农业产业中植入旅游元素,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林下休闲、培育观赏采摘等业态,促进农旅融合发展。目前,全市共有农家乐885家、休闲观光园187个、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总数达128家、家庭农场1313家。
“旅游+城市化”——推进中心城市扩容提质,推动重要景观节点亲水平台、三江六岸亮化美化工程等21个项目建设。
“旅游+文化”——依托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村落、古驿道及美术馆等文化场所发展文化体验旅游;依托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发展红色旅游,开发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国情教育等研学旅游产品,红军长征粤北纪念馆正在建设中。
“旅游+体育”——围绕打造广东户外运动天堂,积极发展山地运动、户外运动、水上运动、汽车竞技等体育旅游新产品,举办好徒步穿越丹霞山、铁人三项挑战赛、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广东省环南水湖自行车公开赛等省级户外活动赛事。
“旅游+养生”——积极开发医疗健康旅游、养生养老旅游等健康旅游业态
“旅游+扶贫”——支持具备条件的省定贫困村结合美丽乡村建设积极发展乡村旅游。
——69农业规划设计小编专题部:广东省(粤)相关扶持政策与补贴资金申请申报-创意农业规划–休闲观光农业设计-农业旅游项目策划。69农业规划网.2018年广东省乡村资讯&农业政策:广东农政:韶关全力推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