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元市:构建劳动教育新模式新课堂,谱写劳动教育新篇章

本文隶属:中小学劳动教育政策(第99/125篇)

“三坚持”建设广元市朝天区劳动教育“新模式”、“三举措”创建新的劳动教育课堂,广元市利州区采取多种措施,通过丰富实习课程、指导家务劳动、开展展示评比,谱写劳动教育新篇章。到现在为止,全区已经有15个学校的《土法酿酒》、《陶艺制作》、《麻柳刺绣》、《大滩剪纸》、《李家狮舞》等。在朝天区,“问学农场”,平溪蔬菜基地,中子百亩核桃种植园,羊木灵芝种植基地,文安蚕博园四个省级劳动教育基地,占地200多亩。

广元朝天区“三坚持”构建劳动教育“新模式”

一是坚持劳动课程系统化,构建完备课程体系。

广元市:构建劳动教育新模式新课堂,谱写劳动教育新篇章

结合区域特点,纵向构建学段相互衔接的课程体系,科学设计各学段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制定劳动教育任务清单,各学校开发校本劳动教育课程,设置校级劳动教育清单;横向构建综合性跨学科的课程体系,将劳动教育与学科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学实践课程、德育主题活动整合。截至目前,全区已开发《土法酿酒》《陶艺制作》《麻柳刺绣》《大滩剪纸》《李家狮舞》等校本课程15个。

二是坚持教师配备专业化,构建完整师资体系。

区教研室设立劳动教育教研员,学校按照“1+N+n”模式配备专兼职劳动教育教师队伍(“1”至少配备1名专职教师,“N”每班配备一名兼职教师,“n”根据实际情况聘请当地具有一定劳动技能的土专家或致富能手为辅导员定期到校上课)。确保100人以上规模学校至少有1名专职教师,若干名兼职教师;100人以下规模学校实行片区或集团专职教师跨校走教。目前,全区共有专职教师16名,兼职教师200余名,校外辅导员20余名。

三是坚持评价助力多元化,构建完善评价体系。

构建劳动教育督导体系,动态监测全区各学校劳动教育课程实施情况,设置学校劳动教育目标任务,制定《朝天区中小学(幼儿园)劳动教育清单评价表》,涉及学校劳动、家庭劳动和服务性劳动评价“3张”清单,表现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增值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4方面,共计评价项目104个。

广元朝天区“三举措”打造劳动教育新课堂

近年来,广元朝天区高度重视劳动教育,出台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幼儿园)劳动教育的实施意见》。不仅从劳动教育目标要求、课程设置、工作措施等内容,明确了劳动教育“干什么”“怎么干”等具体问题,还将劳动教育经费纳入政府预算,拨付专项经费,保障劳动教育课程改革、教学实施、场所建设等需要。据了解,朝天区在各学校落实校园地,作为开展劳动教育的基础场所,在校外联合区内农业园、工业园、旅游景点等合作建立“劳动+”实践基地。按照200人以下、200-500人、500人以上分别不少于1亩、1.5亩、2亩的标准为学校配置校园地。目前,朝天区已建设“问学农场”、平溪蔬菜基地、中子百亩核桃种植园、羊木灵芝种植基地、文安蚕博园等市级劳动教育实践基地4个,总面积200余亩。

一是劳动课程规范化。

统筹安排校本课程、地方课程,全部各学校确保每周不少于1课时劳动教育课程。按照区域“十美德育”工作要求开展“劳动美主题月(每年五月)”“学校劳动周(五月第一周)”“学校劳动日(学校机动设置)”等活动。

二是社会实践劳动多样化。

充分利用学校周边的农业园、工业园、旅游景点等开展农业生产、工业体验、商业和服务业实习劳动实践;与社区、医院、养老院等共建,组织开展志愿服务、公益劳动和社区治理;农村学校组织学生在农忙时节帮助家长进行适当的农业生产劳动。目前,我区正在积极探索农旅结合新模式,将曾家蔬菜基地、羊木小学劳动教育工坊等4处农耕实践与全域旅游研学旅行结合,实现传统农业与旅游业的联动,使学生在体验劳动的快乐的同时也能感受到美丽的朝天自然风光。

三是家务劳动模式经常化。

主推家务劳动“2+3”,完成劳动清单任务,从而实现5+2>7。周末“2”天亲子劳动,习得“个人自理劳动”技能,帮助家长分担家务;假期“3”月社会劳动,实现从“个人自理”“分担家务”走向社会“志愿服务和社会劳动实践活动”(包括农事劳动、社会公益实践、职业劳动体验等)。

广元市:构建劳动教育新模式新课堂,谱写劳动教育新篇章

广元利州区多措并举谱写劳动教育新篇章

⑴丰富实践课程。

修订完善全区中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方案》,将劳动教育纳入必修课程,同时定期开展劳动教育主题活动,适时组织中小学生校外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研学旅行”,让学生参与农业生产、服务业实习等劳动实践活动。上半年共组织9000余名中小学生参加市、区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教育活动。

⑵引导家务劳动。

组织中小学劳动课教师参加《2022年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深度解读与教学指导培训,不断提高理论联系实际能力,指导中小学生在家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依据学生年龄与个性差异针对性布置洗碗、洗衣、扫地、整理等家务。

⑶推出展评样本。

组织开展全区中小学劳动课展评活动,努力打造“劳动教育”工作的“利州经验”,全区20余所学校参加活动,根据评选办法推选出明德小学三堂课参加市级、省级展评。同时,推荐北街小学等6所学校策划的劳动教育实践案例参加市级、省级中小学劳动教育实践案例评选。

劳动教育四路径:

路径1,是区域+实践营地结合路径:区域积极整合农事教育实践营地资源,建立长效合作,结合学校需求,校营共建农事劳动课程,以营地送课进校、营地师资进校、学校走进营地等方式,实现学生深度体验、深度学习的劳动教育。

路径2,是学校+社会资源结合路径:是指梳理散点的、可承载农事劳动教育目标的社会资源,把小学生校内学习与校外社会资源有机关联起来,为学校开展实践活动提供资源条件,以实现学生农事劳动体验的广度。

路径3,区域+家庭结合:是指区域整体安排,选择与学生生活关系密切的种养殖对象,以科普读本为指导,开展简单的、有趣的家庭农事劳动,实现农事体验常态化。

路径4,学校+学校结合路径:区域内整体布点,搭建农事体验基地校,落实基地校先行实践与研究,以点带面,辐射全区,实现区内学校间的资源共享、师资共享,增强区域自身造血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