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命名19家自然教育基地,福建加快实施智慧林业“123工程”

本文隶属:农村乡村产业融合(第110/188篇)

陕西命名19家自然教育基地

【陕西省林业局2022-09-13】近日,陕西省林业局、共青团陕西省委公布了19家自然教育基地,西安植物园、大熊猫国家公园周至管理分局、西安朱雀太平国家森林公园等19个单位获得“陕西省自然教育基地”称号。

陕西命名19家自然教育基地,福建加快实施智慧林业“123工程”

此次自然教育基地称号命名工作根据《全国三亿青少年进森林研学教育活动方案》、《关于加快推进陕西省自然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和《2022年陕西省关注森林活动方案》要求,经过自下而上推荐和相关专家实地核查完成。

今后,陕西各自然教育基地将进一步开展特色活动,推广具有地域特色的自然教育课程,使之成为青少年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课堂。各地林业主管部门、团委将以此为契机,动员组织广大团员、青年及社会力量积极行动起来,加快推进自然教育基地建设,倡导绿色生活,共建生态文明,为建设绿色陕西、生态陕西作出更大贡献。

目前,陕西省已建成各类自然教育基地67处,年接待访客10万余人次。各基地选择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内容组织开展特色活动,推广具有时代特点、地域特色的自然教育课程,不断提高基地的规模和质量,全方位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为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发挥了示范和推动作用。

福建加快实施智慧林业“123工程”

【中国绿色时报2022-09-13(刘建波)】福建省林业局近日制定智慧林业“123”工程方案,到2025年,全面构建福建林业“天空地”一体化感知应用体系,建立天上看、地上巡、网上查资源监管新模式,建成主要业务信息系统全覆盖新体系,实现政务数据纵横贯通、政务服务“一网好办”新格局。

“123”,即建设一个林业大数据中心,建设公务和便民两大服务应用平台,建设资源监管、业务应用、政务服务三大应用体系。

智慧林业一期工程为2022—2023年,省级财政投入6000万元新购812台小型无人机,配备全省所有乡镇、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地、省属国有林场等,并在每个县(市、区)建立林长制指挥中心,构建无人机全覆盖监管体系。省级财政投入500万元,开发林长制暨无人机应用管理平台,用两年时间建成卫星遥感、无人机监测、视频监控、护林员网格巡查等为一体的“天空地”监测感知体系。

陕西命名19家自然教育基地,福建加快实施智慧林业“123工程”

智慧林业二期工程为2023—2024年,投入2000万元重点推进业务应用和政务服务体系建设,包括新建国有林场、疫木监管、种苗、科技管理、林业碳汇、林业资金监管等系统,优化整合原有系统。

智慧林业三期工程为2025年,重点完善资源监管体系建设,包括新建自然保护地、湿地、野生动植物、执法等监管系统,推进智慧公园、生态共享馆等信息化项目建设,继续提高林业信息化水平,将数字技术广泛应用于林业建设全过程。

陕西凤县发展特色产业富民

【中国绿色时报2022-09-13(赵侠 于波)】陕西省宝鸡市凤县大红袍花椒又迎来了一年的丰收季。双石铺镇十里店村椒农朱宝平告诉笔者,他家的20多亩花椒能收2000多公斤干花椒,按现在的行情,能收入20多万元。

凤县6.7万亩花椒已全面进入采摘阶段,预计今年花椒产量能达到4200吨,实现综合产值4.7亿元,带动农民人均增收5800元。

来自甘肃徽县的贺利会是一名采椒工,今年第一次来到凤县加入万人采收大军:“这里采椒一天能挣200元工钱,生活上也被照顾得很好,明年花椒红了我们还来。”

凤县花椒产业发展中心副主任魏国银介绍说,凤县紧密结合乡村振兴发展产业,一方面抓质量提升,大力推进花椒标准化示范园建设和低产园改造,上半年新建标准化示范园3200余亩,完成低产园改造1.1万余亩;另一方面抓技术培训,为群众指导科学的种植管理技术。此外,通过公用品牌建设推广、电商带货等方式,提高凤县大红袍花椒的附加值,提升群众的综合收益。

凤县今年在巩固提升传统农业的基础上,持续做强花椒、林麝、中蜂、苹果、蔬菜食用菌中药材等特色优势产业,实施“特色农业倍增”计划,走出了一条“以特富农”的高质量发展之路。今年上半年,凤县中蜂养殖规模达9万箱,蜂蜜产量540吨,实现产值3410万元;完成苹果老园改造772亩,实施苹果高质高效示范园项目,使苹果种植规模稳定在5.6万亩左右;食用菌总产量4100吨,实现产值41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