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化肥价格大幅上涨,七部门部署2022年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

本文隶属:种业农机肥料农药-农资(第50/82篇)

去年以来,受国际形势及市场需求影响,化肥等农资价格大幅上涨。目前,市场上尿素价格2500元/吨,氯化钾4000元/吨,45%复合肥3800元/吨,平均涨幅30%左右,且仍在高位运行。据专家测算,亩均成本上涨50元左右。综合来看,目前氮磷钾的原料价格仍然处于居高不下的状态,在成本压力下,复合肥行情坚挺运行为主。业内人士多认为,肥价在短期内下调的可能性不大。后期应重点关注下游需求情况、原料走势、疫情的控制情况以及政策方面的消息。

2022年化肥等农资价格大幅上涨,七部门部署2022年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

根据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消息,农业农村部等七部门联合召开2022年全国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视频会议,部署2022年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

3月21日,农业农村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供销合作总社等七部门在京联合召开2022年全国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视频会议。农业农村部副部长马有祥出席会议并讲话。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分别对各自领域农资打假工作进行了部署。会议强调,要坚持标本兼治、打防结合、属地管理、部门协同,深入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为粮食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驾护航。

会议指出,2021年各地区各部门紧盯突出问题,强化监管执法,全国种子、农药、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的抽检合格率分别为98.7%、95.3%、98.4%和98%,农资质量总体有保障。

会议强调,种子、肥料、农药、兽药等生产资料是农业稳产增产的重要保障,必须保证质量,不能有假、不容有假。各地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聚焦重点时节、地区、问题和环节,落细落实隐患排查、执法办案、监管创新、放心农资下乡进村、网络销售假劣农资治理、联动机制等六项任务,切实规范农资市场秩序。

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副部级专职委员张志杰、供销合作总社理事会副主任王伟、市场监管总局总工程师韩毅出席会议,国家首席兽医师(官)李金祥主持会议。会上,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了依法惩治危害农资安全犯罪典型案例,农业农村部发布了2022年农资打假为民办实事十项举措,福建、山东、河南、四川有关部门负责人作了交流发言。

公安部打击制售假劣农资犯罪取得明显成效

央视网消息:公安部近日部署开展了“昆仑2022”专项行动,专门对打击制售假劣农资犯罪工作提出工作要求,并挂牌督办重大跨区域案件,确保一查到底。同时,公布了十起制售假劣农资犯罪典型案例。

公安部公布的制售假劣农资案例包括黑龙江双鸭山姚某某等制售假种子案、内蒙古赤峰刘某某等制售假种子案、辽宁铁岭岳某某等制售假冒品牌种子案等十起典型案例。

2022年化肥等农资价格大幅上涨,七部门部署2022年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

2021年,公安机关共侦破农资犯罪案件600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100余名,公安部挂牌督办18起重大农资案件全部告破,有力打击震慑了此类违法犯罪。

公安机关同时提醒广大农民朋友,要切实提升防范意识,在当地有关部门、技术专家指导下通过正规渠道购买农资产品并保留票据,严防被不法分子“忽悠”欺骗造成损失。如发现犯罪线索,请及时向有关部门或公安机关举报。

全国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实施方案

重点区域

问题突出区域:对近年来在国家和省级抽查中暴露问题较多、新闻媒体曝光较多、投诉举报较多的地区开展重点整治,遏制假劣农资高发多发态势。

农村和城乡结合部、农资经营集散地:重点打击农村和城乡结合部、省市县交界区农资门店的不规范经营行为,农资下乡“忽悠团”、上门推销式无证经营的违法行为。整治无证生产经营主体,加强对农资批发市场、集贸市场和农资展销会的巡查监管,严查游商游贩兜售假劣农资、坑农害农行为。

养殖生产基地、菜篮子产品主产区:严格落实限制使用农药定点经营制度,依法查处生产销售禁用农药、假劣兽药违法案件。

重点品种

种子:重点查处侵犯植物新品种权、生产经营假劣种子、未审先推、无证生产经营、包装标签和使用说明不规范、无生产经营档案、经营未登记备案品种等违法行为。

农药:重点查处生产经营违法添加未登记成分、有效成分不足等假劣农药和无证生产经营、套用或冒用登记证、包装及标签标识不合规、未如实记录购销台账等违法行为。

肥料:重点查处假冒伪造登记证,生产经营的登记产品中有效成分含量不足、非法添加农药成分、标签标识不规范等违法行为。

兽药:重点查处生产经营假劣兽药、非法添加禁止使用的药品和其他化合物、超剂量超范围使用抗生素、直接使用原料药等违法行为。

饲料和饲料添加剂:重点查处无证生产、生产经营假劣饲料和饲料添加剂、使用非法添加物等违法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