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南疆地区设施蔬菜生产规模成型,棉花发展的数字化技术势在必行

本文隶属:06.现代农业智慧农业(第152/209篇)

目前,南疆地区设施蔬菜种植面积由过去占全疆的四成提高到近八成,成为新疆最重要的设施蔬菜生产基地。2020年新疆棉花产量达516.1万吨,较2019年增长3%,占全国棉花总产量87.3%。进入2022年,随着气温逐渐转暖,新疆春耕备耕工作由南向北陆续启动。新疆全区各级农业农村部门早部署、早安排、早行动,积极做好春耕农资保供工作,农资储备供应情况整体稳定,种子、化肥、农膜、滴灌带等农资到位率均超80%,预计能够满足春季农业生产需要。

新疆:南疆地区设施蔬菜生产规模成型,棉花发展的数字化技术势在必行

南疆成为新疆重要设施蔬菜生产基地

【新疆日报2022-02-23】目前,南疆地区设施蔬菜种植面积由过去占全疆的四成提高到近八成,成为新疆最重要的设施蔬菜生产基地。得益于此,去冬今春,新疆蔬菜供应水平实现进一步提升。全区自产冬储类蔬菜和设施蔬菜可供应市场量预计达140余万吨,较上年同期增加10万吨左右。

“以前缺少种植技术,冬天蔬菜吃得少,种得更少,现在我们在拱棚里种了辣椒,不仅自家吃,每公斤还能卖7元左右,收入也提高了。”2月10日,麦盖提县库木库萨尔乡托万库木库萨尔村村民麦丽开木·吐尔洪通过电联告诉记者。

塔里木盆地光热资源丰富,但因土壤盐碱化、生产运营模式落后等原因,蔬菜自给自足能力较弱。早些年,喀什地区冬春两季超一半的蔬菜供应依赖外调,价格也居高不下。

2020年,新疆启动实施南疆设施蔬菜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依托南疆地区光热资源优势,积极发展设施蔬菜产业。两年来,南疆地区以示范推广智能化高产高效技术为核心,加快产业体系建设,强化分拣分级、贮运保鲜、包装加工等生产环节,设施农业产加销产业体系日渐完善,逐步形成了深冬以标准日光温室生产为主,春秋以大小双膜拱棚生产为补充的“周年生产、均衡供应”生产模式。目前,全区设施蔬菜在田生产面积已超7万亩,比2021年同期增长6000余亩。

总量做大、提质增效。如今,新疆设施蔬菜品种除白菜、土豆、萝卜“老三样”外,还种植有茄子、西红柿、菠菜等10余个品种。全区还以保障蔬菜生产用苗为主要方向,开展种苗繁育体系建设,提升育苗繁育智能化和集约化程度。全区已累计新建县级智能育苗中心30个,新建乡级育苗车间120个,逐步建立完善县乡两级相互衔接、完整配套的蔬菜种苗繁育体系,实现南疆蔬菜生产集约化育苗,加快推动设施农业优化升级。

受制于冬季气候寒冷等因素,新疆冬季部分精细蔬菜仍需依靠外调供应。去冬今春,全区一手抓生产,一手抓外调,自治区农业农村厅、乡村振兴局组织人员赴16个疆外省市对接“菜篮子”保供工作。1月以来,新疆九鼎农产品批发市场等8家疆内主要蔬菜流通企业从疆外调运蔬菜15.45万吨,较上年同期增加1.18万吨。全区蔬菜保供情况稳定,市场供应充足,蔬菜价格呈稳中有降趋势。

新疆:棉花发展的数字化技术势在必行

【新疆日报2022-02-11】从国家统计局获悉,2020年新疆棉花产量达516.1万吨,较2019年增长3%,占全国棉花总产量87.3%。截至2020年棉花生产季结束,新疆棉花总产、单产、种植面积、商品调拨量连续26年位居全国第一。

新疆:南疆地区设施蔬菜生产规模成型,棉花发展的数字化技术势在必行

作为中国最大、世界重要的棉花产区,得益于独特的光热条件,新疆棉花拥有国内较高的品质优势。但种植成本高依然是新疆棉花产业未来长期面临的一个问题。如何帮助棉农增产提质、节本增效,助力新疆棉花实现高质量发展?对此,记者专访了中农国稷(新疆)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农国稷”)董事长高新程。

高新程认为,数字化、轻简化、低碳化是新疆棉花未来的发展趋势,依托数字化技术是实现新疆棉花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

“新疆棉花的高质量发展不仅要提高生产力,还需要不断优化生产关系,同时在棉花品种、种植技术乃至市场竞争等层面综合考虑。”高新程说。

棉花产业是一条非常长的产业链,包括种植、收购、加工、纺纱、织布、制衣等,每一个链条还能延伸出更多细分产业与机会。高新程认为,新疆棉花产业链上的有些环节存在一定问题。比如,在种的环节,存在品种多、种植户重产量不重质量、增产难度大的现象;在收购、轧花等环节,存在恶性竞争、分级不清的情况,皮棉质量与进口棉花相比还有差距。因此,棉花产业的升级势在必行。

“要以全产业链的视角协同好生产力提升和生产关系优化,才能让新疆棉花产业释放出新动能,这需要市场主体和政府共同努力。”高新程说。

为此,高新程带领中农国稷创始团队,连续20多年研究新疆棉花产业发展问题,同时联合国内外知名科研机构形成“产业 科技 金融”的赋能模式,助力新疆棉花产业转型升级。

2018年,中农国稷与中华联合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达成合作意向,共建产融结合的产业互联网平台。同时与国内多家大型保险企业对服务于棉花产业的保险产品进行联合创新,其中棉花质量保险、棉花产量保险、棉花系列气象指数保险在国内均属首创。

“金融综合服务是棉花产业链服务的重中之重。”高新程说,金融与产业、科技三方融合才能更好地推动棉花产业链深度变革。金融让新疆棉花产业变得更好,科技则让新疆棉花产业变得更强。

“数字化技术是金融与产业、科技三方融合的重要载体。”高新程说,新疆棉花一定要有自己的规范,尤其是在种植方式、品牌、品质上,这就需要依托数字化技术进行突破。

为此,中农国稷和北京禾流农业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同成立了北京飞花科技有限公司,联合中国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华中农业大学等科研单位启动实施了未来智慧型数字棉花项目,搭建了数字棉花产业科技平台。

该平台在种植方案、田间管理、产业生态等环节实现了精准化、系统化、产业化的生态闭环,可以实现一键获取种植方案、精确到天的棉花管理、精准到田的灾害防治、水肥一体化灌溉、耕种管收全程智能化操作等。

未来智慧型数字棉花项目拥有中国独立自主知识产权,是目前国际顶尖的作物模型,也是数字棉花领域里的颠覆性技术,根据试点试验,可实现棉花亩产10%—20%的增产目标,节约物化成本10%以上。

2021年,中农国稷与玛纳斯县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启动建设20万亩未来智慧型数字棉花项目。

“该项技术让棉农明明白白种棉花,可以提高棉花单产,帮助棉农降低水肥投入,解决长期困扰棉农的品种杂乱问题。同时能够提升棉花防灾减灾水平,助力高标准农田信息化建设。”高新程说,依托未来智慧型数字棉花项目,还可以精准计算农作物碳汇数据,助力中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