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发展精细农业:果蔬冷链下田间,农产品销售更畅通

近年来,湖南围绕三个“百千万”工程和“六大强农”行动,推动农业实现一定程度上的转型升级,《农业农村部关于加快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设施建设的实施意见》《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设施建设工作的通知》要求,从源头上加快解决农产品出村进城“最初一公里”问题。

湖南发展精细农业:果蔬冷链下田间 农产品销售更畅通
湘阴县三塘共田藠头种植专业合作社储藏藠头的冷库。

湖南省农业农村厅着力发展精细农业,建立健全农村冷链物流体系,用现代化设施武装农业,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其中,岳阳、益阳在农业精细化建设探索上走出了自己的特色之路,重点就体现在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设施建设上。

田间预冷保鲜,助农民增收

湘阴县是全省农业大县、湖区大县,农业转型升级势在必行。

今年4月,省农业农村厅对湘阴县进行了需求摸底,有38家示范合作社(家庭农场)表示有冷链设施建设需求,申报建设37座保鲜冷链设施,总库容23789立方米,总投资2593万元。

湘阴县伍家墩村东乡业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立冷库主要用于储藏食用和加工红薯,负责人徐海年说:“没建冷库之前,一个月内损坏了几十吨的红薯,看着红薯烂在地里,我们痛在心里。”

如今,徐海年建起了冷库,8-10月收购红薯,半成品红薯能够储存18个月,销往全国10多个省份,与未建冷库之前对比,增加收入近50万元。

藠头在湘阴有近千年栽培史,是湘阴一项传统产业,湘阴藠头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藠头每年4月份开始生长,到了严寒的冬季就停止生长。如采用常温保存,最多两天就会腐烂。

湘阴三塘共田藠头种植专业合作社在政府的帮助下建起了240平方米的冷库和80平方米预冷库。

湖南发展精细农业:果蔬冷链下田间,农产品销售更畅通

三塘共田藠头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黄刚强说:“通过冷库加工后预冷8-12个小时,减少了10%的损失,同时带动周边乡镇农户种植藠头并保价收购,将产品销往长沙等地,藠头种植户每户农户可增加收入近7000元。”

在建立冷库的过程中,冷库不仅为果蔬保了鲜,农民们的经济收入也平稳了,耕耘得到了收获,农民们喜上眉梢。

培训平台多样,沟通零距离

益阳不仅在冷链设施建设上取得长足发展,还重点加强专业知识培训,成为冷链设施建设中的一大亮点。

今年,益阳市共确定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设施建设工程的实施主体195个,通过线上申报核定190个。

益阳市农业农村局为此专门成立了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设施建设项目领导小组,负责项目的申报、资格审查、审核、验收、等工作。

在强化领导组织的同时,益阳市还细化实施方案,以鲜活农产品主产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和贫困地区为重点,着力保供给、减损耗、降成本、强品牌、兴产业、惠民生,从源头加快解决农产品出村进城“最初一公里”的问题。

益阳市资阳区虎形山农业专业合作社是冷库建设的受益者之一,该合作社主要从事食用菌开发、研究、菌种培育、菌棒制作及种植、加工、销售和蔬菜生产。

2019年合作社食用菌总产量1100吨,产值达到1050万元,冷库让食用菌的销售周期延长从而顺利变现的关键性保障。尝到了冷库保鲜甜头的合作社负责人龚光佑在今年扩大冷库规模,新建食用菌生产加工基地1个,计划投资1200万元。

农民受惠于冷库带来的效益,离不开益阳市完善的培训工作。益阳市通过电视电话会议的方式,组织全市实施主体进行了专题培训,之后分批由各区县(市)组织实施主体进行了申报、建设的再培训。

“通过几次培训,学到了很多冷库的原理知识,受益匪浅。同时益阳市农业农村局还建立了线上微信交流群,交流群中有冷链专家、承建主体、经营主体,借助多个平台进行培训管理,鼓励支持建设冷链设施,这让经营主体在冷链建设过程中实现零距离的沟通,在遇到难题时一呼百应,有求必应。”参加了培训的龚光佑说,冷链设施建设正在进一步降低农产品损耗和物流成本,推动农产品提质增效和农业绿色发展,使农产品销售更加畅通,切实促进了农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