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故事:三个90后“鱼菜共生”有机农业工厂

本文隶属:06.现代农业智慧农业(第1/209篇)

为了开发鱼菜共生的有机农业——有机水培生产系统,三位来自香港繁华都市的年轻人来到广东江门偏僻的农业基地,一呆就是14个月,每天养鱼种菜、做研究、写报告,共获得4项国家发明专利以及3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如今,该项目已获得1200万港币投资,今年9月兴建现代化温室和鱼菜共生循环生态生产设备,面积达到50亩,2018年2月建成投产,将成为全中国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鱼菜共生生产基地。如果顺利,二期项目将有可能追加到5000万人民币。

男生罗伟特、梁立锋都是1992年出生,分别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女生谭慧敏年龄大一岁,毕业于香港树仁大学。三人同是香岛中学的同学。三个香港青年读大四时,需开展社会实践,一位前辈建议他们选择鱼菜共生项目。香港农业基础薄弱,便到广东寻找合适的场地。三个人有所分工,谭慧敏养鱼,罗伟特种菜,梁立锋则负责研发、设计水循环系统。

罗伟特向基地技术员张和顺请教蔬菜种植方面的知识。张和顺清楚记得,去年5月的一天,他正在大棚里工作,突然有三个皮肤白嫩的香港青年很有礼貌地询问他,想进行社会实践,问能否免费提供场地。如今,他们的皮肤已经晒得黝黑。

起初,寻找场地并不顺利,接连跑了几个城市,都被婉拒,转机出现在江门市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基地。江门市农业局副局长钟国活坦言,是被三个年轻人的真诚所打动,起早摸黑,礼貌谦逊。基地不仅免费提供400平方米大棚,还申请了5万元“市长机动资金扶持三个香港青年创业

谭慧敏正在给水箱里的鱼喂食。鱼菜共生是一种新型的复合耕作体系,它把水产养殖与水耕栽培两种原本完全不同的农耕技术,通过巧妙的生态设计,达到科学的协同共生,从而实现养鱼不换水而无水质忧患,种菜不施肥而正常成长的生态共生效应。

“理工男”梁立锋用电锯切割钢管,为了省钱,所有种菜的棚架都是自己焊接,申请国家专利的文书也是在学习后自行书写。“香港几乎没有农业,父母朋友对农业缺乏了解,觉得从事农业就是烈日下锄地。”梁立锋说,“10个家人中9个半都反对,还有半个在犹豫。”

三人将出了问题的过滤器抬出水池,起初为了省钱,过滤器也是自制的,后来则变成需要自行研制一款适合“鱼菜共生”系统的过滤器,在进行量产化前,必须把所有问题都排查清楚。

张志豪正在指导梁立锋对过滤器进行改进,他是投资方派来帮助三个香港青年创业的代表。对于鱼菜共生项目的未来,他更加乐观、诗意,“未来的工厂,干净敞亮,慧敏可以穿着高跟鞋上班,到时候,父母也不会反对你们从事农业了。”

鱼菜共生的最大问题在于成本过高,为了降低成本,三个年轻人将细菌藏储介质从进口材料换成国产材料,最后利用蚝壳和陶粒更加廉价的材质。

用于喂养鱼类的蝇蛆,一是活体蛋白饲料,有力鱼类的生长,其次养殖的成本较低。

陶粒池里养殖蚯蚓,用于更好地分解鱼的排泄物。

梁立锋给海绵体里放入种子,在移入大棚种植后,还将进行科学排列,以增加蔬菜的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