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隶属:K12劳动教育课程教案(第8/86篇)
- 研学劳动课程:百合大黄米竹筒饭的手工做法
- 研学劳动课程:地方民俗特色竹筒饭的手工做法
- 竹筒饭(大米+腊肠)的手工做法
- 食育主题研学:竹筒饭(竹笋+糯米)的做法
- 研学课程:竹筒饭的图示做法_糯米版竹筒饭怎么做?
- 研学课程:竹筒饭(糯米-猪肉-豌豆)的图文演示做法
- 让智慧小农场走进中心学校,给孩子们补上“自然”“科技”“劳动”这一课
- 案例:中小学校园劳动实践研学活动如何开展?怎样升级改进?
- 自然教育:校园小型气象站建设布置方案,要注意哪些问题?
- 某小学(1-3年级学生)劳动实践活动记录及效果
- 小学劳动技能闯关赛:兴趣与劳动融合,深受孩子的喜爱!
- 幼儿园自然教育与劳动实践:“开心菜园”里的故事
- 劳动实践课“玩”出精彩,看看这所学校体验“小麦课程”吧!
- 田间研学课件案例:劳动实践研学基地的课件怎么设计?
- 青岛市“劳动教育(实验)”教材有哪些特点、模块?覆盖哪些学段?
- 亲子生活劳动课程:动手制作美食“黄瓜城堡”,品尝劳动成果
- 幼儿食育+生活劳动教育课程:动手制作传统小吃“驴打滚”
- 食农研学:红薯,木薯,马铃薯…各种薯,它们到底都是什么?
- 粮食主题研学课程:米的诞生,米的家族,米的旅行
- 亲子劳动实践课程:彩色蝴蝶卷(面卷)的制作教案
- 和萝卜一起去旅行(研学课程):萝卜的成长,收获,清洗,切丝,做汤,煎饼
- 野菜大家族研学活动:寻宝挖野菜,巧手制馅料,竞技做书签
- 南瓜研学课程:榨汁,煎饼,烤瓜,造型,溯源
- 食农研学课件:动手制作紫包菜煎饼,亲手做魔法变色科学小实验
- 生活劳动实践课件:彩色蔬菜馒头的亲子劳动实践教案
- 《了不起的蒲公英和车前子》:野菜专题研学活动教案系列
- 九月栗子笑哈哈:摸栗子,剥栗子,找雌雄,做甜汤(自然教育课程)
- 森林木屋小工匠课程:协作式劳动实践,启发性手工设计,互动性自然教育
- 农业劳动实践活动:给喜欢爬藤的蔬菜作物搭立生长支架
- 研学:和稻草做朋友去旅行,看看我们的稻草朋友都去了哪?
- 景山小学开展1+N套餐式劳动教育课程:家园课、职园课、创园课…
- 魔法地肤草的校园研学:采集种子,移栽定植,制作扫帚,美化校园
- 中小学校园农场:应该怎样规划实施劳动实践课程?
- 如何设置学校欢迎、学生喜欢的水稻主题劳动课程?
- 如何在中小学开展劳动教育?这所小学的“新劳动教育”值得点赞
- 组图:杭州举办中小学生劳动技能竞赛,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 上海经验:如何开办劳动教育“必修课”? 上海拿出这些实招硬招!
- 劳动教育基地活动案例:劳动中促成长,实践中育新人!
- 实用!校园劳动教育小农场创建及课程开发指南(免费下载)
- 校园研学劳动:草莓种子有性繁殖,1粒果实裂变为几十盆草莓
- 芝麻开花节节高:研学农场的芝麻劳动实践全周期课程
- 植物种植项目的研学劳动课程设计案例,走近校园走进家庭小课件
- 研学劳动课程:丝瓜的一生,播种育苗与种植管护全过程
- 研学劳动课程教案:会爬藤的丝瓜,会结荚的蚕豆!
- 劳动教育如何有效开展?长沙的这些样板经验值得学习!
- 湖南职院“1+2+N”劳动实践体系,探索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实践新路径
- 这所中学探索跨学科融合!打造有歌声,有思想,有汗水的劳动教育新样态
- 校园农场怎么创建?劳动教育及综合实践课程设置指南(4月20日精选资料下载)
- 实用资料!劳动教育及研学基地如何规划建设?课程怎么开发?
- 劳动教育创新经验:”三研协同”家校社联动,共享”种子课程”搭建
- 研学:开“窗”的套盆种土豆,可观察土豆的生长过程,感受收获的乐趣
- 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做好这“6结合”,实施效果成倍放大!
- 研学课程: 德国自然农法“土丘种植床”,模仿自然培育深厚的肥沃土壤
- 某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方案(范例)
- 青少年实践与劳动教育研究项目选题:教育部首批课题立项名单有哪些?
- 二个劳动主题范例:幼儿园劳动教育主题活动方案
- 大学生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申报书:申报条件及申报材料(福州大学)
- 某市区中小学校内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建设标准(校园劳动实践农场)
- 探索农耕研学劳动教育课程,让素质教育更“接地气”
- 研学劳动教育:世界级非遗文化“二十四节气”布贴画手工制作课
- 校园文化是劳动教育的重要载体,如何将劳动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
- 案例:中小学劳动教育示范学校创建工作的重点内容及创建标准
- 中小学劳动教育示范区创建案例:常态化,课程化,清单化
- 劳动实践案例:如何将农耕文化融入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
- 红色研学劳动教育主题:南泥湾大生产与南泥湾农垦精神
- 重庆市人民小学劳育特色:城乡学校劳动大联盟,“劳动萌主”微信小程序
- 劳育:构建3742田园劳动育人框架,打造七彩劳动教育校本课程体系
- 中小学与农业大学:如何探索新时代耕读教育模式?
- 桂中田园实践基地:日接纳500人,有哪些必修课选修课及特色课?如何收费?
- 农耕履历证,校园丰收节…一张“劳动清单”里的劳动素养评价故事
- 开辟农教融合新路径,现代农业产业园如何开发研学劳动教育课程?
- 案例:实验小学的“五育”融合劳动教育,附劳动教育课教案
- 中小学包粽子劳动教育实践课来袭,附端午节活动方案
- 中小学“校园20分钟”劳动教育周活动方案(分区分年级清洁劳动)
- 食材料理-面点制作-厨艺烹饪:劳动实践课进校园,劳动技能大比拼
- 校园农场:如何自制蔬菜种子?播种时如何预处理?
- 校园种菜农场:哪些蔬菜一年四季可种植?哪些蔬菜是耐荫的?
- 劳动课:在泥土里学会耕耘,在烟火气中体味生活,在指尖上拨开大千世界
- 耕读教育:如何充分利用校园阵地与校外基地开展耕读劳动教育?
- 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应该因地制宜,结合本地美丽乡村建设行动
- 案例:中小学校园蔬菜种植基地简介特色及管理制度
- 依托农场,干农活,做美食:校内外多实践场域下协同劳动教育探究
- 幼儿劳动教育课程方案:彩色肥皂的手工制作活动教程
- 游戏化课程案例:探究性研学课程方案《蟋蟀音乐会》
- 中小学研学劳动课程:非物质文化遗产《竹藤编艺》
- 特色动手课程:这所中学让叶雕非遗文化走进校园研学课堂
自从接触校园(屋顶农场与生物科学实验室)的劳动教育实践研学活动以后,我真的是被深深吸引。想想之前还真没有对什么东西这么痴迷过,对,就是痴迷,终于体会到每天被梦想叫醒的感觉!
劳动教育 生物实践研学活动是提高教学能力,培养学生兴趣的绝佳途径。以酿造葡萄酒为例,你不亲自去做,永远体会不到葡萄酒分层后琥珀般的光泽,酵母菌发酵一串串的气泡和伴随着的啪啪的声音。也只有这个时候,才真正理解发酵,才是真正自己的知识,给学生讲课才是有底气的。当学生感到老师对所教的学科充满兴趣和热情,孜孜以求去钻研的时候,学生才会真正感受到本学科的魅力,才会有浓厚的兴趣。
校园生物实践研学活动如何开展的重点内容是什么?
哪些课题适合来做劳动教育 生物实践研学活动?具体的活动又怎样去开展?这些研学活动怎样促进教学和学生发展?通过我们的学习、思考和摸索,总结出了以下几个方面:
1、教材实验。
首先我们可以把教材上的实验,尤其是一些演示实验如蚂蚁食性的探究、验证光合作用的产物、心脏的结构、长骨及关节的结构、观察鸡翅、葡萄酒、泡菜、酸奶的制作等做成实践活动。有的拍成微课在课堂播放,有的做成演示的材料或者模型。可谓一举多得:一方面直接服务于教学,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加强了体验式的教学,显著提高了学生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科学探究的能力。
2、创意创新。
除了教材上的实验,还可以开展一些创意创新的活动。这些活动因为自己设计,可以将活动进行的延伸和学科交叉。比如“叶脉书签的制作和售卖”,这个活动我们综合了生物、化学、美术,甚至语文等科目,融合了创意、创新,甚至创业的元素。既锻炼提高了学生创意、创新的能力,又体验生活之美,培养了有趣的灵魂(有道是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售卖的环节,把科研成果转化为经济效益,与创业相结合,可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还有“植树节的创意活动”,培养学生环保意识,更直接体现了对学生社会责任的培养。
3、生物实践。
主要依托学校的屋顶农场/花园和实验室,进行动植物的养殖与观察。
这些活动注意的是长期性,另外要做好记录,并引导学生学习和思考。比如“白菜和香菜的种植体验”的活动,从播种到收获,我们进行了长达三个多月的观察和记录。围绕这个活动思考了一系列问题,比如种子埋得深浅问题,种子萌发问题(有学生就留意到胚轴伸长,并弯曲着拱出地面),植物根尖结构,植物生长速度问题,间苗和施肥,害虫的防治等等,同时也学到了基本的蔬菜种植技能。通过一些动物的饲养,我们观察和探究了鱼的形态、呼吸及生长环境,节肢动物(如螃蟹、虾)、爬行动物(如乌龟)等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的观察等等。通过采摘山楂并制作糖葫芦的活动,渗透了劳动教育,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体验了劳动的快乐。
除此之外,这些活动还是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重要抓手。比如,观察植物发芽、成长、开花、结果,看鱼儿自由自在的在水中游来游去,那种欣欣向荣的希望,对生命的直观感受,是任何课堂都教授不了的。
4、科学探究
做一些像“蚜虫的观察与防治”等力所能及科学小探究。这样的活动一是要力求规范,注意科学的探究方法,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提高学生科学探究能力;二是在过程中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比如渗透现代农业和生物防治等方面的知识,培养环境保护意识。
5、微课拍摄
依托学生活动进行微课拍摄,更加新颖,学生也会更加喜欢。
6、参观研学
这些活动是学生开拓眼界,进行职业生涯教育的绝佳途径。
校园劳动教育实践活动的反思与改进
1、继续带着学生摸索尝试,实现生物实践活动的长期化、系统化、规范化。长期化基本实现,社团纳新、退出机制逐渐完善,具备了一定的稳定性和成长性。系统化也正在逐步形成,比如我们有了较为固定的活动时间,初一、初二、高一、高二形成了不同的分工和合作,并筛选出了适于不同学段,不同时间的实践活动,制定了活动时间线。规范化正在摸索之中,希望能够有更规范的指导,更规范有效的活动,更创新的活动,更规范的社团组织形式。
2、参加一些比赛。包括微课大赛,还有一些小科技类比赛,比如前几天我们参加的B站《科学三分钟》活动,学生很有自己做了一把科研的感觉。
3、写一些东西(不敢说写书),比如一些科研小论文、校本教材等。切实提高教师和学生的科学研究的水平。
4、打造一批经典的劳动教育实践活动,拍一些视频,包括但不限于各种实验视频、微课等。建成课程资源,并作为科普资料库,逐渐形成系统和规模,逐步提高水平,形成一定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