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三农”发展新路,广东给出的农业短板补救之策

人们也许不会想到,长年雄踞经济第一大省宝座的广东,农业发展水平并不能同样笑傲全国。在岭南山区,破败的农庄几年前仍不罕见。“三农”光彩蒙尘,区域发展不协调,广东怎么办?

乘乡村振兴东风,探“三农”发展新路,广东给出的补短板之策,藏在今天每一个县份都可以看到的现代农业产业园里。

2020年还有农业直补吗?补贴金什么时候发?

“三农”何以成病?

长期以来对“三农”工作重视不够、投入不足,导致广东“三农”工作欠账多、农业基础薄弱,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突出,粤东西北农村地区部分村庄“空心化”情况甚至比中西部地区还严重。

2018年,广东全省生产总值接近10万亿元,其中珠三角地区生产总值占全省比重高达80.2%,粤东、粤西和粤北山区分别仅为6.6%、7.4%、5.8%;从人均GDP看,广东人均GDP为86412元,比全国人均高两万多元,但“三农”问题突出的大部分地市则在全国人均线64644元之下,连粤西地区中心城市湛江和粤东地区中心城市汕头的人均GDP也不到5万元。

“三农”岭南成病,病因从何探起?

一是发展质量不高。广东人多地少,“人均3分地”,土地碎片化突出,加上农业地区生产结构高度雷同,经营规模小、低端产品多。

二是产业品牌不强。广东农业普遍存在有产品无品牌、有品牌无影响、有影响但不大的情况。菠萝、香蕉、龙眼、荔枝等水果种植面积和产量在全国名列前茅,却没有一个叫得响的品牌。

三是政府支持力度不够。不少地方虽有农业产业化探索,但建设用地不足,个别地方甚至用水不足、电压不稳,公共服务配套设施更无从谈起,让农民分享发展红利的合理利益分配机制也没有落实到田间地头。

农业农村部发布2019精品景点线路,上杭榜上有名

“一县一园”换来“百花齐放”

如今,农业产业园在广东的全面铺开已经“动真格”,建设数量较计划之初的100个翻了一倍,在百亿资金支持下,200个产业园在岭南大地全面开花,基本实现一县一园。

首先,真金白银化解症结。搞农业没钱?省级财政对每个产业园给予5000万元的直接财政资金支持,并且带动地方政府和社会资本投入。梅州5个产业园就带动各类资金10.16亿元,撬动比例超过1:4。搞农业缺地?省里拨给每个产业园50亩建设用地专项指标,再带动地方提供部分指标,用地也不愁了。

其次,制度创新,简政放权。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引入企业作为实施主体,自主设计项目和制定资金使用方案。县级政府作为责任主体,只负责审批项目立项和监督资金使用。省级层面则依鼓励、允许和负面“三个清单”行事。财政资金由原来的层层审批拨付改为直接拨付实施主体,企业普遍感到,自家的自主权不再是空话了。

再次,建立利益分享机制,避免“富了老板,穷了老乡”。广东将带动农民列入产业园考核指标,要求实施主体通过“公司+农户”、土地入股等方式,至少带动园区农民增收15%以上。

最后,强化科技支撑。5000万元的资金支持,至少有120万元必须用于科技提升。同时,广东组织专家团队一对一支持产业园,2018年建设的50个产业园平均每个获得4个专家团队支持。

驶上快车道,还需把稳方向盘

不到两年,现代农业产业园激活广东乡村振兴的效应已初步显现。数据显示,首批建设的50个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总产值已达738亿元,新增品牌493个,带动100多万农民就业,多方面成绩喜人。

半月谈记者在韶关翁源县松塘村看到,村里接近一半的土地都种上了兰花,年产值超过3000万元,翁源县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兰花种植基地。

据统计,50个产业园共带动新增种植规模21万亩,新增养殖畜禽433万只。园内农业企业数超过3000家,主导产业产品销售额达253.2亿元。产业园辐射带动农民就业123万人,园区内农民收入水平高过当地全县平均水平24.6%。

梅州松口镇大黄村党委书记廖建明说,村里的金柚产业园引入的柚苷提取生产线,让大家额外每亩增收1000元左右。

逐步驶上快车道的广东农业产业园,如何保障“行驶安全”?

关注这一新现象的不少专家给广东提了醒:首先要注意实施主体的带动力是否有足够“马力”,企业是否有足够的积极性、资金、技术和人员承担重任,不能让龙头企业给地方带来的好年景昙花一现;其次,地方政府也要勇于作为担当,及时更新思维,不能为了求稳妥怕追责而按老办法调拨资金,甚至变相设卡搞审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