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的12月25日,苏联——这个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就此倒塌。就像一块大蛋糕,被割得支离破碎。这直接导致了美苏两极格局的瓦解与接下来持续几十年的一超多强的世界格局。而这庞然大物的倒下背后究竟有多少深埋的祸根?为什么隐患都得不到解决?本文便从粮食危机的内外因素解析苏联剧变的原因。
内因之一:苏联本国的农业过于落后,且一直得不到发展。
其根源是苏联领导人一直以来秉持着资本主义总危机酝酿战争的理论。认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势不两立,美苏之间必有一战。因而苏联确定了以重工业优先的备战型经济发展战略与中央高度集中计划管理的经济体制。
于是,对重工业,主要是军事工业的投资挤占了农业以及农用器械的生存发展空间。哪怕后来领导人不断地尝试改善农业,也是基于重工业发展为基础的。同时,领导人们各种对于农业的措施,更像是一群想把泥坯捏成型的孩子,你一手,我一手,最后弄出的却是比原先还不如的破烂泥块。
首先,便在19世纪20年代末,一号选手斯大林开始对农业做出了沉重一击。由于被资本主义包围的险恶国际形势,苏维埃政权对农业进行了中央集中管理。第一步,先集中,农业全盘集体化;第二步,瞎指挥,对农业提出指令性目标计划;第三步,贡税论,对着农民疯狂征税,农民卖农产品要价钱少,买工业产品多交钱。经受了这些政策,农民哭了,不想干了,农业相关副业倒了,一片凉凉的景象。
接着,便是50年代,二号选手赫鲁晓夫出手了。为了扭转农业落后的面貌,他对于农业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他砍掉农业计划范围,取缔农产品义务交售,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在前几年,农业恢复了些,但由于赫鲁晓夫对公有制的执着,将集体农庄整合成了国营农场,其体积臃肿使之难以管理,土地难以有效耕种。再加上农业机械成本上升,改革计划半途而废。农业仍然落后的同时,又因大荒灾雪上加霜,使苏联不得不进口粮食。
而在后来的几届领导人的手上,农业经过了几番折腾,都由于各种原因难见成效,而其根本就是没有根除指令性计划体制的瞎指挥。到了最后,苏联最后一届领导人戈尔巴乔夫虽然将之废除,但彼时苏联危矣,农业自然无暇顾及了。
内因之二:苏联外汇不足,难以在国际购买足够的粮食。
苏联外汇短缺的主要原因,是苏联工业品缺乏国际竞争力。一是因为苏联工业化起步低,工业品缺乏竞争力。二是在斯大林资本主义总危机论,两个平行的世界市场理论,以及进口代替理论的影响下,苏联经济没有参与到国际竞争中。错过了科技革命时期。使苏联工业品的价值下降。不能取得良好的外汇收入。
所谓两个平行的世界市场理论是指社会主义世界市场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互不融合。这一直是斯大林坚信的观点。为此他与一些东欧国家成立了经互会。自此与经互会国家的贸易成为苏联对外贸易的主体。但经互汇给苏联带来了三个不利影响。
第一,因为经互会市场的存在,苏联的工业品就有了接盘侠,自此高枕无忧。就并未让苏联工业品进入国际市场。没有实行已经具备条件的出口代替战略。由于苏联对经互会的依赖,并没有参加到国际经济竞争中,苏联的工业品由于没这个必要,也就耽误提高科技含量与工艺水平了。
第二,经互会与西方的对立性和封闭性,隔绝了世界产业转移的链条与世界科技革命的辐射传播。苏联的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方式仍是工业化早期的粗放型模式,没有转变成集约型。可以说苏联的工业品在经互会国家内称王称霸,在整个国际市场却没有地位。
第三,由于经互会交易之间的货币是虚拟的,并且苏联产品在国际上的出口很少,所以苏联的创汇渠道非常的狭窄。而彼时苏联粮食短缺,为了进口粮食,苏联大额举债,并用百吨黄金购买粮食。
同时苏联还在实行着进口代替战略。苏联领导人高估了苏联的经济实力和发展速度。实行了进口代替战略来让自己免受国际市场变动的冲击。由于缺乏国际市场的锤炼,苏联的商品结构停留在工业化前期的落后状态。并且因为进口的都是高质量轻工业品与机器,出口的却是原材料和半成品,其出口全部用来偿还进口额,所以形成了较大的贸易逆差。导致外汇不足。
内因之三——信仰危机
从斯大林开始,苏联领导人就急切得寻求让苏联社会演变成共产主义社会。以至于让他们做出了超越发展阶段的估计。他们对“赶超美国”的宏大计划做出了大规模的宣传攻势,并声称20年在地球上建成共产主义。而事实结果却是由于重工业优先的发展战略导致的粮食危机,民众们开始对共产主义开始怀疑,产生失望。这对国家无疑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
外因
在苏联粮食危机爆发的时候,艰难的国际环境开始给渐渐燃起毁灭之火的苏联又浇了几盆油。先是国际石油价格的暴跌,使一部分依靠出口石油赚外汇的苏联又赚不到钱了。而祸不单行的是,国际粮价的上涨,这联合导致了购粮外汇的缺口增大。
苏联就这样渐渐还不上欠债买粮的钱了。西方开始自保性地中断很多许多进口合同。这又一次加重了粮食的供应危机。苏联的分配体质开始瓦解,民众的信仰开始崩塌,这对于在民众对社会主义的信心上建立的国家造成毁灭性的打击。苏联,终究解体了。
总结
事实上,从粮食危机的原因中我们就可以看出:一个国家的长治久安是基于人民群众安稳的生活的,若是政策没有将改善民众的生活放在第一位,那再多的武器也保卫不了一个完整的国家。若国家的民众们对现在的生活失望透顶,对这个国家、这个制度失望透顶,那就会如苏联那般从内部土崩瓦解。
其次,国家领导人的战略方针是极为重要的,它必需要符合社会发展的实际,要不然也只会变成一个搅屎棍,搅烂了一摊浑水。使整个社会动荡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