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枝江市生态农业建设现状与措施

一、枝江市生态农业发展的现状

枝江地处长江中游,江汉平原西缘,属三峡之末、荆江之首。东西长58公里、南北宽45公里,总面积1310平方公里、地势平坦、河渠纵横、湖泊众多水资源丰富。现有八个镇办、198个行政村,50多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5.55万人,枝江是农业大市,农作物播种面积165.11万亩,其中粮食作物面积81.55万亩,是湖北重要的粮、棉、油、畜、禽和水产生产基地。

枝江市地图

枝江农业的基础条件优越,长期以来有湖北“粮仓”之称,近十几年以来枝江市的生态农业建设取得很大成绩,在农村实施户用沼气建设,优化了农村生态环境。坚持把农村能源建设管理与开发特色产业相结合,大力推广“猪—沼—果、菜、渔”等生态农业模式。截至目前,加上农户自建,枝江全市可用沼气池达到5.6个,沼气普及率54.1%,推广太阳能热水器2.5万台、省柴灶10.3万个、节能炉具12.6万个。促进了全市农牧渔业的快速发展,据统计2013年枝江全市粮食总产达到33.82万吨,蔬菜种植面积22.28万亩,产量50.18万吨,以大棚蔬果生产为主的达到3万多亩,水果面积34.08万亩,总产64.19万吨,水产面积13万亩,名优养殖面积占80%以上,产量达到8.2万吨,涌现了曹家河、关庙山、张家桥、郑家井、秦家塝等一批生态农业建设较好的村,生猪年出栏达到130万头,家禽达到1400万羽,牛、羊出栏5.1万头、4.2万只。粮油和畜禽生产基本实现了保供给、保安全,农业总产值达到119.3亿元,其中种植业57.5亿、渔业15亿、牧业36.3亿,正在向设施农业循环农业和生态农业迈进。

但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生活污水、垃圾、农业生产畜禽养殖废弃物排放量增大,农村地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状况尚未得到根本性遏制和扭转,点源污染和面源污染并存、各种新旧污染相互交织、等种种环境问题危害群众健康,制约经济发展,影响社会稳定,农业生产环境形势依然严峻。目前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生态农业的基地规模小、发展不平衡。
目前,枝江市设施农业、标准化生产主要集中在市城镇周边,边远地区和区域性的发展相对较少。由于设施农业的投资高、风险大、科技含量高、支持不够,部分群众求安稳,怕风险,全市设施农业发展速度缓慢,规模偏小,据最近调查全市蔬菜种植面积22.28万亩,标准化的设施农业的面积为1.5万亩,占种植面积的6.7%。且产业化程度不高、立体循环发展不够、长效的环保机制尚未形成;在畜禽生产上由于前期区域规划不够,规模化标准化程度不高,存在散、乱、涨等问题:全市中小规模以上的畜禽养殖场近千个、其中标准化的养殖场不促40%、具有完全粪尿污物处理设施的不促20%,且分散于100多个村,没有实现种植业与养殖业的互相促进与良性循环。区域性规模优势仍未凸显。

(二)生产经营分散、循环发展不够。
由于缺乏合理的规划和部门间的密切配合、有效的指导,导致生产缺乏组织性,农产品生产布局分散,难以实现种、养结合、农牧互促、农业生产资源的综合利用、循环发展、集群化发展,产业化经营,“绿色”产品的品牌效应不高,难以应对千变万化的大市场和形成区域性的农业生态保护效应。

(三)在现代化农业生产中、农业生产机械严重不足。
从调查结果显示,在设施农业生产中农业机械相当短缺,主要原因是配套机械少,很多机械不适宜精耕细作;其次是大多数农业机械功用不大,但价格较高,农民难以承受。

(四)农牧业生产的主要环境污染源尚未有效控制。
农业面源污染还很严重:近年来农药、化肥、农膜等农用化学物质的大量使用,对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做出了突出贡献。但与此同时,也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农业面源污染。据不完全统计枝江市近几年农药使用量达到2800多吨、农用化肥使用量达到75000多吨;在畜牧业生产方面随着规模养殖的迅速发展,巨大的畜禽粪便污染源,对农村的环境污染日趋严重,据测算,一个万只鸡场每天可产生约1吨干粪、一个百头牛场每天可产生近2吨的粪尿、一个200头的猪场每天可产生1吨粪尿,一个千头猪场如采用水冲清粪便,日产污水25吨以上,按照全市现有载畜禽量枝江市每年可产生近300万吨畜禽粪便,且规模养殖场的粪便就地利用率很低,全国平均在30%左右,枝江市也不促50%。多数畜禽粪便流失、浪费掉,并对周围环境的水体、土壤、空气和作物造成污染,成为公害,成为畜禽传染病、寄生虫病和人畜共患疾病的传染源。

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有90多种人畜共患病的传染载体主要是家畜的粪便及排泄物;畜禽粪便直接还田如使用不当或连续过量使用,还会导致硝酸盐、磷及重金属的沉积,从而对地表水和地下水构成污染。高浓度的畜禽有机污水排入江河、湖泊、沟渠中,将会造成水质不断恶化,畜禽污水中的高浓度氮、磷是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因素,造成水体发黑、变臭,失去使用价值;由于规模养殖没有以沼气建设配套、粪便堆积厌氧发酵技术推广的难度大,成本高,造成了畜禽粪便商用率底,这就在整个农业生产过程中形成了大量的有机肥的浪费和化肥使用量的增加的双重污染。据调查资料显示全国农村96%的村没有排水渠道和污水处理系统,多数农村饮用水源不合格,大肠杆菌超标86%,农村患病人群88%、死亡33%,与生活用水不卫生有直接关系。可见农牧业生产的面源污染对广大农村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威胁的严重性。

二、建设生态农业的对策措施建议

(一)明确生态农业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十三五”期间生态农业的建设与发展必须以以党的十八大、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实施生态文明为己任,全力推进农牧业科技创新,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把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转变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确保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为有效解决农牧业发展对环境的污染,针对当前的主要污染源(化肥、农药、粪污染、病源、药残污染等),影响食品安全、水源保护、设施农业和农、牧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坚持统筹规划、重点突破、以点带面、整体推进的原则,实行生物措施、农艺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逐步实现农牧业产业结构合理化、生产、饲养技术生态化、生产过程清洁化、生产产品绿色无害化,力争期末全面改善市域内农牧业生产环境、所有农产品无公害,50% 以上的村全面达到生态农业标准、30%以上的村实现无公害认证。建设一批村域经济发达的生态文明新农村。助推枝江三大目标的实现。

(二)科学规划、分类指导、协调发展。
各级生态农牧业的建设应以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作为切入点和突破口,根据每个行政村所处的区域位置、农牧业发展的现状和对环境的污染情况进行科学规划,分类指导。协调发展。在全市大力推广“猪(畜、禽)-沼-渔、果、稻、棉”、“稻鸭、稻渔共育”、“种草养畜”、“秸秆氨化养畜”等多种立体养殖模式,实现畜牧业与种植业、农村能源、渔业等产业的有机结合。大力推广绿色模式、绿色工艺、绿色技术,推进生态农业技术模式推广的“三结合”。大力推广以测土配方施肥为核心的节约型施肥技术,科学指导,因地、因作物施肥,增施有机肥,调整优化用肥结构。着力解决农村及规模养殖场的畜禽粪便污染问题,最大限度降低养殖业污染。并分区域有重点的加快推进生态农业建设的进程:

一是对已具有生态农业雏形的曹家河、关庙山、秦家塝、张家湾等一批重点村,进行标准化升级达标、无公害认证,向旅游休闲农业发展,发挥其典型示范作用;
二是对全市12个乡镇饮用水水源地,即6个河流型水源地(长江马家店取水口、长江董市取水口、长江百里洲取水口、长江白洋取水口、长江七星台取水口、长江姚家港取水口),5个水库型水源地(胡家畈水库、石子岭水库、鲁家港水库、火山口水库、善溪冲水库),2个地下水水源地(顾家店水厂、紫荆岭水厂)。分别划定各饮用水源保护区的范围,竖立标识,实行最严格的生态保护。要强化饮用水源保护区内及周边建设项目管理,严禁在保护区内建设有污染物排放的建设项目和在保护区周边建设有可能威胁饮用水源安全的建设项目。饮用水源保护区周围500–1000米范围内的农田、果园严禁使用化肥农药以及未经无害化处理的畜禽粪便等农家有机肥。其周边的所有行政村,必须全面推行猪(肉牛、羊、禽)—沼—果、鱼、稻立体养殖模式、大力推广利用黄色粘虫板诱杀、黑光诱杀螟虫、布放鼠夹防鼠害等生物、物理防治病虫害技术;
三是稻区和水产业发展较快的地区要大力推广“稻鸭、稻渔共育”技术,抓好小龙虾野生寄养、虾蟹混养、鳜鱼专养、种青养鱼、鱼鳖混养、网箱养鳝等生态、健康的养殖方式,积极开发节地、节水、节能、无污染的工厂化新型渔业,进一步提高生态保护和自我修复能力。
四是棉区和果园发展较快的地区、应以设施农业和精品园建设为主,要大力推广利用农家有机肥、开发利用病虫草鼠害生态控制技术和无药物残留农药新品种,建立一批农药减量增效控污示范区;
五是在畜禽生产上要统筹布局,科学合理布局枝江市畜禽养殖业,稳定生猪和禽蛋生产,大力发展以节粮型、草食性为主的畜牧业,大力推广秸秆氨化养畜技术,加快发展肉牛肉羊。对现有中小规模以上的所有畜禽养殖场进行标准化升级改造、动物防疫卫生许可和环保认证。全面推广生猪“150”、“500”、肉牛“165”、山羊“1235”、蛋鸡“153”模式,促进规模化、标准化发展,力争十三五期末,规模养殖占全市养殖的70%以上。动物疫病防治执行国家《动物疫病中长期防治规划》对重大动物疫病按程序实行强制免疫和净化措施,所有病死畜禽全部进行焚烧或化制无害处理;在兽医用药和畜禽饲料上,严格执行国务院《兽药管理条例》和《饲料管理条例》,严禁使用违禁药品和饲料添加剂,严格执行兽药休药期和兽药处方制度,防止滥用、泛用抗生素,规模养殖场建立养殖档案、建立动物食品安全可追溯制度,确保畜禽产品达到绿色无公害标准。并确保规模养殖场的建设与农村沼气建设同步配套、应按照每一个标准化养殖场配套建设1-2个30-50立方米沼气池。对传统圈养模式的畜禽散养户,应以农村家庭沼气建设相配套,对于大规模的畜禽养殖场要建设与其规模相适应的污水处理设施和干清粪综合利用设施,对超大规模的养殖场,通过建设生物有机肥厂,提高全市农业有机肥的利用率、实现畜禽规模养殖粪便全部沼气化和干粪堆积发酵无害化处理利用与全市近70万亩(蔬菜22万、水果35万、渔池13万亩),蔬菜水果和渔业生产的对接综合利用,以确保畜禽粪便的循环利用,降低全市化肥的用量,从源头上控制农牧业生产的面源的环境污染问题。
六是促进有机农业,生态农业发展。通过各类资源节约措施和节能减排技术的运用推广,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建立低碳农业示范区,打造低碳农业产业群,推动农业向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方向发展。实现枝江市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

(三)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提高生态农牧业现代化水平和档次。
要围绕增强农牧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大力提高农业机化水平,全面促进枝江生态农牧业科技进步。推动农牧业生物技术、信息技术、低碳技术等新型前沿科技在动植物品种选育、优质高效安全生产、农畜产品精深加工、农牧业生态环境保护等领域的运用,加强农业实用技术的组装配套,推广轻简化栽培技术,清洁养殖技术、提高设施农业技术水平,提高农牧业生产的集约化程度和生产效率。健全完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加快农业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应用步伐。发挥农牧业科技对发展现代农牧业的支撑引领作用。加大农牧业技术人才培训力度。利用新型农民就业培训等平台开展适用技术人才培训,为每个家庭农场、规模养殖场培训一名农牧技术员,力争使全市镇村科技人员、致富带头人以及营销能人分别达到3000人,有一技之长的农民达到2.5万人。实施科技入户工程,建立完善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到场、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科技成果转化长效机制,解决服务三农最后一公里问题。在设施农业、规模养殖现代农牧业生产中要加大农牧业机械推广使用的力度,贯彻落实国家农机购置补贴等促进农机化发展政策,重点加强规模化畜禽养殖除粪、秸秆氨化、青贮等饲料加工和沼液运输处理机械政策扶持,切实加强农机具售后服务,调动农民购置与运用农牧业机械的积极性。加强示范基地、机耕道建设,提高农机推广服务能力。以适应现代农牧业生产的需要。加快枝江市生态农牧业发展速度和提档升级。

(四)加强生态农牧业建设的组织领导,落实各项保障措施。
一是由市政府牵头成立有环保、农业、畜牧、水产、农机等相关职能部门的领导专家参加的生态农牧业建设领导小组和专班。常年负责全市生态农牧业的建设和监管工作。编制全市畜禽养殖、设施农业、观光农业、水产、果园等生态农牧业布局规划,狠抓规模化标准化畜禽养殖模式和农、牧、渔立体发展的家庭农场的发展。把沼气建设、农牧业机械的发展与畜禽规模养殖场、设施农业的发展相结合。做好农、牧、渔业生产面源污染的日常监管。组织开展无公害农产品、生态农牧场及区域的申报认证,切实帮助解决农牧生产废物综合利用难题;大力发展生态农牧业,实施清洁种植、清洁养殖,减化肥和农药使用量工程,实现种植业与养殖业的互相促进与良性循环。以确保全市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序推进。
二是市政府要把生态农牧业工作作为“三农”工作的主要内容,融入新农村建设的总体布局,统筹规划,协调推进。以农村饮用水源保护、生活污染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村镇企业污染治理、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土壤污染治理、农村自然生态保护等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环境权利为重点,科学制定全市农村环境保护各专项规划,以乡镇为单位,综合考虑环境容量和环境承载能力,实现区域性的种养平衡,把生态农牧业建设与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乡镇基础设施建设、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美丽乡村建设有机结合。建立和完善村规民约,制定“门前三包”责任制以及全体村民共同保护环境、讲究卫生的责任机制和约束机制。努力形成农民自我管理,自主发展的长效机制。将生态农牧业的建设与发展纳入镇村年度考核内容,实施以奖代补,以奖促治。通过制度化,常态化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提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质量和效益。
三是加大投入、完善设施,切实改善农村环境面貌。要建立各级政府投入机制,多方筹集资金,加大生态农牧业建设的投入。通过“村集体解决一点,农民自集一点,市场化运筹一点”的办法解决部分公共设施更新及环境卫生日常维护管理费用问题,推进农村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的调整,完善农村污水、垃圾处理等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认真做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畜禽粪便综合利用等工作,要组织研发和推广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废弃物综合利用等实用技术,提高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无害化处理水平,建立健全生态农牧业的长效机制。
四是要依法加强对农牧生产面源污染的环境监测管理。确保生态农牧业可持续发展。各级环保组织要认真履职,全面开展农业环境监测、执法和管理“三下乡”活动,紧紧围绕“清洁水源、清洁家园、清洁田园清洁能源”狠抓饮用水源保护,积极防范农业畜禽养殖污染,把环境综合整治作为农村环保的切入点和突破口, 建立生态农牧业补偿机制,对损害农牧业生态环境的行为进行收费,或对保护生态环境的行为进行补偿,以提高该行为的成本或收益,达到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目的。把农牧业生态环境资源作为资产来进行管理,利用经济手段保护和建设农业生态环境,确保生态农牧业又好又快的发展。
五是要加大宣传力度,培育全民生态文化,加快生态农业建设步伐。要多渠道加大党的十八大、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及我国五位一体建设国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通过广泛深入的学习宣传活动,进一步唤醒广大人民群众在农村环境保护的主体意识,逐步培育广大农民的生态文化,使他们自觉地参与和融入到生态农牧业的建设中去,积极投入创建“生态乡镇”、“生态村”、“生态养殖场”、“生态农场”等一系列生态绿色创建工作,达成共识、形成合力、上下联动,着力推进枝江市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实现枝江市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目标。

三、生态农业建设行动:枝江百里洲镇大力开展畜禽粪污专项整治工作

为了有效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促进全市畜禽养殖业科学、健康、可持续发展,百里洲镇委、镇政府高度重视,组建专班,明确责任,以建设美丽乡村为目标,重拳治理养殖污染,加快促进畜牧业提档升级。

百里洲镇

一是领导高度重视。成立百里洲镇环境保护面源污染整治工作组。党委副书记付远清亲自挂帅并任组长,农办主任侯爱国、副主任马国琴、董姗姗任副组长,畜牧兽医服务中心主任徐强为工作专班负责人,朱忠平、胡时勇、杨明为专班成员,办公地点设在百里洲畜牧兽医服务中心。工作专班的主要任务:按照市畜牧兽医局相关要求,进行核查核实,开展技术指导,督促环境污染整治措施落实。
二是广泛宣传发动。2016年9月1日,百里洲镇委、镇政府组织召开环境保护推进会,及时传达了各级政府关于畜禽养殖污染综合整治的会议精神,安排布署了百里洲镇畜禽养殖污染综合整治工作任务。同时,通过发放宣传资料、出动高音喇叭宣传车、乡镇广播等方式,积极宣传国家、省、市环境保护和畜禽污染治理的”系列法律法规政策,增强养殖户的环保意识。
三是突出重点整改。此次畜禽粪污专项整治采取“一听、二看、三核”的办法,对整治区域内生猪存栏100头以上或猪舍120m2以上、肉牛50头以上、肉羊100只以上、鸡1000只以上养殖大户进行逐一核查登记,分户建档立卡。对不达标的及时下达整改通知书,明确告知养殖户应整改的内容和时限,并现场进行技术指导服务。
四是严明工作纪律。要求专班人员在畜禽粪污专项整治行动中,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市有关要求,认真履行职责,增强纪律意识、责任意识、公仆意识和大局意识。严禁出现不担当、不负责、不作为;严禁收受服务对象赠送的土特产和礼品;严禁工作日饮酒、打牌带彩等行为,确保畜禽污染整治工作顺利开展。
五是严格问责追责。认真做好这次核查工作,镇、村要协调配合、确保数据核查准确无误,不得漏报、瞒报。各行政村书记、主任要安排专人全程负责这次核查工作,核查工作将作为重要依据纳入百分制考核,年终作为村级千分制考核依据。第一阶段核查结束后,工作专班将在每月的15日对整改情况进行督查督办并发督办通报,对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情况将严格追责问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