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国外小学要组织小鸡孵化研学课程?答案其实不难懂

本文隶属:03.亲子农业开发专题(第50/182篇)

我的女儿多次提及学校的小鸡孵化项目,学校采用现代化孵化器并实时监控,孩子们通过电脑观察并记录孵化过程。孩子们还亲自与小鸡互动,并制作海报了解生命周期。此外,学校还安排动物进课堂,供孩子们观察学习。这种生命教育方式旨在让孩子更好地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相比之下,中国生命教育仍是盲点,而西方国家已有百年历史。日本和英国从幼儿园阶段就开始进行生命教育,让孩子珍惜每个生命。

上周女儿从学校回来总在谈论学校里的小鸡,第一次她说这事没有引起我的注意。后来又听她提了几次,比如“我们今天又去看小鸡了”,“今天我抱小鸡了”,“今天老师给我和小鸡合影了”。

细问之下我才知道,原来学校安排了一个教室,在里面进行小鸡的孵化。

当然这是一个没有母鸡妈妈的孵化,用的是现代化的孵化器。孵化器旁边有个iPad实时监控。学生们在自己班级可以通过电脑屏幕,实况看到孵化的过程。

同时老师也会定时带不同班级的孩子来实地观察,孩子们会在观察中进行记录,再完成后期的作业。

这是老师发过来的照片——大家可以看到孵化器、刚刚破壳的小鸡和睡觉的小鸡。

为什么国外小学要组织孩子看孵小鸡?答案其实很沉重

第二天,我在平时与家长沟通的APP上看到老师上传了每个孩子抱着小鸡合影的照片。

照片里孩子们小心翼翼的捧着毛茸茸的小鸡,有的孩子举在面前仔细观察,有的孩子轻轻抚摸小鸡的绒毛,有的孩子把小鸡颤颤巍巍的搂在胸前,生怕小鸡一不小心掉在地上。

孩子们天真无邪的笑脸里透着对小鸡满满的爱。这些小鸡可都是在他们的精心陪伴下孵化出来的呀!

孩子们亲眼见证了孵化的每一个过程,每天去观察孵蛋器里的变化,看着小鸡一点点啄破蛋壳,陪着小鸡一天天长大。

在孩子们眼中,这不仅仅是孵化了一只只小鸡,而是一个个鲜活生命的诞生。

接下来,孩子们根据观察所得制作自己的海报, 了解小鸡孵化的生命周期。以下是我女儿的作业:

为什么国外小学要组织孩子看孵小鸡?答案其实很沉重

这周一,女儿放学后开心的告诉我他们班又来了一只兔子,是黑色的。

“我们上课的时候它就在某个角落趴着,我们下课和recess(课间休息,孩子们带水果和零食在这个时间吃,给大脑‘加油’)的时候,它就在教室里跑来跑去,老师还让我们每个人都去抱它。”

“我看着它是挺可爱的,可我不想抱它,我觉得它有点脏,会不会有什么病啊?”

为什么国外小学要组织孩子看孵小鸡?答案其实很沉重

我知道这是女儿还没有适应国外的思维方式。

在国内,尤其是老人带大的孩子,如果捡起地上颜色鲜艳或奇形怪状的东西,还没来得及看清是什么,家长就在旁边大呼小叫了:“告诉过你多少回,别捡地上的东西,脏死了,快扔了”,“别什么都捡,万一传染上病怎么办?”

我告诉女儿不用担心,学校安排进课堂的动物一定是经过了各种检疫,确认健康安全的前提下才会允许进入课堂:“明天你可以放心大胆的跟它亲密接触!”

第二天早上送孩子进教室后,我到校长办公室跟校长聊了一会,得知他们会根据孩子课堂的教学内容,提前跟动物园联系。

每周五,学校去动物园租赁某一种动物,周末由学校老师照顾,周一到周五放在教室里,供孩子们生动形象的观察学习这种动物的有关知识。

老师会每天清理笼子,给动物喂一些药剂防止动物生病,白天则由孩子们给动物喂食,其中年纪大一些的孩子也可以帮助老师进一步的照顾动物。等到下一个周五,学校把小家伙送回动物园,再换取另一种动物。

很高兴学校能有这样的安排,这样的教学方式兼具科学性与趣味性,更重要的是,这种安排能让孩子更好的认识生命。

想起前几天我和一个妈妈聊天,说到下个学期学校开设的游泳课。那个妈妈说澳洲小学的游泳课不是教游泳,而是教孩子自救,比如在孩子在不掌握游泳技能的情况下如何漂浮在水面;在船只遇难需要跳水的时候,如何以正确的姿势跳入水中避免呛水,从而增加获救的机会。

我恍然大悟,原来学校在各个方面都在有意的对孩子进行生命教育,提高孩子对生命的认识,这种生存技能的学习,本身就是对生命最大的尊重。

为什么国外小学要组织孩子看孵小鸡?答案其实很沉重

在澳洲学校里感受到的这种生命教育,让我一下子打开了思路。

想起几个月前,一个朋友给我看了她朋友与女儿的微信聊天截屏。一个正读初二的女孩,在青岛排名第一的重点中学的重点班,学习成绩非常优异,摩登舞多次斩获大奖,那个孩子是老师和家长的骄傲,是朋友眼中“别人家的孩子”。

结果在某次舞蹈课的间隙,这个孩子给妈妈发微信:“我太累了,我想好了,你别伤心,别害怕,我走了。”孩子妈妈收到信息的时候简直要吓晕过去。万幸,那只是女孩一瞬间的念头,母女俩见面之后很快达成了一致:这个妈妈主动说,要给女儿从重点班转到普通班。

另一件事也和这个有点类似:那是我大女儿小时候的一个玩伴,前一天跟妈妈吵了架,第二天放学回家的路上,小女孩一个人想要登上高层建筑的楼顶,打算纵身一跳寻求解脱。

同样万幸的是,那个建筑的顶层被锁死了,她没机会上去只好回家。后来母女俩和好,女儿对妈妈说了这件事,妈妈也是后怕得不行。

这些活生生的例子就在我们身边。

大家可能对青少年自杀的一些案例有所耳闻,但更可怕的是,还有像我刚才说的这样,属于自杀未遂的案例未被报道,据估算,这样的案例一年可能有百万次!很多西方国家进行生命教育已经有百年历史,而在中国,生命教育还是一个盲点。

在日本,孩子从幼儿园阶段就要接受生命教育的熏陶,让孩子感知每个生命都是鲜活的、独特的、不可破坏的。

在英国,幼儿园里养殖的动植物不仅是为了美化环境,这些动植物存在的最大价值,是用最真实的状态告诉孩子:每个生命都是值得珍惜,值得呵护的。

在德国,博物馆会举办“短寿展”,就是列举一些短寿人的年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短寿的原因,逝者死后给家属带来的伤害等,教育前来参观展览的人要引以为戒,善待生命。

在韩国,甚至还有“模拟葬礼”,让参加者体验自己的葬礼后能更加珍爱生命,降低自杀率。

为什么国外小学要组织孩子看孵小鸡?答案其实很沉重

有报道称,中国儿童的自杀率已经位居世界第一:中国每年约有10万青少年死于自杀,每分钟就有2个未成年人死于自杀,还有8个自杀未遂。

我不知道该找谁查证这个数据的真实性,但10万这个数字听起来实在是很恐怖。

作为一个普通的家长,我们要怎么做才能帮孩子认识生命,尊重生命呢?或许那个孵小鸡的故事能给我们一些启发。

尽可能创造机会让孩子有机会接触小动物

我们可以让孩子选择一个自己最喜欢的宠物,伴随他成长,比如猫咪,小狗,小鸟等等,让孩子完全参与到小动物的生命过程中,比如给它准备食物、清理粪便,给它洗澡、剪毛,小动物生病了,陪它看病给它喂药等等。

这些都能培养孩子的爱心和责任感,让孩子感觉他自己是被需要的。

我记得之前看过一本书叫《生活需要仪式感》,作者说“我需要你给我一种被需要感”。这个话放在孩子身上同理,当孩子能体会这种被需要感,他能感受到强烈的自我存在的价值,会想方设法让自己的生命更有意义。

而在现实生活中,一般家庭的孩子都是被全家人照顾惯了的,这种情况下,孩子基本上无法在大人那里找到被需要感。

所以我们需要某种动物来实现“被需要感”:宠物不仅是孩子的玩伴,也是他们的老师,教会孩子们对任何生命都要温柔以待。

创造机会让孩子参与公益性的慰问活动

可以利用周末或节假日带孩子去儿童福利院、残障儿童寄养所做志愿者,可以带领孩子收集穿不下的旧衣服,或者一些不再用的玩具、书籍、文具捐给儿童福利院。

这样的体验能让孩子感受到助人为乐的幸福感,感受到那些身残志坚的孩子们顽强的生命力,对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都大有益处。

让孩子了解死亡,认识死亡

中国人普遍认为死亡是不吉利的事,绝大部分家长不会主动跟孩子谈及死亡。其实家长越避讳,孩子越模糊越好奇。正确认识死亡,可能是连成年人也很难做到的事情,但家长至少可以做到不回避。

美国小学有专门的“死亡课”,他们讨论死亡是什么,模拟死亡,甚至走进殡仪馆参观。英国中学生在健康教育中有“死亡与丧失”课程,他们体验丧失亲人的感觉,从而激发对自己对家人对朋友强烈的爱。

我们不要再谈死色变了,以正确的方式,科学的态度帮孩子认识死亡,理性的面对死亡。让我们立“死”为起点,向死而生,转身去爱,学会道谢、道歉、道情、道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