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小学实践基地发展特点及建设模式

本文隶属:02.中小学劳动实践研学基地(第280/281篇)

【摘要】中小学综合实践课程是由国家统一制定课程标准和指导纲要,地方教育管理部门加以指导,学校进行校本开发和实施的三级管理课程。透过总目标可以看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置在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同时,更加关注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综合实践基地坚持学生自主选择及主动参与,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和积极实践,重视对学生集体主义观念和团队精神的打造。

实践基地发展特点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以及课程改革的大力推进,各地为贯彻落实中央文件精神,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促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相继建设了一大批学生校外实践基地。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共有各种类型的实践基地1万多所,其中由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直接管理的学生校外综合实践基地有300多所。应该看到,随着综合实践课程的全面开展有力地推动了综合实践基地的建设与发展,同时基地的建设有效的解决了课程实施中的一系列难点问题,保障了课程改革的实效与深入开展。

综合实践基地在建设与发展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逐渐形成了以下特点:

1、实践基地已成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

大部分实践基地根据中央有关文件精神和课改要求,开设了生存与拓展训练、军训、家政、法制教育、环境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性学习、劳动与技术教育、参观考察、社会调查等活动项目,这些参与性强、具有直接体验和感悟的实践活动,使基础教育尤其是思想道德教育更贴近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贴近社会需要,体现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受到了学生、学生家长和广大教师的欢迎;另外,实践基地还逐步形成了综合实践活动基地型课程研发中心、综合实践活动教师培训中心、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指导中心、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素质考核评价中心、综合实践活动地方课程资源开发中心等多功能、集约型、稳定型、辐射型的实践基地。实践基地在实现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教育中起着纽带和平台的作用。

2、紧密围绕实践活动要求建设和发展基地

综合实践活动总目标是: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推进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间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综合实践基地的一切工作都是紧密围绕着实现这一目标而开展的,充分体现了综合实践的核心理念。

首先,综合实践基地的建设打破了教材、课堂与学校的局限性,使综合实践活动在空间和时间上向着更加自然、开放的方向发展,加深了学生与自然、社会及生活的联系。

其次,综合实践基地在课程设置上超越了学科界限,以学生的经验及社会实际需要为重点,整合了更多的课程资源,能够更加有效地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第三,综合实践基地通过更新或改进仪器、设施及设备的配备,不断提升课程的教育质量,使综合实践活动开展得更加丰富多彩,更具有可操作性和实效性,在改进学习方式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3、突出以学生为主体构建基地的活动内容

综合实践课程是由国家统一制定课程标准和指导纲要,地方教育管理部门加以指导,学校进行校本开发和实施的三级管理课程。透过总目标可以看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置在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同时,更加关注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综合实践基地在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面向学生生活,通过开发丰富多彩的活动项目来满足每一个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坚持学生自主选择及主动参与,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和积极实践,重视对学生集体主义观念和团队精神的打造。

4、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形成了灵活多样的建设与发展模式

综合实践基地在充分理解和把握“课改”核心理念的基础上,密切结合各地实际,形成了灵活多样的建设与发展模式。

综合实践基地的建设打破了完全由政府包办的单一方式,以教育部门为主,同时吸引其它部门、多种社会力量联合建设。多种方式办基地更加合理地分配与利用了现有资源,更能符合地区特点与实际,且充分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相互借鉴经验,取长补短,产生更大的社会效益。

综合实践基地在发展中不等、不靠,探索和尝试引入市场运作机制,在坚持公益性的原则基础上,积极争取财政补助一点,社会各界赞助一点,同时加大自主经营收入,使基地建设的投入有了保证,有力地推动了基地的良性运转。

实践基地建设模式

从建设基础、建设方式上看,目前我国中小学实践活动基地建设主要有三种模式。

1、学校自建模式

即以各中小学校内学生为对象,依托于学校自身教学资源,独自建设小规模的实践场地。该模式所需投入少,实施效率高,短时间内即可形成一定规模,但由于各学校实践场所相对独立,缺乏有效联系,难以形成全面、完善的综合实践体系,同时也面临重复投资问题。

而另一方面,有调查显示,作为课程改革“亮点”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空间形式上,95%以上的活动主题和活动过程仍然集中在教室里完成,且给予性活动主题占学生活动主题的 87%以上,真正由学生自主设计并实施的活动主题所占的比例过低。究其原因,现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由于场地、设施、师资、人员等方面的原因,已经完全不能满足深化课程改革对教育资源的要求。

2、依托社会资源建设模式

教育部在《关于联合相关部委利用社会资源开展中小学社会实践的通知》明确提出,要将教育教学的实践环节与可利用的社会资源衔接起来,联合各方力量,开发社会资源,探索建立开展社会实践的工作机制。要充分利用各级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烈士陵园、青少年宫、儿童活动中心等德育资源以及其它文化、游览资源,建设中华传统文化教育、革命传统教育、法制教育、科学技术教育、文化艺术教育、国防教育、保护环境和节约能源资源教育、安全健康教育以及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等多方面专题教育的社会实践基地。

该模式尽管能够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减少建设投入,但由于此类资源强调专业性、展演性,很难与学生课堂和知识进行系统紧密联系,所起的教育作用也比较有限。而且近年来,这种短期性没有长远系统规划和没有安全保障的参观式社会实践活动也受到了学校和家长的限制,这就从客观上要求有一种综合规划、与学校课程密切配合,具有开放性、实践性、活动性等综合办学资源的教育模式的出现。

3、区域性综合实践基地模式

即在当地市或者区县教育行政部门的整体规划下,以所属区域为整体单位,选择合适场地集中建设区域性综合性实践基地,并辐射到周边和农村地区。

从功能上看,该模式通过统一进行规划设计,使得基地建设更具针对性,有利于建立健全各项活动设施,完善相关配套,有利于学生深度体验和探究。

从教学上看,集中式综合实践基地可以多次重复利用,既增加老师的组织管理经验,有利于项目的完善,增强老师研究水平,又有利于指导学生生成性的问题,提高活动的实效性;学生参加活动任务明确、教师指导到位,保证了活动的实施效果。

从投入上看,尽管该模式单项投入较大,但总体投入小,资源利用高、实现综合实践活动集约化,适合国情和地方特点。

从发展方向看,打造多功能、集约型、稳定型、辐射型的实践基地,更有利于实现在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教育中起到桥梁和纽带的作用,提供课程研究与课程相结合的实践平台,有利于课程的价值实现,以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

建设模式比较

经初步比较可以看出,中小学实践基地建设应以功能需求、教学资源现状、管理条件、财力等因素为主要考虑因素,根据地方实际情况因地制宜,量力而行,规划到位,分步推进,在充分利用现有的教育资源的基础上,合理选择建设方式。

中小学实践基地建设模式比较 图表:中小学实践基地建设模式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