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造农业科普教育主题的休闲农庄

本文隶属:03.亲子农业开发专题(第179/182篇)

【摘要】养蚕房和桑果园通过选种、暖室、温度、卫生、喂食、照明、防雨等展示及面向广大中小学生开展送蚕养蚕科普活动,向民众直接、客观地介绍了蚕种的选育、制种、给桑饲养、蚕病防治、养蚕工具、禁忌等养蚕技术及操作方法。展示技术:如园艺花卉和农作物栽培技术、立体种植技术、动物养殖技术、微生物养殖技术、环保技术、园林景观设计技术、乡土文化挖掘展示技术等。

农业科普,就是以休闲的形式和轻松心态来完成农业科学技术和知识的普及。要想达到理想的科普效果,需要针对项目地块具备的科普资源,设计策划针对性强的农业科普活动产品。科普活动的开展方式应该具有较强的互动性、参与性、趣味性、知识性,应该从视觉、听觉、味觉等多角度来打动和感染科普对象。

农业科普教育90 农业科普教育主题休闲农庄:是指利用农业生产、生态环境、动物植物、农村生活文化等资源来设计体验活动的休闲农庄。它以教育为目的,让城市游客在体验中学习农业及相关领域的知识。对于青少年学生及城镇家庭居民,农业作为自然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类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可以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让他们学到更多的科学知识。比如景区常年开展的“蚕宝宝领养”科普活动。

科普教育主题农庄与其它主题休闲农庄不同,是以寓教于乐为理念,突出知识的传播和体验,兼顾有关技能的传授,让游客在轻轻愉悦的场景中获取农业科学知识和农耕历史文化体验,在休闲中达到生态农业和环保教育的目的。

科普教育主题休闲农庄以展示农业科学知识(如动物、植物生长过程),农耕历史文化,生态、环保等自然知识和设计动手生产、体验活动为主题元素。主要以儿童、青少年学生及对农业知识、科学自然知识感兴趣的城市游客为主要服务对象,兼顾了知识传播与休闲娱乐双重功能,是今后休闲农业的发展趋势。目前,部分休闲农庄园区中有的也设置了亲子教育,科普长廊等景区。比较突出的科普教育主题农庄有:台湾台一生态农场、北京朝来农艺园、海南热带植物园、深圳青青世界、长沙百果园等。

农业科普教育主题休闲农庄,根据其教育内容的不同可分为三种:

1、以德育和乡村文化教育为主题
如乡土乡村历史文化、古农机具展示、特色产品展示、农事操作、环境保护、文化教育、徙步旅行、团队探险等。

2、以乡土文化艺术教育为主题
如艺术作品展览、插花、压花、编制、陶艺、根雕、异石、瓜果雕刻,观赏鱼缸设计、民居设计与装饰等。

3、以生物认知和技能训练教育为主题
包括各种动物与植物的认知,植物播种、育苗、栽培、管理、釆收、储藏、加工等体验性活动,还有植物的组培、无土栽培,动物的繁殖、饲养,微生物的观察、培养与利用,生物多样性与保护,生态系统的分析与设计,环境的污染与防治,以及配套的检测、化验、分析和培训活动等。

科普教育主题休闲农庄根据其内部景区教育主题不同,一般可分为德育和乡土教育区、文化艺术展示区、动植物认知展示区、素质拓展区等。主要为城市游客提供体验服务和农业知识普及。

打造科普教育主题休闲农庄重点要做好如下几个方面基础性工作:

1、可供观赏和认知的各种动植物
例如,本地植物种类、外地植物种类、以及常见的家禽家畜、特种种养等。
2、各种动植物生命过程
例如:江西现代农业示范园(凤凰沟)养蚕房和桑果园通过选种、暖室、温度、卫生、喂食、照明、防雨等展示及面向广大中小学生开展送蚕养蚕科普活动,向民众直接、客观地介绍了蚕种的选育、制种、给桑饲养、蚕病防治、养蚕工具、禁忌等养蚕技术及操作方法。
3、展示技术
如园艺花卉和农作物栽培技术、立体种植技术、动物养殖技术、微生物养殖技术、环保技术、园林景观设计技术、乡土文化挖掘展示技术等。
4、产品购物中心
庄园区各种景观设计应新颖别致,奇思妙想如潮。产品购物中心的设计要与科普教育相配套,其经营状况决定了农庄的赢利与否。
5、科普教育主题休闲农庄内部管理机制和设置:一般有行政管理部、旅游接待部(含导游讲解)、园林园艺技术部、现场展示与培训部、营销推广部、餐饮部、客房部、产品销售部、安全保卫部等。

农业科普教育p=0

案例蚕桑文化科普基地

蚕桑文化是中国文明的起点,至少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2009年9月30日在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会议决定:“中国蚕桑丝织技艺”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桑蚕文化科普基地的建设为民众更系统地了解我国桑蚕文化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途径。蚕桑文化科普基地主要分为养蚕房、丝路文化馆、丝绸产品陈列区及桑基鱼塘生产模式展示等。
养蚕房及桑果园:我国养蚕历史十分悠久,很早就形成了体系完整的蚕桑文化。由于蚕与人们的物质生活密切相关,蚕的价值一开始就受到统治者的重视。我国古代的蚕农们在实践中注重对蚕性的观察,不断总结和探索养蚕技术的经验,形成了一系列养蚕专著,对当时及以后的养蚕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养蚕房和桑果园通过选种、暖室、温度、卫生、喂食、照明、防雨等展示及面向广大中小学生开展送蚕养蚕科普活动,向民众直接、客观地介绍了蚕种的选育、制种、给桑饲养、蚕病防治、养蚕工具、禁忌等养蚕技术及操作方法。
丝路文化馆及桑蚕丝绸产品陈列区:桑蚕文化是中国农业文明的重要分支。五千年文明历史的长河中,积淀了大量与桑、蚕、丝相关的文字符号、诗歌、神话、风俗、礼仪制度、服饰艺术、生产组织形式、贸易等文化元素,形成桑蚕文化的丰富内容,并与儒家文化所倡导的以礼治国的思想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特别是桑蚕文化的物化表辑。思路文化馆从中国传统文化代表符号之一的嫘祖(传说中的北方部落首领黄帝轩辕氏的元妃,是正史记载中养蚕的发明人)开始,以丝绸之路为桥梁,以有关传统染织绣技艺和蚕丝民俗为基本范围,介绍我国养蚕技术、蚕丝纺织技术及丝织品的发展、流传,展示我国蚕桑织绣非物质文化遗产,让民众更直观地领略我国丰富而又博大精深的蚕桑丝织遗产,在展览中穿越古今,在记忆里寻找历史的辉煌,燃起对传统手工染织绣遗产的传承与守护热情。
展览共分为四部分,即蚕俗遗风、蚕丝记忆、织染奇葩和刺绣绝技,主要通过图版、实物、摄像片等展示方式,真实展现这些具有鲜明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过去与现在,旨在唤起人们对传统蚕丝文化的关注,保护那些即将消逝的蚕桑染织绣非物质文化遗产。
桑基鱼塘生产模式展示:随着我国城镇化进展的快速推进,以生态经济系统原理为指导建立起来的资源、环境、效率、效益兼顾的综合性农业生产体系将是我国农业发展的未来方向,即通过食物链网络化、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充分发挥资源潜力和物种多样性优势,建立良性物质循环体系,促进农业持续稳定地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统一。事实上,尽管目前这一产业规模还是很小,但农民们正积极转回归更加注重生态的生态/有机农业。而桑基鱼塘生产模式展示可帮助普通大众更好地了解生态农业,推进生态农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