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与旅游业结合起来的“休闲观光农业”迎合了城市人群追求田园生活的趋势,在北京、上海、武汉等城市的郊区都相继建立起了诸如:“休闲农庄”、“农科奇观”、“采摘园”、“农业嘉年华”、“儿童体验乐园”等农业旅游观光项目。但据我们的调查,许多地方的休闲观光农业项目经营状况不佳。其中,没有按照营销学的思想,进行科学的运作是导致许多农业旅游惨谈经营的主要原因。
一、休闲观光农业的主要类型
观光农业就是以农业项目(如农产品、农业生产过程、农业设施与设备、农业自然资源与人文景观等)为载体,大中城市游客为服务对象,经规划设计,来满足游客观光、品尝、休闲、娱乐、参与、体验、购物、度假等需求为中心的现代农业。它既是对传统农业的拓展,也是对旅游产品的开发,是一个“农游合一”,农业旅游化、旅游农业化的交叉产业。
我国的休闲观光农业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是农业体验娱乐型(休闲农业或乡村旅游)。它仍以农业生产收入为主,通过在开花、收获季节吸引游客来观光、采摘、品尝、垂钓、野餐等发展起来。如郑州郊区的樱桃沟,通过成片发展樱桃种植,在收获季节吸引游客前去采摘、品尝。这种类型非常简单,也不需大量的投资,它主要满足城市工薪阶层的周末散心需求,因此只有在城市近郊,才有游客的到来。
二是农场化型(休闲农业或乡村旅游)。它主要是一些地方,通过有计划的规划、设计、调整农业布局向旅游业延伸发展起来。例如某休闲农场,把有观赏价值的经济作物和养殖业结合起来,通过作物栽培成片化、植树造林风景化、规模养殖庄园化、果蔬基地园林化、农村住户别墅化设计来带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这种类型有一定的规模,主要满足人们休闲、散心需求,但必须有良好的规划设计和包装宣传才能吸引游客的到来。
三是高科技农业示范园(休闲农业或乡村旅游)。它是在引进国际先进的现代农业设施基础上,通过展示电脑自动控制温度、湿度、施肥、无土栽培和新特农产品品种发展起来。如上海旅游新区的孙桥现代农业园区、北京的锦绣大地农业观光园、无锡的大浮观光农业园和珠海农业科技基地等。这种类型既是现代农业科技的缩影,也是人们参观、学习、教育的基地。由于设施先进、品种优良、初期投入往往较高,但由于有良好的农业收益作保证,所以,这种类型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四是农家乐型(休闲农业或乡村旅游)。这种类型是利用当地特有的自然资源、农业资源和独特的民俗文化,经专门的包装设计发展起来。如浙江省富阳县的农家乐旅游,游客不仅可以乘竹筏遨游美丽的富春江,坐牛车环绕岛屿悠然地观看田园风光,还可以进农家学做千百年流传下来的造土纸、纺织草鞋、缫制丝棉技术,同时还有斗山羊等有趣的表演。这种带有中国江南农村浓郁特色的风土人情, 既满足了人们的怀旧情结,还带有一定的趣味性,很受国内外游客欢迎。但这种类型没有独特的资源优势,单靠人文景观设计是无法长期发展下去的。
二、我国观光农业存在的营销问题
1.形象模糊,缺乏特色
我国地域辽阔、农业旅游资源类型多样、地域性明显,有利于各地形成自己的特色。但是目前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业旅游项目尚不多见,同一区域内观光农业项目开发的模式雷同,开发利用多限于果园、林地等类型,开发项目也多为观光果园、森林公园、垂钓园等。观赏性蔬菜园、花卉园、度假型民宿农庄、民俗观光村等开发较少。耕作、栽培、牧羊、赛马、驾船、捕捞等农事活动以及民俗资源开发不够,导致旅游形象难的确定。还有的观光农业项目过份依赖非自然技术手段、大兴土木、城市化、人工化痕迹明显,既失去了观光农业“自然”的特点,又与观光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背道而驰。
2、市场研究不足,品牌意识淡薄
对于观光农业项目的开发,很多地方往往是就资源论资源,不重视市场的调查研究,对顾客的范围、顾客的年龄、收入、心理、旅游目的等了解不够,这样既不能够给旅游产品作出正确的商业价值判断,又难以根据顾客需求的变化和产品的生命周期论证,对产品进行升级换代,加上品牌意识淡薄,造成游客重游率低,经济效益不佳。
3、人员素质低下,促销宣传不力
目前,我国许多观光农业旅游地都是在原有农业基础上自发形成的,经营人员主要以当地农民为主,文化水平较低,服务素质较差,缺乏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系统的营锁知识,致使营销乏力,缺乏系统性。更没能充分利用“绿色营销”、“文化营销”、“网络营销”这些新的营销方式和现代化的传播媒介,进行整合营销传播。
4.产业规模狭小,产品项目单一
国外研究表明:观光农业的半径为30公里,才能发挥最佳效益。但由于受短期利益的支配,我国的观光农业项目大多规模狭小,产品项目单一,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和产业体系。如有的观光果园、垂钓园除供游人观光,采摘、垂钓之外,缺乏必要的休息、娱乐、餐饮等配套设施和服务,致使游客在园区逗留时间短,观光农业的旅游功能未能得到充分发挥。还有的景区,产品项目安排不合理,导致观光农业受农事季节的影响突出,花期、采摘期一过就无景可观。
三、观光农业的市场营销策略
市场营销是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企业健康发展的有力保证,根据我国观光农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营销问题,现提出以下基本营销策略:
1、市场定位明确化
发展观光农业,首先要找准服务的顾客是谁:老年?中年?青年?少年?儿童或是全家;他们的需求是什么:休闲?观光?散心?怀旧?度假?娱乐或是体验?参与?习技;顾客的地理范围:国外?国内?或是某一大中城市。只有明确了要吸引的游客,才能找准卖点,并在以后的项目选择、布局规划、营销宣传中有的放矢。
为此,在项目开发之前,一定要对以下几点进行认真的调查研究:(1)本地区的农业资源分析:即对农业自然资源、自然景观、民俗文化、传说故事等情况的可展示性进行调研分析;(2)本地区的区位优势分析:主要分析观光农业项目距目标顾客的距离、交通便利性、周围是否有其它相互补充的名胜古迹旅游点和相互竞争的观光农业项目等;(3)目标顾客分析:主要分析潜在顾客的年龄、收入、地理范围、观游心理等。在此基础上明确本项目所要吸引的游客是短距离或是远距离?高收入或是工薪阶层?是利用双休日的短期散心或是利用节假日的长期度假?是一次性观游或是回头客等。
2、产品项目特色化
特色是观光农业的吸引力所在,没有特色就没有吸引力,最终也将失去竞争力乃至生命力。观光农业项目的选择主要考虑以下特色:(1)“土”:即充分挖掘传统的农业生产过程(如采茶、制茶的整个过程)、传统的农业设备与设施(如石磨、水车、牛车)、传统的农村手工艺制作(如编制、印染、陶瓷、剪纸)和民俗风情(如对山歌、坐花轿)等,来展示观光农业的乡土气息、原始风貌,满足游客的好奇、怀旧心理;(2)“新”、“优”、“奇”、“高科技”:即通过展示现代农业的最新发展、优良品种、奇花异草,珍稀动物和高科技农业技术手段等,来满足游客开阔眼界、学习参观之需求;(3)“自然”:即通过农村美丽的田园风光、清新的空气和良好的小气候,让游客得到身心的放松,满足其“回归自然、返朴归真”的旅游心理;(4)知识性:即融入更多的农业知识和农村文化,让游客,特别是中小学生得到农业启蒙教育和现代农业知识普及;(5)参与性与趣味性:即设计一定的播种、采摘、捕捞等劳动过程,让游客参与,并结合斗羊、斗鸡、比赛、跳舞、表演等趣味项目,让游客在参与中得到体验和乐趣。
3、产品组合合理化
观光农业是一个系统工程,它的产品组合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农业项目组合,服务项目组合,设施设备组合。在安排时,既要根据农业季节性、地域性等特点,搞好农业项目本身的品种搭配、高矮搭配,种养结合,使之具有科学性、立体性、生态性、常年性和艺术性;又要根据游客食、行、住、玩、购、健身等需求,搞好服务项目,服务设施的设计,使之具有综合性、配套性;同时,还要在空间上对这些项目进行合理的布局,使之既符合农业本身发展的规律性,又方便游客的游玩。
4、促销宣传系统化
观光农业项目一经确定,就应按照现代营销学的思想和方法,对它进行统一策划、系统营销,尤其促销宣传,是提高观光农业品牌知名度、争夺客源市场的关键所在,经营者一定要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利用好各种媒体和机会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宣传推广,就具体而言,主要利用好以下方式:(1)邀请媒体记者和旅行社来观光、体验;(2)通过各种风光片、摄影作品、广告片展示观光农业的情况;(3)制作图文并茂的宣传品、旅游指南、导游图、景点介绍等小册子;(4)利用农业的时令季节(如荔枝节、桃花节)和传统节日(如风筝节、赛龙舟、庙会)举办各种节日庆典;(5)旅游旺季到来前在目标市场上登播电视、广播、报纸等广告,散发宣传品;(6)利用互联网建立站点,刊登图文并茂的观光农业信息。
另外,还要根据顾客需求的变化,不断推出新颖的主题营销活动,以保证季节性游客的源源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