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隶属:09.生态循环农业&碳汇项目(第6/119篇)
- 养殖新政策:种养结合补贴多少钱?
- 浙江省现代生态循环农业整建制推进市、县(市、区)认定名单的通知
- 不容小觑的黑水虻环保养殖场,变废为宝,商业价值巨大!
- 黑水虻昆虫处置畜禽粪便制作有机肥料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19年生态循环农业项目申报指南(项目所在地必须是农业综合开发县)
- 广西金光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园正式揭牌:小蚯蚓尽显大生态循环威力!
- 牛粪养蚯蚓技术-怎样利用废弃牛粪养殖蚯蚓?
- 他家的“稻虾共作”,还养兔子干啥?
- 我国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基本难点,其赚钱运营模式有哪些?
- 农业农村部: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与种养结合农业
- 可行性研究:以菜养鸡,以鸡养菜的模式可行吗?
- “种植+养殖+加工”结合模式好!实际操作中有哪些重点和难点?
- 2020农业商机关键年!“生态循环农业”经典模式,全球都在用
- 果菌肥生态循环农业模式,果业大县产值新增10亿不是梦
- 生态循环农业五大模式,看看有哪些典型案例?
- 我国生态循环农业的主要模式,2021年生态循环农业推广着力点
- 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皖北这样打造“变废为宝”的扶贫产业
- 走进山东与甘肃的循环农业基地,看看是什么产业链与生态农业模式
- 生态循环农业政策倾斜力度将空前,其特点和发展重点有哪些?
- 桑园公社:桑基鱼塘的升级版,桑基立体农业的新模式!
- 2021年畜牧和畜禽粪污量大县有哪些?绿色种养循环农业实施方案包含哪些内容?
- 如何申报2021农村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案例?
-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2021年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技术指导意见
- 再生资源循环经济产业前景广阔,这些产业方向迎重大机遇!
- 国家抓紧编制2030年碳达峰行动和实施方案,整县试点推进屋顶光伏
- 将农业纳入碳交易市场是大势所趋,建议设立全国农业碳交易中心
- 中国农业银行:正式发布“十四五”规划,积极参与碳市场建设
- 江西促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出台这个文件影响你生活的方方面面!
- 江苏启动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扬州市推出“稻虾鸭”综合种养新模式
- 中国农业科学院:11个研究所组建农业农村碳达峰碳中和研究中心
- 国家“双碳政策”风口下,造纸龙头企业全力开发林地碳汇项目
- 碳汇林建设项目的可行性分析及盈利分析
- 宜昌建成40个生态循环农业示范点,上海启动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
- 农业绿色发展:农业农村如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
- 川渝农科院鱼菜共生技术受农企青睐,粮食产业园区设鱼稻共生基地
- 甘肃平凉市:生态循环农业走出新路子,招商引资优惠政策20条
- 生态循环农业:湖南探索打造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绥宁模式”
- 农业农村部:“十四五”期间拟订《农业农村减排固碳实施方案》
- 稻田生态循环农业:长春稻蟹种养面积达7.2万亩,宿州稻蟹每公斤卖到近200元
- 河南新野县与天津北辰区:实施循环农业,经济与环保双赢
- 《碳达峰行动方案》印发,推进农业农村减排固碳,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
- 广东启动农业对接RCEP成员国十大行动计划,海南循环农业发展结硕果
- 什么是低碳农业?天津市东丽区培育特色农产品产业链低碳农业
- 推动农业种养结合发展,农业农村部发布畜禽粪污利用计划和台账管理方法
- 双碳农业数字化,如何推动农业双碳战略与数字农业的有效融合?
- 拥有1亩林地即可申请林业碳汇证,如何获取林业碳汇证及碳汇造林项目备案?
- 农业农村部发文:未来四年建设一千家国家级生态农场,培育一批生态农业企业
- 《林草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5 年)》政策解读,2025年总产值达9万亿元
- 浙江公布首批林业固碳试点单位名单,广西启动千万亩林业碳汇开发项目
- 浙江庆元建设林业碳汇先行基地,安徽首单森林碳汇指数保险花落池州
- 宁夏建立全区林长制工作体系,湖南桃源启动森林资源网格化管理
- 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即将到来,提升森林草原湿地碳汇能力
- 浙江温州出台湿地城市实施方案,江西创建“湿地银行”试点实施方案
- 广西部署2022年林业碳汇工作,陕西宝鸡成功申报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
- 多地开展“互联网+植树”创新活动,市民可报名参与线下植树抚育活动
- 湖北荆州启动国土绿化和湿地保护三年行动,山东济宁启动荒山绿化三年行动计划
- 甘肃评估六大片区草原碳汇潜力,山西签订林业生态扶贫PPP项目碳汇开发协议
- 森林经营,事关国家“双碳”目标战略,附2022年国土绿化工作要求
- 广西:召开林业碳汇工作专题会议,拟扩大油茶种植规模及油茶林下经济
- 广西东兴发现古树新种,湖北咸丰百年古树成游客打卡点
- 森林生态科普解读:森林是碳库,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路径
- 促推低碳转型与绿色发展,福建武平发放绿色金融新产品“碳金卡”
- 福建将乐青绿开辟“碳库”新路,云南高质高效发展花卉产业
- 县区森林资源开发项目案例:林业碳汇项目可行性报告建议书
- 贵州发放首张林业碳票,农业碳票的制发流程介绍
- 福建:尤溪完成首个社会化碳汇造林项目,三明“三多模式”营造碳中和林
- 陕西平利县与福建将乐县创建生态司法碳汇教育实践基地
- 新余推进国储林PPP项目建设,安平开启种养循环农业新模式
- CCER项目:哪些项目可申报?如何准备及评估?开发流程怎样?
- 四川首个森林碳汇局挂牌成立,浙江林业碳汇中长期规划通过专家论证
- 福建将乐县探索碳汇造林新模式,安徽举行林业碳票首发及交易仪式
- 首个农业碳汇交易平台在福建厦门落地,首个森林碳汇局挂牌成立
- 江西吉安打造国储林建设新模式,陕西宁陕首宗林业碳汇项目成交
- 《农业农村减排固碳实施方案》印发:涉及6项重点任务与10项重大行动
- 浙江常山探索油茶碳汇价值开发,山西太原开展碳达峰碳中和调研
- 首届全国林草碳汇高峰论坛主题:发挥林草碳汇优势,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 福建将乐县启动FSC竹林认证,浙江安吉县竹林变“碳库金库”
- 粤港澳第3届自然教育季正式启动,福建清流县开启碳中和示范林建设
- 四川泸州推进林业碳汇项目开发建设,安徽召开林业项目市场化推介会
- 四川洪雅探索林业碳汇交易,云南举办首届竹资源创新交流会
- 四川绵阳:启动林业碳汇项目开发工作,坚持山村造林兴业富民
- 广东潮州召开林业碳汇培训会,湖南桂阳打造美丽乡村示范带
- 全国各省市林业碳汇政策汇总:森林碳汇项目开发规划发展
-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累计向100个项目发放碳减排贷款117.8亿元
- 浙江农林大学成立碳中和学院,贵州首张竹林碳票发行
- 福建将乐打造森林康养新业态,浙江龙游竹林经营碳汇项目预交易落地
- 广东东莞:打造林业生态惠民“新宠”,自然教育有声有色!
- 浙江签订首单竹林碳汇价格指数保险,农行发放一笔林业碳汇收益权质押贷款
- 宁夏西华山:探索生态保护新途径的草原自然公园试点建设经验
- 谋求新型农业绿色低碳发展,天津启动低碳计量示范项目
- 广西林业碳计量研究中心揭牌,浙江发放2951亩首批林地碳汇权证
- 农发行总行:新一代信贷管理系统上线,披露2022年第3季度碳减排贷款信息
- 上海持续开展林业碳汇调查,广西高峰林场推进林下经济发展显成效
- 陕西咸阳成为全国林业碳汇试点城市,安徽首个林业碳汇开发基地揭牌
- 国家发改委:大力推动低碳零碳负碳项目与绿色产业示范基地建设
- 广州市着力林改打造“碳汇宝库”,湖北宣判首例碳汇补偿民事诉讼案
- 零碳村镇项目:中国零碳村镇促进项目启动,打造黄河岸边“零碳村庄”
- 何谓气候智慧型农业?各国如何应对?附中国的相关项目案例
- 宝兴县设立生态产品价值转换促进局,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方式
- 湖南石门县开展生态教育进校园活动,湖北宜昌加快林业特色产业发展
- 毕节市已在贵州省发行4张林业碳票,这个矿山公园曾是铁矿露天开采场
- 林业碳汇:云南举办专题讲座,浙江发布10大树种,菏泽开发首个基地
- 江西开发CCER林业碳汇试点项目,湖南株洲斩获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
- 海南发布首个茶叶碳标签,山东东营落地首笔湿地碳汇价值综合保险
- 浙江探寻“不动产生态价值”实现路径,深圳发布红树林保护项目碳汇方法学
- 加大扶持,编制实施方案,2023年建设1600个秸秆综合利用展示基地
- 2023年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启动,多地落实精细化管理
- 水稻上山质疑不断,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负责人出面解读
- 山西出台农业农村减排固碳实施方案,吉林印发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
- 广西力争2025年设施农业总产值超3千亿元,辽宁推进绿色低碳农业高效发展
- 森林康养基地项目开发的规划要点、实践探索及实践案例
- 将乐县“零碳镛行”平台正式上线,包头印发林业碳汇建设工作实施方案
- 如何做好低碳农业的科普宣传及展示?科普宣传语有哪些?
- 安庆庆林业碳汇项目开发潜力评估价值:33亿-375亿元
- 2017-2020年: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全部用于生态循环农业项目扶持
- 生态循环农业模式设计需要因地制宜!
- 2017中国循环农业论坛:专家评说生态循环农业
- 项目设计案例:生态循环农业综合养分管理计划
- 生态农业9大经营模式!与循环农业有何区别?
蚯蚓是地球上最古老的生物之一,主要生活在泥土中。蚯蚓及其粪便数亿年来一直是土壤的“原配”。但近几十年来,工业化产品如化肥、农药的使用,使土壤里的蚯蚓和蚯蚓粪便大幅减少,导致土壤酸化、板结等现象发生,影响了土壤健康。而养殖蚯蚓、施用蚯蚓粪便能有效促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修复土壤生态系统,提升农产品品质。这也呼唤着蚯蚓和蚯蚓粪回归土地,更呼唤着蚯蚓相关产业的发展壮大。
广西金光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园正式揭牌
2019年3月18日上午,广西金光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园揭牌暨广西蚯蚓产业科技园开园仪式在金光农场团结分场隆重举行,来自区工商联、西乡塘区、坛洛镇有关领导以及产业相关专家、嘉宾、主流媒体等100多人共同见证了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
广西金光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园是由广西农垦金光农场有限公司总体策划,广西颜合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配合实施并运营的生态循环农业示范项目。项目于2017年4月12日在南宁市西乡塘区发改委立项备案,是在全国、全省各地、各级政府积极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大力提倡环境保护,大力支持绿色有机生态农业发展,尤其是当前各地缺少城市生活垃圾农业废弃物生态处理手段,缺乏绿色有机生态农业领军企业的环境下提出的。项目专注以蚯蚓生态养殖为基础,构建畜禽养殖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农业生态循环新模式;通过“产、学、研”有效结合,延伸研发蚯蚓深加工系列产品,形成生产、科技、经营于一体的运营综合体。项目核心内容在于建立一个技术水平领先、经济效益显著、社会效益明显、生态效益良好的绿色、有机生态农业产业示范基地,为在全区范围内推广生态循环农业产业化提供一个值得借鉴的蓝本。
本项目是一个以蚯蚓养殖加工为先导、以生态立体种养为核心、以先进的生产技术为动力、以高效的集中管理为基础、以多种项目协同运作为支撑的经营结构。利用金光农场公司的农业废弃物及部分城市生活垃圾等有机废弃物养殖蚯蚓,蚓粪用以蔬菜种植的有机肥料、蚯蚓用作养殖的高蛋白饲料,构建“蚯蚓+生态循环应用”模式。再结合先进的生物、物理防治技术,配以合理的农作物套种及现代化的农产品加工,形成一个成本低、效益高、品质优的农业生态循环生产模式,带动一批南宁周边地区的中小型绿色、有机农业企业,带领农民建设以环保、绿色、有机为标准,以品牌战略为起点,以环境保护为中心的环保农业体系,最终达到促进环保建设、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提高农业废弃物及广西城市生活垃圾生态处理手段及农业产品在国内、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丰富人民群众的餐桌,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的饮食质量,带领农民增产增收的目的。
小蚯蚓尽显大生态循环威力!
修复土壤生态系统: “蚯蚓粪就像是更自然的那种”
“接下来准备多用蚯蚓粪。”在海棠湾种哈密瓜的吴坤发对比了施用蚯蚓粪和不施用蚯蚓粪长成的哈密瓜后,马上就做了这个决定。
“用蚯蚓粪的哈密瓜,叶片深绿、厚实,根系更粗壮、发达。在同等管理的条件下,瓜的脆度和甜度都更高。”吴坤发介绍,比起用其他的农家肥,蚯蚓粪肥效比较长,属于缓释那一类,让他的哈密瓜植株长得更加稳健、旺盛,果实品质更高。“比起羊粪、鸡粪等其他有机肥,蚯蚓粪就像是更自然的那种,”吴坤发说。
同样对蚯蚓粪效果惊奇不已的,还有在万宁种槟榔的农户陈忠毅。深受槟榔黄化病之苦的陈忠毅,在海南省土肥总站的大力推广下,2018年11月在一些槟榔上施用了蚯蚓粪。一个月后,槟榔叶片开始转绿;三个月左右,就在施了蚯蚓粪的地里,槟榔树的根长出了白白的嫩芽,让他开心不已,“以前的根都是黑的”他说,现在施用了蚯蚓粪的槟榔长势都很好。
蚯蚓粪为什么有这些功效?蚯蚓专家介绍,土壤里同样有一个世界,有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有各种生物和微生物。当这个生态系统健康、平衡时,土壤疏松、透水透气,适合作物生长。当工业化的产品化肥、农药介入后,土壤的生态平衡便会不同程度受到破坏。蚯蚓作为土壤中的“原住民”,是土壤生态系统里的重要元素。“蚯蚓及其粪便含有植物所需的生长素,促进作物生长。它还携带大量的有机质、菌群,能帮土壤重建生态系统,也能让作物更健康地生长”。
促进农业废弃物利用:蚯蚓吃的是有机垃圾,产出的是珍贵肥料
在海棠湾明鑫苑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蚯蚓养殖基地,工作人员陈红多和他的同事在蚯蚓养殖床边静静翻着蚯蚓饲料。“这批饲料就是猪粪、滤泥。大概5天翻动一下,翻完了再给蚯蚓投放新的饲料,5天后再翻,再放,大概20天到一个月就可以起一次粪。”陈红多说,农作物的秸杆、畜禽粪便、污泥或者餐余垃圾等都可以成为蚯蚓的食物,蚯蚓是杂食动物,除了玻璃、塑料等无机物不吃,很多废物、垃圾都可以成为蚯蚓的食物。
眼前的养殖床上虽然是动物粪便,却闻不到一点臭味。甚至潮湿的厂房里,连苍蝇、蚊子都没有。为什么呢?据该企业负责人李黎明介绍,即使刚投放的动物粪便,也能很快消除臭味。因为蚯蚓在成长过程中每天吞食大量的畜禽粪便和泥土,迅速分解这些垃圾,形成粪便排出体外。而蚯蚓粪无臭、无毒、无污染,氮磷钾齐全,是很干净卫生的,所以没有苍蝇、蚊子。
海南省土肥总站站长王朝弼对蚯蚓粪的使用非常支持。他在接受三亚日报记者采访时介绍,与其他的有机肥相比,蚯蚓粪除了让土壤更加健康,另一个特殊的作用就是帮助减轻环境污染。比如令人头疼的秸杆、尾菜烂叶等农业面源污染,甚至餐余垃圾,处理起来耗费人力物力,处理不好就变成污染源。但如果把这些变成蚯蚓的食物,就能变废为宝。
2017年,海南省重大科技计划项目《海南农业面源污染减排技术研究与示范》立项。其子课题“畜禽粪便无害化利用及种养结合生态循环模式研究与示范”就把蚯蚓作为畜禽粪便无害化利用的主要研究对象。课题主持人、海南大学热带农林学院副教授赵洪伟介绍,蚯蚓可以使污泥、动物粪便中的重金属钝化,或富集在蚯蚓体内,排出相对健康的蚯蚓粪,也可促使其中的抗生素降解,从而起到减轻环境污染的作用。
三亚日报记者也看到,在《海棠区2019年秸杆综合利用和收集处置工作方案》里,减少秸杆焚烧避免环境污染的措施之一,就是将之粉碎、腐熟用于蚯蚓养殖。
产业发展不足:蚯蚓及其粪便回归土地亟须宣传推广
虽然蚯蚓相关领域的研究在国际上并不落后,但推广使用上却并不尽如人意。孙振钧坦言,蚯蚓粪在发达国家应用非常普遍,相关产业也比较壮大。业态比较完整、多元。“不止蚯蚓粪是宝,其实蚯蚓还可以加工成饲料、保健品等产品,对高血压、癌症等都有一定的预防和改善作用。”他介绍,发达国家也有很多小规模的农场、庄园,既养殖蚯蚓,又用蚯蚓粪作肥料种植植物,用蚯蚓作饲料养殖动物,再用植物腐殖物和动物粪便养殖蚯蚓。形成了生态循环农业的完整模式,成为农业观光的景点、科普教育的示范点。但在中国,蚯蚓研究的成果转化很低,人们对蚯蚓及其粪便对农业生产和整个环境的巨大作用认识还不够。
孙振钧的话也得到王朝弼的证实。据王朝弼介绍,海南省内蚯蚓粪月产量在30-50吨的蚯蚓养殖基地不足10家,主要在三亚、澄迈、定安。儋州有些农民在高校科研项目的带动下也在少量养殖蚯蚓。而理想的状态应该有一批月产量在100吨以上的企业来带动。种植户对养殖蚯蚓和施用蚯蚓粪肥的意识也远远不够。他希望未来有更多的农民或者专业合作社涉足这个领域,这对推动生态循环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土地质量,甚至保障食品安全方面都有助益。
“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明确提到,加大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力度,开展农业节肥节药行动,实现化肥农药使用量负增长。还要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推进畜禽粪污、秸杆、农用膜等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达到这些目标,我们可以把发展蚯蚓养殖、扩大蚯蚓粪使用作为重要抓手之一。只是目前这个产业发展太弱了。”王朝弼表示,接下来会通过开座谈会、现场观摩等方式进行宣传,让更多人了解、认识到养殖蚯蚓、使用蚯蚓粪的好处,从而促进整个蚯蚓产业在海南的发展。他也希望各级相关部门重视并投入资金支持,引导更多农户应用、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