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解读:中华民族二十四节气背后的文化时空密码

本文隶属:03.亲子农业开发专题(第30/182篇)

【摘要】在学前教育阶段开展节气教育,符合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贯穿于国民教育始终”的要求。“华夏三亲启蒙教育”的幼儿教育探索项目提出“亲情”、“亲自然”、“亲乡土”三大理念,并以此为指导,开发了自然开慧、经典诵读、行为养正、四季农耕、心灵手巧、礼乐艺养六大启蒙课程,引导孩子亲近自然,亲身体会时间变化给气候、动植物以及人带来的一系列影响。

保护和传承已经开始

北京民俗博物馆研究馆员李彩萍认为,二十四节气承载了多方面的知识体系,包括天文、历法、文学、民俗、农业、非遗等内容,其内涵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在当今城市化进程中,依托传统的公共文化空间,加强对传统文化资源的挖掘,并结合现代文化的因素,来传承传统文化并提升民众的文化素养和社区的形象,已成为社区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她列举了北京近年来在这方面的实践。2007年,北京东城区建国门街道恢复立春的文化活动,建国门地处京城东南方,明清两代举办打春活动,即春牛巡游,但从清朝末年到20世纪初,打春活动在京城消失,2007年立春首次恢复风车迎春、鞭打春牛等活动,连续举办至今。2010年惊蛰节气,北京东城区南锣鼓巷社区举办了惊蛰锣鼓节,依托于南锣鼓巷800年历史文化底蕴的四合院举办的惊蛰锣鼓节,覆盖7个社区…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在读博士生王瑾认为,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先民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识时令、气候,并以此来指导农业生产活动的知识体系。在学前教育阶段开展节气教育,符合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贯穿于国民教育始终”的要求,也为幼儿提供了接触、了解自然的机会。她举例说明,2014年8月,山西长治、山西永济、河南兰考3个试点开始了名为“华夏三亲启蒙教育”的幼儿教育探索项目,提出“亲情”、“亲自然”、“亲乡土”三大理念,并以此为指导,开发了自然开慧、经典诵读、行为养正、四季农耕、心灵手巧、礼乐艺养六大启蒙课程,引导孩子亲近自然,亲身体会时间变化给气候、动植物以及人带来的一系列影响。

东亚时间文化的秘密

“中国的发现:在星空中找到时间的意义,在天上发现中央与四方,带给中国一个原动力,就是寻找大地的中央……而五岳的确定,是从中央到四方……”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刘晓峰在论坛上为大家讲解了北斗七星和中国五岳等星辰山河在中国古人的时空概念中的特殊作用。他认为,节日风俗的变异是民俗学研究者经常面对的现象。不论在中国本土还是在东亚,在那些经过变异的节日风俗背后,大多依旧可以寻找到内在的原逻辑,寻找到这些风俗初始的文化启动点。在以中国文化为中心的东亚古代文化中,尽管许多具体的节日民俗事项因时代与地区的不同,逐渐发生流变甚至脱离原本的意义,但只要沿着这些变化的脉络回溯,人们总能看到那些最原始的文化系统在作用。这种形散而神聚的现象,背后依托的正是古代的时间观念体系以及寄托于这一体系中与之密切相连的思维框架。这才是东亚时间文化真正的秘密,是一直埋藏在最深处的、把整个东亚文化联系起来的文化本源。

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陈泳超认为,中国人的传统生活主要建基于农业社会,故对于时序节令分外倚重。所谓“节”,是将表面均衡的周期性时间(通常是一年)设定出若干个“点”(通常为一天)或“时段”(几天),以此来指导民众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国有悠久的地方书写传统,在各地方志中,最贴近民众日常生活的关目是“节序”,或曰“岁时”,正是一年中指导性的民众行事历。其中偏于人事活动的,一般称为“节日”;而偏于自然现象和生产活动的,则时常称作“占候”,两者或并列或先后出现,共同勾勒出一年中人们生活的基本面貌。“节气”是“节日”与“占候”两者共同使用的知识体系,节气是节序生活的一个重要支柱,因为它本身就是一套依据太阳周期变化的季节性坐标。

重新回归时间文化研究

2018中国·嘉兴二十四节气全国学术研讨会在南湖之滨举行,它也是2018中国·嘉兴端午民俗文化节的一项重要活动,来自北京、上海、江苏、广西、山西及港澳台的50余位专家学者出席此次研讨会,共同解读二十四节气背后的时空密码。

本次研讨会由中国民俗学会与嘉兴市节庆办联合主办,嘉兴市委宣传部、嘉兴市文化局、嘉兴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二十四节气研究中心、中国端午文化研究基地办公室承办,嘉兴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嘉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秀洲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协办。

嘉兴是中国民俗学会在端午文化研究方面设立的第一个研究基地。中国端午文化研究基地自成立以来,以研究嘉兴端午习俗为主线,在保护和弘扬包括端午习俗在内的民俗文化的生态性、多样性、独特性方面作了诸多有益的探索,为民俗文化参与现代化的建构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学术指引。嘉兴端午文化研究已形成了以中国民俗学会专家和本土学者为主的研究队伍。

今年是嘉兴市举办端午学术研讨会的第8年,今年的研讨会把主题重新回归到以节日节气为主的时间文化研究上来。二十四节气作为中国特有的时间知识体系,鲜明地体现了中华民族尊时守位、知常达变、开物成务、修齐治平的基本思想理念,2016年11月,“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也代表着二十四节气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进入了国际视野。

2017年12月1日至2018年4月30日,主办方面向海内外专家定向征稿和面向社会公开征稿,收到来自海内外的论文和调查报告62篇,经中国民俗学会组织专家评审,评出入选论文20篇,并出版了论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