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某县万亩农业科技园区总体规划

一、万亩农业科技园区总平面布局

园区总体规划形成“核心区-示范区-辐射区”三个层次的整体结构。
第一层次是核心区,选址XX县北部,规划土地面积10000亩。核心区分为园区管理与商业旅游服务中心、园区科技研发与展览区、高效生态特色农业实验基地、高效设施农业区、高新特色农业产业区、农产品物流与贸易区。核心区是农业科技园区建设重点。通过核心区的建设,集中研发先进科技和生产技术,建立生产标准、检验标准、物流服务、信息服务和品牌支撑等核心要求,向示范区和辐射区进行推广。
第二层次是示范区,规划土地面积100000亩。示范区作为核心区技术和标准的推广示范基地,根据核心区生产要求提供标准化农产品原料,并担负新品种、新技术、新设施的示范和生产作用,是农业科技成果的主要转化基地,同时也是带动农民参与农业科技园区发展、带动农民致富的主要区域。
第三层次是辐射区,辐射塔里木河下游、孔雀河上游区域。依托园区科技、物流和信息发展,选择合适地区建设农业龙头企业种养基地、示范村,着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合理调整农业生产空间布局和产业结构,促进农产品生产向优势产区集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严格保护基本农田,加强农田水利工程设施建设,支持荒碱地综合治理,有计划地对荒碱地进行开发治理及改造中低产田。

二、万亩农业科技园区功能

园区应具备农业科技集成示范平台、农业技术培训推广平台、现代农业要素集成载体四大功能。
农业科技集成示范平台:通过专家大院、科技特派员及与国内科研院所等平台,加强高新技术、新品种的研发和先进适用技术的引进、集成和成果展示推广,加强农业技术开发应用能力,针对地方特色和农业生产要求提高区域农业科技水平,从而带动塔里木河下游、孔雀河上游区域农业科技推广和应用,提高科技在农业发展中的贡献率。
现代农业要素集成载体: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水平的提升,增强农业科技硬软实力,加快了区域各种农业要素的流动组合,使园区积聚现代科技、资金、信息和人才,成为依托科技创新推动现代农业建设新模式,成为区域农业科技与生产、市场连接的纽带,成为不同类型农业科技创新发展的辐射源。
农业技术培训推广平台:重视农业技术培训推广平台建设,发展成为展示现代农业、现代农村、新型职业农民的窗口,让农民和干部切身感受到现代农业的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文明的乡规民约等文化与社会保障条件,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
特色农产品加工与环保农资企业基地:以特色农产品深加工与环保农资产业作为带动园区发展的重要因素,以棉花综合利用、特色果蔬产品深加工、特色牲畜产品深加工、干旱耐碱植物的深加工和以棉花及其它作物秸秆为主的饲料生产、生物肥料生产为重点,把科技创新和信息服务生产、加工和销售等各环节,重视龙头企业的孵化和培育壮大,成为特色农产品深加工与环保农资生产集聚地和辐射源。

三、万亩农业科技园区规划布局与建设方案

3.1核心区规划布局与建设方案
3.1.1核心区空间发展策略
根据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发展要求和现状用地条件,核心区空间发展策略为:区域结合、中心带动、组团模式、循环生态。
结合区域交通设施、乡镇规划布局等条件,合理布局核心区功能结构;建设园区展示、服务中心,带动核心区发展,也作为展示核心区风貌和科技创新的窗口;根据生产类型和环境要求的不同划分功能组团,保证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科技研发、旅游等不同功能既紧密联系、又不过分互相干扰,保证效能最大化;在空间布局中体现循环理念,结合地形和风力、阳光条件布局各主体功能,减少污染和能源消耗,加强废弃物循环利用、节能环保、水循环的应用;注重生态走廊保护,加强核心区整体生态环境的营造和保护,加强核心区与周边农业地区的生态对接;在建筑材料、道路铺设、土地使用、基础设施等各方面要使用节能环保材料,同时注重太阳能、生物质能源等可再生能源的使用。
3.1.2 核心区空间布局与建设方案
规划核心区强调南北拓展趋势,形成组团结构,形成了“一心五区”的规划结构。“一心”是指园区管理与商业旅游服务中心,“五区”分别为园区科技研发与展览区、高效生态特色农业试验区、高新特色农业产业区、高效设施农业区、农产品物流与贸易区。此外,核心区内还布置配套绿地、道路、基础设施等用地。

1、园区管理与商业旅游服务中心
园区管理与商业旅游服务中心设于核心区中部,规划建设园区管委会办公楼、办证中心、投资机构、财税机构、安保机构、商业及旅游服务中心等功能,该区规划用地面积140亩。其中包括:
园区管理区:规划用地100亩,主要安排园区管委会办公楼、办证中心、投资机构、财税机构、安保机构、其它园区各管理部门办公设施、企业办事机构等办公设施,还包括文化广场占地50亩;生态停车场30亩。各办公设施集中布局,有利于就近管理园区的相关事务,方便各项事务快捷办理。
商业及休闲旅游服务区:规划用地40亩,主要布置为园区对外服务和生活服务的酒店、餐饮、银行、小型百货商店、日常购物等,并布置旅游接待和旅游购物设施。

2、园区科技研发与展览区
园区科技研发与展览区规划位于核心区中部,规划建设专家大院、农业科技展示中心、农业科技公园等功能,该区规划用地面积220亩。其中包括:
专家大院:规划用地190亩,包括科研楼用地80亩、专家公寓用地30亩和科技公园80亩。科研楼用地重点布置棉花研究中心、林果研究中心、作物秸秆转化研究中心、生物肥料研究中心、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研究站、农业科技产业化转化实验中心、特色农产品研发中心及其相配套实验室等项目。专家公寓用地重点布置专家住宅、宿舍楼及其它生活配套服务设施等。在专家大院建设中应体现科技特派员、网上及远程科技服务、科技成果引进等内容,加强信息化、网络化等交流平台的建设。
农业科技展览中心:规划用地30亩,展示中心内主要体现展示农业科技和科技创新成果功能,规划建立以“三馆”为核心的展示培训体系。包括:园区科技展示馆,主要展示园区发展历程及重要事件、园区规划、重要科研成果及获奖项目、科研成果实际应用、园区主要产品等;现代农业科技应用及培训馆,主要展示农业科技技术、生物科技、国内外先进农业生产方式等内容,并针对农民定期举办农业科技培训、农业生态环保培训;生态循环及新能源展览馆,主要展示生态可持续发展和循环经济理念及其实际应用,太阳能、风能等洁净能源和新能源应用,园区内生态循环及新能源发展情况等内容。在农业科技展示培训中心围绕“三馆”规划培训会场、小型商贸洽谈会所、企业自建展示馆等若干处。中心定期举办短期的产品展销会、推介会、洽谈会、技术研讨会等,并和技术成果与产品展示有机地结合起来。

3、高效生态特色农业试验区
高效生态特色农业试验区位于核心区西侧,规划建设棉花育种试验基地、环保农资产业试验基地、特色林果业及干旱耐碱植物与牧草培育试验基地、特色牲畜繁育养殖基地等,该区规划用地面积1500亩。其中包括:
棉花育种试验基地:规划用地500亩,用于与中国科学院棉花所、教育部棉花工程中心、科技部棉花工程中心和新疆农业大学等科研机构开展小型机采棉及提高棉绒长度的棉花新品种、新栽培模式、测土配方施肥、双膜覆盖、精量播种、统防统治等方面的试验,建设棉花新品种试验田、标准化棉田、集成高产栽培技术田等工程。
环保农资产业试验基地:规划用地200亩,用于科研机构研制的利用牲畜粪便及其它废弃物、秸秆等生产的新型生物肥料、生物农药、植物高效液体肥料、有机生物复合肥料、有机无公害农药试验及沙化盐碱土壤污染防治与改良的试验,建设标准化试验基地。
特色林果业种质苗木培育试验基地:规划用地400亩,用于建设苗木种质培育、红枣和香梨良种苗木实验基地,种植技术集成,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集成等实验基地。依托新疆林业科学院和新疆农业大学等科研单位,立足研发绿色环保生态型红枣和香梨优良品种
干旱耐碱植物与牧草培育试验基地:规划用地200亩,用于甘草和罗布麻良种及牧草繁育,并配套相应节水灌溉设施。建设甘草和罗布麻良种智能化连栋生产温室繁育基地,用于甘草和罗布麻精准种植栽培技术的优良品种的繁育;建设野生甘草和罗布麻人工种植的大田繁育基地,用于野生甘草和罗布麻品种的繁育,栽植的各种苗木具有耐盐碱干旱贫瘠的特点,适应性强,广泛适应于各种恶劣地质环境;建设干旱耐碱植物繁育管理中心,主要用于甘草和罗布麻苗木繁育的日常种植管理、控制,甘草和罗布麻苗木的销售等。
特色牲畜繁育养殖基地:规划用地200亩,针对XX县地方特色牲畜品种—罗布羊和肉牛等,实施良种品牌开发工程。以制定牲畜良种繁育体系、牲畜遗传资源保护和良种推广指导为目标,在核心区建设一批高起点、规模大的畜禽原种场和扩繁场,并与示范区和辐射区大规模养殖、核心区内的特色牲畜产品深加工相结合,构建原种场、扩繁场、商品场相互配套的牲畜良种繁育体系。

4、高效设施农业区
高效设施农业区位于核心区北侧,规划用地800亩,建设智能温室2栋(主要功能:大棚育苗、品种研发、科技示范)、日光温室280栋(主要功能为大棚区试种,其中60栋含沼气池)。
根据生产规模及园区其他作物情况,规划设计日光温室配套沼气池,可选择单室单池或多室一池等不同模式,充分利用农作物秸杆等原料实现温室能源的绿色化。通过温室进行蔬菜育苗,作为园区的幼苗来源;智能温室的开放是对游客的一大吸引也是园区的一大卖点;针对某些高新技术品种的研发、试种以及对外展示,进一步充分发挥其科技示范教育的作用。
该区主要利用当地地域、气候特点,运用国内外先进实用的农学、园艺学、工程学等领域的高新科技成果,应用优质、高效生产技术、组织培养技术、工厂化育苗技术、蔬菜生产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水肥耦合技术、温室环境监测调控技术,生产适应市场反季节的蔬菜品种,建立科技含量高,具有科学研究、技术示范、推广和辐射功能的现代化温室蔬菜示范区。紧紧围绕设施农业,开展技术攻关和技术服务;进行育苗、培训和新技术、新品种以及绿色、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生产技术的示范与推广;积极探索设施农业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种植模式。

5、高新特色农业产业区
特色农产品加工产业区位于核心区南侧,规划建设棉花植物综合加工、特色畜禽产品深加工、特色果蔬产品深加工、环保农资生产产业区等功能,规划用地4600亩。其中包括:
棉花植物综合加工:规划用地1500亩,重点发展综合运用环境工程、生物工程和棉花秸秆营养平衡技术,利用棉花秸秆生物转化制备优良草饲饲料产业,培育孵化以棉籽油、棉酚、棉蛋白精深加工技术,油角、棉纤维等精深加工技术为主的棉籽纵深产品加工企业,拓展油角、油壳、棉籽糖等的生产加工。
特色牲畜产品深加工:规划用地800亩,重点发展以小包装分割肉加工技术、方便肉制品加工技术,引进肉制品加工生产线,生产风味独特、口感细腻的牛羊肉串、牛羊排串、牛羊杂碎串等一系列方便民族风味小吃;利用沉淀、浓缩、吸附、盐析、透析、结晶等方法,以牛羊脏器、肠衣黏膜为原料,生产肝素钠。扶持以动物脏器、血液、骨等精深加工技术为基础的牛羊等牲畜产品深加工(利用生物技术生产牛羊清真明胶)及配套产品加工企业。
干旱耐碱植物精深加工:规划用地800亩,主要用于干旱耐碱植物的精深加工,开展罗布麻茶精深加工、罗布麻加工,开展药用加工,提升高端医药产品加工技术科技含量,培育孵化以食品、添加剂、纺织和饲料的精深加工企业。
特色果蔬产品深加工:规划用地800亩,重点发展以果品和野生果品浓缩技术、果干加工技术、果品酒果品醋等功能性果品饮料加工技术、高品质果蔬脱水加工技术、果蔬标准化冷藏技术等为基础的果蔬保鲜加工、果蔬食品加工以及相关食品加工企业。
环保农资生产产业区:规划用地700亩,重点发展牲畜粪便及废弃物综合利用、滴灌带和残膜回收加工利用、抗土壤盐碱化肥料、抗沙化盐碱污染土壤改良肥料等及配套产品加工企业。

6、农产品物流与贸易区
农产品物流与贸易区位于核心区南侧,规划总面积1800亩,规划建设信息中心、检验检测中心、物流服务中心、冷链物流仓储中心、配送贸易市场等功能,主要包括:
信息中心:规划用地20亩,主要布置网络基站、食品生产监测管理、食品运输监测管理、食品销售反馈管理、农产品价格信息发布大厅、动物疫情测报站等设施,研发建设基于手机移动平台的网上营销服务体系。
检验检测中心:规划用地20亩,主要布置原料及农产品检测、食品安全检测等设施。中心是巴州技术检测系统的组成部分,主要负责农业科技园的农产品的常规检测和一些特殊检测。同时,充分利用检测设备与条件,可兼顾其他产业产品的常规检测。
物流服务中心:规划用地780亩,主要布置生鲜冷冻仓库、常温保鲜仓库、农产品仓库、物流管理及物流信息服务等设施及仓储仓库,主要为园区及本县生产的棉花、各类鲜食果蔬瓜、食品等产品冷藏保鲜外运等服务。
配送贸易市场:规划用地980亩,主要布置农产品批发贸易市场、食品批发市场、农资批发市场等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