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我国智慧农业发展的3大问题及13大支持政策

本文隶属:06.现代农业智慧农业(第9/209篇)

【摘要】中国农业想要现代化,就必须要依托智慧农业支撑。未来,国家将会在智慧农业获智慧农业产业化上给予更多的政策扶持物联网、大数据、空间信息、移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的在线监测、精准作业、数字化管理等方面得到不同程度应用。但我国当前高素质农业生产管理人员匮乏,导致智慧农业的农村初创者和支持者较少,智慧农业建设发展的内生动力严重不足,且在我国农村本土化发展缓慢。

解读:我国智慧农业发展的3大问题及13大支持政策

近5年,智慧农业成为现代化农业进程中重要方式。中国农业想要现代化,就必须要依托智慧农业支撑。未来,国家将会在智慧农业获智慧农业产业化上给予更多的政策及扶持。

我国智慧农业发展的3大问题

69农业规划小编总结出了如下我国智慧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高素质农业生产管理人才匮乏,职业农民教育系统还未建立

当前我国农村高素质人力资本流失严重,留守农民的年龄、文化、性别结构不协调,年龄偏高、文化水平普遍较低且以女性为主,对互联网信息技术了解应用较少,现代化农业生产意识比较淡薄。

并且我国当前职业农民教育体系还未建立,新型农民培养机构少,培养过程走马观花,使我国现代职业农民难以培育,高素质农业生产管理人员匮乏,导致智慧农业的农村初创者和支持者较少,智慧农业建设发展的内生动力严重不足,且在我国农村本土化发展缓慢。

因此,高素质农业生产管理人才匮乏已成为困扰我国智慧农业发展的重大难题,亟需建立新型职业农民教育系统。

2、智慧农业科研体系不健全,农业科技推广能力不足

由于我国政府和社会对其培育支持力度不够,我国当前农业科研体系仍不健全、科研成果转化生产力能力不足,导致我国农业科研进度缓慢且难以应用于智慧农业建设发展之中。

首先,我国还未建立顶层系统化组织全国农业科研体系的组织部门,众多农业科研机构未成统一体系,没有明确的科研分工、合作指导以及沟通渠道,众多科研机构的小型科研课题重复,突破性的大型科研课题难以系统化合作完成。

其次,由于我国农业科研机构缺少统一指导和支持,科研成果应用推广力度不够,使我国当前许多农业科技系统运行的标准参数难以根据大规模生产数据确定,许多科研成果缺乏应用检验,导致一些智慧农业科研成果体系精准度不够,运行波动过于频繁。

3、智慧农业基础设施落后,机械设备现代化程度低

我国当前大部分地区的农业基础设施仍旧落后,大型现代化农机设备较少。

主要表现为,我国当前大多农田道路都毁损严重,狭窄且坑洼不平,雨雪天气时泥泞不堪,甚至出现无法通车现象。

多数牲畜禽舍的基础设施仅限于照明和取暖,其他现代化养殖设备几乎没有;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农业灌溉设施仅是简陋的水道沟渠,只能采用传统的大水漫灌形式,喷灌和滴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所需的运输管道仅在部分地区建成使用,导致农业用水浪费严重,农田土壤板结、养分流失。

另外,由于我国农机设备的市场投放量较少、价格过高,且政府农机补贴较少,使我国分散经营的小微型农业生产者无力购买,许多现代化农机无法走进农田。

我国智慧农业发展的政策支持

下面,69农业规划小编对近5年来智慧农业相关政策进行一个汇总并解读。

2020年5月6日,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发布《“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试点工作方案》,计划在一百个县开展“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试点。

《“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试点工作方案》

从《“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试点工作方案》的核心目标和试点县工作内容来看,该文件的核心目的是定位于“百县精品”,重点突出各县的农产品优势,通过引入市场化的手段帮助地方政府解决农业产区产业化程度不足、大品种无优势、供应链配套不足、市场品牌运营、销售资源、人才资源匮乏等痛点问题。

《“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试点工作方案》指出,在各地方县城构建“百县精品”的过程中,共有五大关键环节需要注意。一是产业特色鲜明;二是基本设施完善;三是充分利用现有的工程项目;四是打通信息链节点;五是保证各部门之间的联动性。

《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规划(2019-2025年)》

《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规划(2019-2025年)》的重点任务主要有三个,一是农业数据的收集和应用;二是农业养殖种植过程中的智能设备;三是智能平台的构建。

农业数据包括农业自然资源、重要农业种质资源、农村集体资产、农村宅基地、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五类大数据。农业智能设备包括全产业链监测预警、动植物生理体征智能感知与识别关键设备、动植物生理生态过程模拟设备、智能农机装备等。智能平台包括国家农业农村云平台、国家农业农村大数据平台、国家农业农村政务信息系统。

《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

在国家颁布的《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中,涉及到智慧农业的相关任务主要分为3个部分,一是网络设施的完善,以此来加快数据的收集和应用;二是基础设施如运输、加工的智能化建设;三是充分利用智能生长监测设备来构建智能农(牧)场。

从上述政策解读来看,智慧农业关键技术创新研究将是未来研究核心。创新开发集多功能一体的国产传感器,实现实时、动态、连续的信息感知,并强化传感器的采集精确度和抗干扰性。形成包括物联网标准、智慧硬件(传感器、农业机器人等)的统一开发技术标准,优化数据传输方式,既保证效率,又确保稳定和安全。目前研究集中在数据的采集过程,而对数据处理、挖掘研究较少,大力发展云计算、大数据技术,数据融合、数据存储、数据挖掘等数据处理方法将是研究的重点;如何实现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的深度融合,并在生产中开发集大田种植、设施园艺、畜禽水产养殖物联网一体的技术平台是推动智慧农业发展的关键。智慧大田中的技术将是突破的重点,地块尺度的农田大数据库建设将是今后智慧农业数据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其中天地空一体化的遥感数据获取体系将是重要的技术手段;农产品物流、农业电子商务等其他生产过程之外的技术手段探讨也是要加强的领域。

《关于开展信息进村入户试点工作的通知》

时间:2014年4月10日

农业部发布《关于开展信息进村入户试点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我国已进入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的新时期,信息化已经成为衡量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加快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用信息流引领技术流、资金流、人才流向农业农村汇集,让农业农村经济搭上信息化快车,对于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通知》指出,以12316服务基础为依托,以村级信息服务能力建设为着力点,以满足农民生产生活信息需求为落脚点,切实提高农民信息获取能力、增收致富能力、社会参与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

同时,积极推动12316服务标准化改造,加大涉农部门信息资源和服务资源整合力度,加快12316与基层农业服务体系融合,为农技推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农机作业调度、动植物疫病防控、测土配方施肥、农村“三资”管理、政策法律咨询等业务体系提供服务农民的信息通道、沟通手段和管理平台。

这是智慧农业发展的群众基础,没有信息入户,智慧农业在农村“根基不稳”。

《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

解读:我国智慧农业发展的3大问题及13大支持政策

时间:2015年7月4日

国务院印发《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这是推动互联网由消费领域向生产领域拓展,加速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增强各行业创新能力,构筑经济社会发展新优势和新动能的重要举措。

《意见》指出到2025年,网络化、智能化、服务化、协同化的“互联网+”产业生态体系基本完善,“互联网+”新经济形态初步形成,“互联网+”成为经济社会创新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

在智慧农业和现代化农业上3个层面:

1、发展精准化生产方式。推广成熟可复制的农业物联网应用模式。在基础较好的领域和地区,普及基于环境感知、实时监测、自动控制的网络化农业环境监测系统。在大宗农产品规模生产区域,构建天地一体的农业物联网测控体系,实施智能节水灌溉、测土配方施肥、2、农机定位耕种等精准化作业。在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基地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基地,推动饲料精准投放、疾病自动诊断、废弃物自动回收等智能设备的应用普及和互联互通。

支持互联网企业与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合作,综合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建立农业信息监测体系,为灾害预警、耕地质量监测、重大动植物疫情防控、市场波动预测、经营科学决策等提供服务。

3、完善农副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充分利用现有互联网资源,构建农副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公共服务平台,推进制度标准建设,建立产地准出与市场准入衔接机制。支持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利用互联网技术,对生产经营过程进行精细化信息化管理,加快推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二维码、无线射频识别等信息技术在生产加工和流通销售各环节的推广应用,强化上下游追溯体系对接和信息互通共享,不断扩大追溯体系覆盖面,实现农副产品“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可追溯,保障“舌尖上的安全”。

这是国家对智慧农业的顶层设计,影响智慧农业30年。

农业部《关于开展农民手机应用技能培训提升信息化能力的通知》

时间:2015年11月4日

农业部《关于开展农民手机应用技能培训提升信息化能力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通知》指出,力争用3年左右时间大幅提升农民信息供给能力、传输能力、获取能力,使农民应用信息技术的基础设施设备进一步完善,农民利用计算机和手机提供生产信息、获取市场信息、开展网络营销、进行在线支付、实现智能生产、实行远程管理等能力明显增强,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等环节的手机应用模式普遍推广。

此政策为智慧农业的推广和落地培育了大批的粉丝,并为智慧农业纵深发展提供了条件。

农业部《关于推进农业农村大数据发展的实施意见》

时间:2015年12月31日

农业部发布《关于推进农业农村大数据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到2018年基本完成数据的共用共享,2020年实现政府数据集向社会开放,2025年建成全球农业数据调查分析系统。

《意见》到2020年底前,逐步实现农业部和省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数据集向社会开放,实现农业农村历史资料的数据化、数据采集的自动化、数据使用的智能化、数据共享的便捷化。

《意见》还明确了农业农村大数据发展和应用的五大基础性工作和十一个重点领域,包括夯实国家农业数据中心建设、推进数据共享开放、发挥各类数据的功能;突出支撑农业生产智能化、实施农业资源环境精准监测等11个重点领域。

大数据是智慧农业的眼睛,不发展大数据,智慧农业可能是盲人摸象!

《“互联网+”现代农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

时间:2016年5月12日

农业部、发改委等八部门近日联合印发了《“互联网+”现代农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按照《方案》要求,实现“互联网+”现代农业要紧紧围绕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标任务,坚持需求导向、创新驱动、强化应用、引领发展的推进策略,着力推动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各环节和农村经济社会各领域的深度融合,推进农业在线化和数据化,大力发展智慧农业,强化体制机制创新,全面提高农业信息化水。

《方案》提出了11项主要任务,在经营方面,重点推进农业电子商务;在管理方面,重点推进以大数据为核心的数据资源共享开放、支撑决策,着力点在互联网技术运用,全面提升政务信息能力和水平;在服务方面,重点强调以互联网运用推进涉农信息综合服务,加快推进信息进村入户。

智慧农业已经全面进入实践阶段,智慧农业+产业化发展程度更加明显。

农业部印发《十三五”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规划

时间:2016年9月2日

农业部印发《十三五”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提出,“十三五”期间,把信息化作为农业现代化的制高点,以建设智慧农业为目标,着力加强农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提升农业信息技术创新应用能力,着力完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加快推进农业生产智能化、经营网络化、管理数据化、服务在线化,全面提高农业农村信息化水平,让广大农民群众在分享信息化发展成果上有更多获得感,为农业现代化取得明显进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大动力。

同时,《规划》还指出,“十三五”期间生产信息化迈出坚实步伐。物联网、大数据、空间信息、移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的在线监测、精准作业、数字化管理等方面得到不同程度应用。在大田种植上,遥感监测、病虫害远程诊断、水稻智能催芽、农机精准作业等开始大面积应用。

设施农业上,温室环境自动监测与控制、水肥药智能管理等加快推广应用。在畜禽养殖上,精准饲喂、发情监测、自动挤奶等在规模养殖场实现广泛应用。

水产养殖上,水体监控、饵料自动投喂等快速集成应用。国家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智能农业项目和农业物联网区域试验工程深入实施,在全国范围内总结推广了426项节本增效农业物联网软硬件产品、技术和模式。

此政策提到设施农业,这其实是智慧农业的升级版和落地版,或者说设施农业是智慧农业的变现模式。

国务院《关于印发全国农业现代化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

时间:2016年10月10日

国务院发布《关于印发全国农业现代化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指出,到2020年,全国农业现代化取得明显进展,国家粮食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农产品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显著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农民生活达到全面小康水平,美丽宜居乡村建设迈上新台阶。

同时,《规划》着重指出,推进信息化与农业深度融合。加快实施“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加强物联网、智能装备的推广应用,推进信息进村入户,提升农民手机应用技能,力争到2020年农业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应用比例达到17%、农村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2%、信息进村入户村级信息服务站覆盖率达到80%。建设全球农业数据调查分析系统,定期发布重要农产品供需信息,基本建成集数据监测、分析、发布和服务于一体的国家数据云平台。加强农业遥感基础设施建设,建立重要农业资源台账制度。健全农村固定观察点调查体系。

此政策强调农业物联网技术的运用,为农业物联网发展很难提供导向作用。

数字农业建设试点总体方案(2017~2020年)》

时间:2017年1月2日

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7年数字农业建设试点项目前期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通知》指出,2017年,重点开展大田种植、设施园艺、畜禽养殖、水产养殖4类数字农业建设试点项目,结合产业类型,支持精准作业、精准控制设施设备、管理服务平台等内容建设。

同时,依据我国《数字农业建设试点总体方案(2017~2020年)》和农业部相关规定,2018年重点建设大田种植、园艺作物、畜禽养殖、水产养殖4类数字农业建设试点项目。目前项目补贴申报已经开始,截止时间为10月25日。

中央对符合条件的项目予以补助,每个试点项目总投资应在3500万元以上。

数字农业是智慧农业的心脏,数字农业推动智慧农业向前!向前!向前!

《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发展规划(2018-2025年)》

时间:2018年2月2日

科技部、农业部、水利部、国家林业局、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银行共同制定了《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发展规划(2018-2025年)》(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到2020年,构建以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为引领,以省级农业科技园区为基础的层次分明、功能互补、特色鲜明、创新发展的农业科技园区体系。到2025年,把园区建设成为农业科技成果培育与转移转化的创新高地,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及其服务业集聚的核心载体,农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阵地,产城镇村融合发展与农村综合改革的示范典型。

同时,《规划》还指出:打造科技创业苗圃、企业孵化器、星创天地、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等“双创”载体,培育一批技术水平高、成长潜力大的科技型企业,实现标准化生产、区域化布局、品牌化经营和高值化发展,形成一批带动性强、特色鲜明的农业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农业科技园是智慧农业的试验地,智慧农业要成功,必要找到农业科技园。

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

时间:2018年2月4日

国务院《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行了全面部署。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

《意见》指出,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扶持小农户发展生态农业、设施农业、体验农业定制农业,提高产品档次和附加值,拓展增收空间。改善小农户生产设施条件,提升小农户抗风险能力。

此政策表明:服务三农,才是智慧农业的根本出路,也是智慧农业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