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水系统是城市湿地公园构成的一个基础要素,在城市湿地公园中,水质又是决定水系统功能的关键因素。对于燕尾新城湿地公园的水质控制,应着中在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即:(1)流经湿地的上游河流来水的水质控制;(2)湿地公园汇水区范围内的水质控制和自然净化;(3)通过在湿地公园中增加人工湿地等水质净化项目或设施对水质进行调节和控制。——旅游规划项目优秀案例点评(69农业规划网小编整理):
项目类别:绿地系统规划;项目规模:274公顷;项目地点:江苏连云港燕尾港。
经济技术指标:1.总用地面积:274ha;2.建构筑物占地面积:132303平米;3.道路用地:297119平米;4.广场用地:183389平米;5.水域:75ha;6.绿化面积:135ha;7.绿化率:49%
设计感悟:
1、生态保育
1)从区域保护的角度出发,为湿地公园所处的大生态环境制定保护计划;
2)对湿地植被进行生态恢复,以本地化物种为主,完善湿地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为生物提供多样化的栖息环境,并营造出丰富的景观类型;
3)通过建立人工湿地对水质进行净化处理,以达到维持湿地水环境健康的目的;
4)采用生态优先、最小干预的原则,尽量减少人为建设对湿地环境的扰动,维护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5)采用合理的方式限制游人数量,将其控制在湿地公园可承载的环境容量之内,避免游人过多对湿地系统的负面影响;
6)引入科学研究及监测部门,对湿地的生态环境质量和湿地生态恢复工程进行实时的监控和引导,维护湿地生态系统的健康稳定。
2.文化、教育与游憩
1)突出湿地公园的特色主题,以湿地生态环境为基地,延续地方历史文化和乡土景观特色,建立各种类型的游憩体验活动,兼顾各个消费群体的游憩需求;
2)在不干扰湿地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前提下,使游人能够最近距离的感受自然,体验自然;
3)重视湿地公园的环境教育功能,通过科普中心和环境解说设施,普及湿地知识,提高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
4)设立完善的游憩体验网络,并针对不同主题和交通方式设立不同的游线,让游人全面地体现湿地公园的自然和人文景观。
1总平面图
2鸟瞰图
3概念1
4概念2
5概念3
6规划结构1
7规划结构2
8局部断面
9局部断面2
10局部效果1
11局部效果2
12局部效果3
13局部效果4
14局部效果5
15局部效果6
16局部效果7
设计说明:
该湿地公园项目位于江苏连云港灌云县,占地274公顷。项目主体以湿地恢复为宗旨,结合新城开发、住宅、商业等多功能为一体的景观综合体。
1.燕尾新城湿地公园作为重要的城市公共空间,承载着众多功能。
一个整体的景观框架,三个各具特色的廊道,八个功能明确的区域
对全区域的功能特色做定义,将各区域串联起来,呈现生态的、活力的,具备文化内涵的城市游憩性湿地公园。
2.一个整体的景观框架
对规划进行梳理,亦如行文中“起、承、转、合、开”,注重分区特色同时强调整体性,从景观层面、人文层面、色彩层面、商业层面对湿地公园进行把控。
3.三个各具特色的廊道
廊道呈现了三个重要的道路空间-环湖运动步道、人文体验廊道、空中漫游廊道
4.八个功能明确的区域
八个特色景观区域,各分区主题明确,独具特色,形成功能的互补和对接。包含:湿地修复示范区(润州园)、湿地展示区(灌云园)、管理服务区、湿地观光旅游区(福胜园)、湿地外围缓冲区(百草园)、文化水街(文化水廊)、高密度住区、低密度住区。
5.湿地公园区交通规划
1).陆上交通:可分为三个等级,包括公园一级园路、二级园路和三级园路。结合已有的路网进行升级改造,一方面减少了工程建设对湿地的影响,另一方面保留了地方乡土记忆,最终形成人车分流、体系健全的游览交通体系。
2).水上交通:通过梳理水系、改善水质,建立起水上交通游线。规划利用传统的人力木舟,作为水上交通工具联系滨水主要景点,游人在感受润州园湿地景观的同时,还可穿梭于小桥流水中。
6.入口规划:为了便于湿地公园的管理,规划公园主入口暂定设在南侧,作为湿地风景区的主要接待型入口设置。同时,在湿地公园的北、东南、西侧分别设立次入口,满足不同方向人流进入的需求。在入口处,根据入口级别,设立不同规模的停车场,并提供电瓶车、自行车等,供游人换乘。
7.停车场规划:为了方便景区外部游客和内部工作人缘出行停车问题,在景点的人流量大的地方设置了四处停车场。
8.水系规划:水系统是城市湿地公园构成的一个基础要素,在城市湿地公园中,水质又是决定水系统功能的关键因素。对于燕尾新城湿地公园的水质控制,应着中在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即:(1)流经湿地的上游河流来水的水质控制;(2)湿地公园汇水区范围内的水质控制和自然净化;(3)通过在湿地公园中增加人工湿地等水质净化项目或设施对水质进行调节和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