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隶属:13.湖北现代农业规划(第4/17篇)
- 湖北十堰市现代农业发展“十三五”规划节选3:规划发展重点
- 黄冈市十三五规划之农业产业化及大别山生态保护建设重点项目
- 湖北有哪些优秀的休闲农业项目?附2017年湖北省休闲农业示范名单
- 湖北省“十三五”产业精准扶贫规划
- 湖北江陵县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划定工作实施方案
- 湖北省农业厅等3部门联合公布的首批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名单
- 自然资源部明确12大任务加强村庄规划,湖北省全面启动村庄规划编制
- 湖北省有多少家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与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
- 湖北省:发布9大重点农业产业链实施方案,部署农业抗灾救灾工作
- 湖北省:公布2021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推进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
- 湖北省:培育特色产业,壮大龙头农企,树立区域品牌
- 2021年湖北省取得了哪些“三农”振兴成就?2022年有哪些新行动?
- 《湖北十三五规划》农业篇:加快农业现代化与美丽乡村建设步伐
- 湖北省休闲农业旅游区域布局规划(2013—2020)
- 湖北省畜牧业五大产业带区域布局与基地建设规划
- 湖北省乡村旅游发展规划:武汉八大区带格局
- 湖北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主要任务,保障措施,责任部门
3.6 特色蔬菜
3.6.1 建设任务
加强特色蔬菜规模基地建设,实现特色蔬菜种植品种多元化;加大特色蔬菜深加工产品开发力度,提高产业化经营水平。到2019年,全省蔬菜基地面积稳定在800万亩以上,年播种面积稳定在2000万亩左右,总产达到4200万吨,年产值1300亿元以上,蔬菜出口创汇超过12亿美元,蔬菜对农民人均纯收入贡献达到1200元,蔬菜质量安全合格率98%以上。全力实施设施蔬菜产业发展“5515工程”,即到2019年全省建设500万个设施蔬菜大棚,基地面积达到240万亩,设施蔬菜产值达500亿元,产量超1000万吨,为农民人均纯收入贡献500元。以长阳、五峰、秭归、兴山、利川、巴东、恩施、咸丰、来凤、鹤峰、宣恩、建始、保康、南漳、房县、竹溪、神农架林区17个高山蔬菜主产县(市、区)为重点,建立160万亩稳定的高山蔬菜核心基地。在恩施、建始、咸丰、巴东、利川、鹤峰、五峰、长阳、秭归、竹山、竹溪、保康等12个魔芋主产县(市),建立60万亩高标准魔芋生产基地。
在大别山片区重点支持麻城、团风、红安、蕲春、孝昌等县市发展蔬菜产业,致力于建设武汉城市圈“菜篮子”。发展蔬菜基地100万亩,提升蔬菜深加工能力,组建大自然蔬菜深加工集群,壮大龙头企业,辐射带动235个贫困村28500户贫困户。
在秦巴山片区重点支持郧阳区、张湾区蔬菜基地建设,覆盖28个乡镇的180多个村7万多农户,带动5万多贫困户增收脱贫。
在武陵山区重点支持魔芋产业发展。以40个乡镇为重点,整体布局为东部、西北部、西南部三大基地板块。覆盖农户35万户97.3万人,带动贫困户28万户77.9万人。东部板块主要分布于建始县(官店、景阳、花坪、红岩、高坪、茅田、龙坪等乡镇)、巴东县(金果坪、清太坪、水步垭、野三关、绿葱坡、大支坪等乡镇)、鹤峰县(邬阳、下坪、燕子、走马、太平等乡镇)、恩施市(红土、沙地、新塘、崔坝、三岔等乡镇)宣恩县(长潭河镇)、长阳县(贺家坪镇、榔坪镇、资丘镇、都镇湾镇、渔峡口镇、鸭子口乡、大堰乡、高家堰镇、磨市镇、火烧坪乡)的33个乡镇。西北部板块主要分布于恩施市(太阳河、屯堡、白果等乡镇)、利川市(团堡、柏杨、凉雾、汪营、忠路、文斗、沙溪等乡镇)、咸丰县(活龙坪乡)等11个乡镇。西南部板块主要分布于宣恩县(沙道沟、晓关等乡镇)、来凤县(革勒乡)、咸丰县(中堡、甲马池、清坪、黄金洞)的7个乡镇。
3.6.2 生产环节
科学规划与建设全省生态型高山蔬菜标准化生产基地,加强蔬菜基地水、电、路、棚等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旱涝保收,高产稳产。逐步改善生态环境和土壤环境,通过项目扶持,力争在“十三五”规划内打造一批观光农业园和蔬菜标准园。帮助贫困农户新建设施大棚,支持龙头企业、新型主体建设育苗中心、育苗基地,对新基地种菜给予一定生产补助,帮助贫困农户规避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
建成一批蔬菜标准化生产园区,提升综合生产能力。按我省出台的蔬菜标准园区创建规范,建设100个蔬菜、西甜瓜、魔芋标准化生产园区。 重点实施“6个3工程”,即:30万亩设施蔬菜、30万亩露地蔬菜、30万亩高山蔬菜、30万亩水生蔬菜、30万亩西甜瓜、30万亩魔芋。基地主体具备农资存放、集约化育苗、标准化生产、产品检测、采后商品化处理等功能区,配备必要的设施设备,基地内水、电、路设施配套,确保涝能排、旱能灌。
建设一批蔬菜集约化育苗基地,提升种苗优质化率。集约化育苗是现代设施农业的重要载体,育苗是设施蔬菜生产的关键环节,推行集约化育苗势在必行。全省将围绕蔬菜种苗统育统供水平提升,发挥蔬菜工厂化育苗基地带动能力,按照就近育苗、就近供苗的原则,在设施蔬菜主产区建设10个年育苗能力在1000万株以上的集约化育苗场,依托生产企业、合作社推进基地集中育苗,集中育苗株数达到覆盖需育苗蔬菜的30%的种植面积。
培育蔬菜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蔬菜家庭农场、蔬菜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提升产业化经营水平。加强贫困农户能力建设,利用创业培训、雨露计划培训等方式,强化扶贫对象能力建设,培训蔬菜种植技术10万人次,培训示范带头人1万人次。寻求技术合作与支撑单位,聘请专家顾问给予指导,选送相关人员到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短期培训,培养一批有专业知识及实践经验的科技人员和种菜能手。
加大科技推广力度,推广应用蔬菜种植良种良法、测图配方施肥、蔬菜病虫害防治、以沼渣、沼液和农家肥为主的有机种植。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科技进村入户有效途径,建设区域试验示范基地,着力构建县、乡、村级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实施“两减”工程,提高安全生产能力。
3.6.3 农产品加工环节
针对高山蔬菜品种单一、产业化程度不高的问题,应合理布局高山蔬菜生产,发展以蔬菜汁、蔬菜饮料和脱水蔬菜加工为重点的高山蔬菜精深加工。重点抓好魔芋的优质、高产和无公害技术的推广及以膳食纤维保健品、饮料、仿生食品、环保型涂料等加工开发为重点的魔芋精深加工,提高魔芋产业的整体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