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农场注册登记应该怎么做?具体包括哪些内容?

本文隶属:农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第25/91篇)

——文章来源:三农及新型经营主体(家庭农场农村合作社-专业大户-农业龙头企业)相关惠农扶持政策信息、补贴资金申请申报指南及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农业部于2016年办公厅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家庭农场认定和名录建设工作的通知》(农经发[2016]6号),要求各地明确家庭农场认定标准,建立健全名录制度。那么家庭农场登记是什么?具体包括哪些内容?

家庭农场登记是什么?具体包括哪些内容?

目前,全国已有29个省(区、市)明确了家庭农场认定标准和认定程序,建立了全国农业部门家庭农场名录库。

从各地实践看,家庭农场认定管理工作主要包括:明确家庭农场认定标准(如劳动力构成、经营规模等),履行认定程序(如主体申请、县市审核、年度核查等),以及建立名录发布制度。

截至目前,全国纳入农业部门名录管理的家庭农场达到44.5万户,平均经营规模170亩左右。

据工商总局初步汇总,截至2016年底,在各类注册的市场主体中,名称中包含“家庭农场”字样的主体数量达到46万个,比2013年的10.6万户增长了4倍多。这些注册的家庭农场主要以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有限责任公司等主体形式存在。就目前发展状况看,以上主体类别可以涵盖家庭农场经营范围,满足家庭农场注册登记需要。

对于是否有必要将家庭农场单列为一个工商登记类别并制定专门的登记办法,农业部将继续开展研究并会同工商部门提出完善相关政策措施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