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朱家角:“文创+基金”小镇解读

69农业规划网.2018年特色小镇田园综合体)设计资讯:“文创+基金”小镇,上海朱家角。

以资本力量推升文创产业发展,集聚新兴金融机构以及与水乡古镇特色相得益彰的文化创意企业,使朱家角成为生态宜居、休闲宜游、活力宜业的“文创+基金”小镇。

01 概况

上海市青浦区朱家角镇是上海“十五”期间重点发展的“一城九镇”之一,位于上海西郊,与江苏省昆山市接壤,镇域内淀山湖是上海市最大的天然淡水湖泊。全镇地域总面积138平方公里,下辖28个村民委员会及11个社区居委会,有20962户。2015年末,镇域常住人口9.93万人,镇区常住人口3.87万人。全镇GDP总值为71.7亿元,城镇居民人均纯收入36197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2496元。

“文创+基金”小镇,上海朱家角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文创+基金”小镇,上海朱家角

 

02 特色

1.特色鲜明的产业形态

朱家角文化底蕴深厚,资源优势明显,桥、水、绿等特色鲜明,围绕打造上海文创产业特色区与集聚区的目标,着力吸引高新、高质、高端文创要素集聚。朱家角镇产业基金管理规模稳居全市各镇前列,为朱家角打造“文创+基金”小镇注入了新视野、新动力和新能量,为区域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了强大的资本支撑。加快推动文旅、商旅、体旅融合发展,举办了世界华人龙舟邀请赛等重要文化、体育、商务活动商旅文相结合的产业链逐步形成,旅游品质不断提升

“文创+基金”小镇,上海朱家角

 

2.和谐宜居的美丽环境

依托良好生态资源,打造生态宜居环境。淀山湖大道、珠溪路设计引进了国外Park Way的理念,体现了生态、传统、未来三大元素,沿线两侧宽阔的绿化带种植各类乔木、灌木200余种,构建了体现江南水乡风貌的生态景观大道。

“文创+基金”小镇,上海朱家角

 

3.彰显特色的传统文化

朱家角镇文化遗产保护成果丰硕,拥有 “田山歌”、“摇快船”、“船拳”、“酱园技艺制作”、“淀山湖传说”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和21个非遗基地, 91个文物点,“韵声社”京剧角等民间文化活动闻名遐迩,民间藏书列入上海市文化年鉴并收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汇编。朱家角镇被评为2014-2016年“上海市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文创+基金”小镇,上海朱家角

“文创+基金”小镇,上海朱家角

 

03 体制机制探索

朱家角镇坚定走三生融合发展道路,强化生态环境建设, 提升区域生态价值。加快镇村规划编制,优化镇区结构,统筹推进新镇区、古镇区、产业区、沈巷区四区联动建设。加强新市镇建设,优化新农村村庄体系规划布局,有序推进现代农业民宿产业发展,着力夯实农村经济发展基础,建立健全农村自我造血机制,促进农村集体、农民个人的增收,重点推进“美丽乡村”和中心村建设。

“文创+基金”小镇,上海朱家角

04 面临的问题

1.产城融合不够

由于镇级财力有限,城镇规划、建设工作起步晚、起点低等原因,朱家角镇的居住、生产、交通、服务等功能未实现有效融合服务配套设施的相对缺乏造成了对人才、项目吸引力的缺乏,而产业发展分散、关联度小,高端产业缺乏,又影响了服务配套设施的更新完善

2.土地供应不足

朱家角镇长期以来受水源保护、历史文化保护的制约,土地供应量小、正在实施中的土地减量化政策等客观约束条件使土地无法满足大项目落地的需求,将对该镇后续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文创+基金”小镇,上海朱家角

“文创+基金”小镇,上海朱家角

 

05 发展目标

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通过营造富有水乡特色的生活方式、生活环境与基础设施,服务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上海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推动“文创+基金”产业发展,以资本力量推升文创产业发展,集聚一批国内外知名的私募股权、债权、创投、对冲与并购重组等新兴金融机构,集聚一批与水乡古镇特色相得益彰的文化创意企业,打造沪上文化金融集聚区,使朱家角成为生态宜居、休闲宜游、活力宜业的“文创+基金”小镇。

“文创+基金”小镇,上海朱家角

“文创+基金”小镇,上海朱家角

 

06 近期工作

壮大以文创产业、基金产业为支柱的主导产业;

修编完善城镇规划体系;

创建古镇5A景区;

加快人才培育和引进。

“文创+基金”小镇,上海朱家角

“文创+基金”小镇,上海朱家角

 

07 相关政策支持

制定完善相关产业发展政策,促进朱家角镇产业转型发展;

综合利用“引”与“逼”政策手段和经济杠杆等多种途径,有序推进落后产能产业的淘汰与调整,保障重点产业项目土地利用需求;

利用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示范、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等政策,同时统筹青浦区美丽乡村、生态补偿、农民收入直补等各项政策。

来源:小城镇规划

 

——69农业设计网小编专题部:特色小镇-田园综合体-乡村农旅综合体设计开发,相关扶持政策与补贴资金申请申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