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特色产业小镇创建:以发展的理念来激发乡村内在动力构建
审美层面的美丽乡村建设仅仅是第一步,把乡村激活,找到支撑其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是乡村的活力的根本。邯郸县从壮大集体经济、产业培育、农村电商方面多管齐下,根本上为乡村“造血”,变美丽乡村为美丽经济。
一是推进“美丽乡村+壮大集体经济”。
出台《关于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实施意见》,通过改革加强集体资产经营。着眼“三权到人(户)、权跟人(户)走”,全面推动土地(林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建立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全县27%的土地高效流转,带动了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发展。东召里村委会将全村闲置土地1400亩全部流转,对接珠海汇利公司,将投资10亿元建设“万国花海”项目,现在已经完成规划设计方案,即将进场施工。
依托近郊区位优势,精心规划打造电影小镇、枣乡小镇、布艺小镇等一批特色小镇,建设城市居民休闲观光消费目的地。在中国电影印象小镇,不仅有让人耳目一新的红色电影和民俗文化馆,还有历史传承的戏曲文化,佛、道教文化风俗等,邯郸县专门定制了美丽乡村旅游公交专线D1路,累计载客30万人次。四留固村“百年电影博物馆”,青砖黛瓦,砖铺土炕,天井小院成为追溯儿时记忆的时光通道,市民来这里追忆黑白胶片里的流金岁月的同时可以种菜摘果,品尝地道农家菜……高里堡樱花节、吴唐营西瓜节、张李庄半程马拉松比赛等为乡村旅游带来了人气、赚足了眼球。有吴唐营村民说:以前这里就是个穷乡僻壤,姑娘都不愿嫁进来,但是这几年,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吴唐营变美了,连定亲的彩礼价格都降了。每到节假日,成方连片的邯郸县美丽乡村游客慕名而至,垂钓、就餐、集聚和休闲度假吸引着城市人群。
三是推进“美丽乡村+互联网”。
以农村电商发展带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依托主运营商佰家同呈公司,在县级层面成立“特色邯郸县”电子商务馆、在乡镇层面建立电商创业园、在村级层面培育电子商务特色村。全县行政村已实现电子商务服务站全覆盖,雨垌合作社的“鲜城送”新鲜农产品配送全市,黄粱梦米业、康诺牛奶等实现了农产品行销全省乃至全国。
从打造乡村特色景观和实施美丽乡村产业融合,邯郸县走出了【聚集村庄人气→观光旅游业态兴起→促进村民和社会企业投入】到【三产服务业→旅游推动农业的发展→实现村民增收致富、村庄持续发展】的途径,激发了村庄内生发展动力。邯郸县美丽乡村建设成为实现就地城镇化和新型城镇化的有力抓手,优美的乡村环境、健全的公共服务设施,邯郸县为下一步城市人下乡的逆城市化提供了宝贵探索经验。
4、深挖文化特色:以传承的理念来塑造乡土文化竞争力
文化是村庄的灵魂,涵养淳朴向上的民风,是美丽乡村的内涵,美丽乡村最大魅力在于穿越时空传递的文化气息。邯郸县以文化惠民生,以文化强特色,以文化促发展,坚持走一条文化传承和创新之路。
一是挖掘整理耕读文化,重塑淳朴乡风村风。
以恢复、助建传统诗画社、戏曲民俗表演、乡土美食等为主体,不断丰富乡村消费旅游的供给侧内容,着力培养、增进人们对传统的“耕读并作、天人共生”浓厚的农耕乡土文化的认同感,使人们能在乡村重拾乡愁记忆符号。河沙镇南街野草诗社、北寨张田野书画院等优秀民间书画团体活跃在田野乡间,扶持挖掘整理了《吴唐营村志》、《王安堡村志》等多部村志,记述自明代以来的邯郸县的村庄变迁史。
通过规划、土地、资金、人才等扶持政策,不断提升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县政府分别给予精品村、重点村100和50万元的奖补等,在村内建起了以红色教育、慈孝、特色民俗等为主题的一批接地气、聚人气的文化展馆、展室,成为群众身边喜闻乐见的教育基地,也成为社会各界寻找文化情结的旅游节点和心灵驿站,涌现出全国第一家南下革命干部展馆等乡村文化品牌。
三是提升村民素质,弘扬积极向上新风。
以村风建设为起点,弘扬诚信美德,构筑乡村精神文明。以根植于群众中间的好家训、好家规、好家风为内容,把生动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例和正能量的的示范作用向社会传播、弘扬,涌现出全国国防教育先进个人魏少先、“燕赵母亲”李德琴和群众公认的“身边好人”1200余人。开展巾帼建功和就业培训,举行好农妇培训,成立土布手工合作社,做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土布纺织产业。
如今,正能量的氛围深深扎根邯郸县的群众生活中:裴庄村民自行设计建设了被专家称作“平民美学”的村标和多功能洒水车,马堡等村组织青少年做环保小卫士,家家宣传环境卫生知识,提倡垃圾分类。以南吕固村为代表成立了乡贤理事会,乡贤能人成为加强基层党组织领导的有力助手,激发自治活力,形成自治合力。村民为自己的村庄建设投工投劳、捐款投入美丽乡村建设蔚然成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