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闲农庄如何快速增设乡村自然教育体验内容?

本文隶属:02.中小学劳动实践研学基地(第4/281篇)

目前是秋季,正是接待中小学生校外实践的自然教育课堂的运营高峰季节。做出不一样的趣味农业教育活动休闲农庄就应该认真考虑下一步该如何升级、做得更好?全国30多万个采摘园、农家乐生态园下一步的升级发展,休闲农庄如何根据自己已有的项目地低成本、快速增设乡村自然教育体验内容,各位农庄庄主是不是也该好好考虑下?!

金秋收获季即将到来,这时咱们农业人最忙碌的收获季节。怎么打好这场销售硬仗,提前做好转型和产品铺垫,因为有太多优质农产品如图一样,没人要直接掉地上烂掉了,找工人采摘还得付工钱,索性直接就不管了,一年的辛苦钱就白忙碌了! 

怎么破?——将秋季采摘与自然课堂相结合

利用农庄的大棚、草屋改建为教室,田间“蔬菜瓜果”为教具,做出不一样的高附加值的乡村游+教育体验既能符合家庭采摘的需求,同时也符合团体客群的需要。教育体验的增设,既是一种营销推广活动,也是一个盈利收入来源。

一般农场都有大棚,在不改变土地使用性质的前提下改建。添置好桌椅,计划出大棚的容量,如果是改建后用来接待学校孩子的秋季研学按500-1000人的量来预估,对每个孩子的桌椅要求区域(按坐着算),每人需要0.8平方面积。

那在农场无论是大棚、临建、还是建筑屋可以分布在不同的区域。除此之外,保证接待顺畅的情况下,厕所蹲位的配置,男厕12个,女厕最少17个,当然也可以在园区做一些分散布置内容方面可以除了可以做孩子们喜欢的多肉植物课程。更多的可以开发以园区植物为主题的自然活动,比较新颖,通过形状、颜色、质感、气味、味道等多方面,在认知的过程中感受趣味性。

也可以组织孩子们做一些亲子活动–植物拓印、植物认知、植物DIY、树木循环、植物野趣、植物星球、真菌的故事、苔藓的故事、树木的微生态、“从不静止”的植物、可食用的花卉等一些列精致的体验,避免采摘的单一化。因为农庄是做自然教育最好的载体之一,农耕是中华文化圈重建人与自然链接的独特渠道。

这对于实在投不起几十万乃至几百万游乐设施当地消费主客群基数偏小的农庄来讲,一定是一个持续吸引客流,增加顾客粘性的体验产品。对于三四线城市近郊的农庄来讲,同质化的采摘和农事体验已经没法长期持续下去,而自然体验活动是不会有淡旺季之分,农庄有什么,就开发什么内容,因地制宜。

例如,在山东做一次农场中的自然体验工作坊活动中,我们结合农庄现场的植物设计的内容,发现农场有很多白车轴草,就设计了一个趣味的植物认知+探秘幸运草,即便是庄主这样的大人也得费好半天的劲儿才能找到,老师还给我们介绍四片叶子的由来是因为基因突变的原因。

其实,亲子农庄还有很多值得去探究和深挖的价值。你钓鱼我捉鱼,你挖泥鳅我钓虾,你拔河在岸上,那我就去水里;你圆桌一片我长桌连席;你包厢打麻将,我水里斗地主;你锡纸烤红薯我整泥巴叫化鸡;你搞啤酒烧烤我玩篝火晚会…但是,单单只是在叫法和道具上的不一样,也很难形成深化的体验。

在未来2-3年里,农庄持续吸引客流拼的一定是内容,我们不得不承认农庄投资在内容上的太少,甚至很多农庄都还没系统的考虑过运营问题,只为解决眼目前的现金流,觉得每天有个100多人还挺好,但终究还是没法持续经营下去。 

举个例子,如果你的农庄接待100多人只把农场做为基地,人家大型机构做活动到你这里做体验,你负责场地、农产品、餐等,估计你的采摘加餐饮,渠道愿意给你30-40元也就很不错了。为什么不能带上农场特有的活动?庄主把单客价值做到人均80-100元,甚至有些二三线城市更高。

当农庄也有自己核心的体验与价值观内容时,顾客选择的就不是你这里的产品,而是农庄与庄主本身。生意往来也是交朋友的过程,庄主们,不要闭门造车。要把园子运营明白,找不到太多运营接盘高手。农业机遇很多,但咱们庄主也不能当“甩手掌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