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幅员辽阔,地区间地貌、气候、经济、农业形态等因素差异明显。乡村旅游及农业规划的6大地理空间区划,可对我国乡村旅游发展发挥宏观调控作用,指导有效利用区域乡村旅游资源,探索各地特色化旅游发展路径,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经济,建立可持续发展乡村旅游体系。 因此,将农业进行空间区划有助于指导各地乡村旅游的发展,对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宏观调控具有较大指导意义。
上图:我国农业区划图
影响乡村旅游的地缘因素有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微观上,细微的空间差异即可引发不同的乡村旅游形式。如地形、公路交通状况、村落历史、主要农产品、空间区位、村落社会经济状况等。宏观上,自然地貌、人文资源、农业生产方式和城市居民消费水平在较大区域范围内存在共性,是乡村旅游空间区划的划分依据。笔者认为,可将我国乡村旅游划分为六大区域。
1、长江中下游复合农业水乡汉文化乡村旅游区。
该区域包括沪、渝、苏、浙、皖、赣、鄂、湘、川七省二市,农业和自然资源组合最好,区域农林牧渔业都比较发达,农村产业经济发展水平高,自然山水风光和人文景观兼优,人口密度大、消费水平高,乡村旅游市场潜力大。其中长三角、川渝地区消费能力和休闲意识强,而中部四省市场有待挖掘。该区域乡村旅游发展需要紧跟时代,不断迭代创新产品,引进新的理念、产品、人才和资本,拓展视野国际化,打造品质化的乡村旅游区域;要突出景观美学价值,景观、建筑设计融入生态、文化内涵,打造精细化、品质化、特色化旅游精品;跨界联动多方资源,引入文化创意人才,共同打造综合旅游产品,以全域旅游模式,形成规模产业效应。
2、黄淮平原旱作农业历史民俗乡村旅游区。
该区域包括京、津、冀、豫、鲁三省二市,是我国重要的农业产区,但农业景观缺乏特色。太行山山水资源本底较好,拥有北方山地民居等优质旅游吸引物,坐拥北京客群市场,消费水平较高,利用周末进行短途旅行的行为普遍。产品对景区的依托性较强,一般分布在有特色资源条件之处。较好的市场条件导致农民忽略产品品质,但随着市场消费能力的提高,中高端产品不断涌现。该地区发展乡村旅游应依托山水特色优势,形成独具特色的山水村落,并随需求不断升级。另外,由于山地资源和村落文化的特殊性,适合以村为单位进行开发,即乡村即景区或村在景区中(旁)的模式发展。政府应加强政策指引,鼓励村集体整村开发,并做好周边村落的旅游发展服务,打造多元化乡村旅游休闲、体验及度假产品。
上图:我国不同农业区划中的土特产品分布
3、东北林海雪原民族民俗乡村旅游区。
该区域包括黑、吉、辽三省,农业基础较好但农耕时间短,依托农业资源的旅游活动季节性强,已形成“林海雪原”品牌效应,拥有丰富的乡村民俗旅游资源。本地客群偏好知名度较高景区,趋同性强;外来客群对于季节气候资源认同度高。该区域乡村旅游发展应注重引进外来资本和人才,创新发展理念,将优势特色资源转化为产品;挖掘冬季气候资源,开发冬季特色拳头产品,延伸产业链条;开发特色产业旅游,结合地方特色农业,提供丰富的业态体验,并开发农业深加工产品;利用市场趋同性、偏好知名景区的特征,打造精品的旅游产品和目的地,形成乘数效应。
4、华南热带农业民族民俗乡村旅游区。
该区域包括闽、琼、粤三省,热带农业和物产是乡村旅游发展的特色,热带自然景观和少数民族风情也是核心吸引;经济水平较高,农业用地蚕食严重,缺乏大尺度农业景观;居民人均收入水平较高,具有良好的消费能力,外来客群也是重要的市场组成部分。该区域乡村旅游产品多零星布局在城市周边地区,一般依托热带特色农业物产和当地的民族民俗风情,或凭借科技优势形成科技农场等主题农园。该区域乡村旅游发展应以热带农业产业为基础,开展农产品特色种植、精深加工、产品销售、体验活动等;发展科技农业,开发精细化、科技化、创意化产品,做好绿色农产品的城市配送和品牌营销,农产与旅游双盈利;要强化季节反差性特色营销,吸引北方客源市场或内陆客源市场,以差异化的产品塑造南方乡村旅游目的地。
5、西南坡耕地民族民俗乡村旅游区。
该区域包括云、贵、桂三省,山地较多、耕种困难,农业基础薄弱;农业梯田景观别具特色,具有国际知名度;喀斯特景观和民族风情也具有很强的市场吸引力。由于交通可进入性差,乡村旅游往往以村落为单位,孤立的散布在山区中;民族民俗保存相对完好,原生民族体验产品丰富;自然景观同质化现象突出,难以形成核心产品。该区域乡村旅游发展应着重打造综合性目的地,完善交通、公服等基础设施,结合自身优越的资源条件,着力打造多元产品业态,延长外来游客停留时间;强化远途游客营销,塑造目的地文化或生态品牌,通过创意手段全面推广品牌影响。此外,针对西南扇区大量贫困村和空心村的问题,需要发挥乡村旅游扶贫作用,关注村落的社区利益,帮助农民致富,达到经济可持续性发展。
6、西部农牧民族民俗乡村旅游区。
包括蒙、晋、陕、宁、甘、青、新、藏八省、自治区,农业以畜牧业为主,生产水平低下。该区域大尺度自然景观和民族风情形成鲜明的地域特色;由于远离主要旅游客源地,远程客群市场受到很大的制约,而本地市场对乡村旅游支撑不足;属内陆型旅游区,空间尺度大,产品大多独立发展;或针对外部专项市场群体开发体验产品,或开发少数民族农牧体验;整体发展水平不高,优势产品较少。该区域乡村旅游发展应结合新旅游业态和个性化市场群体,打造定制化产品服务,如主题化线路、社群化旅游互动、智能化旅游服务等,同时注重品牌形象优化,塑造西北地区独有的空间品牌,吸引不同需求的客源市场;改善旅游发展环境,加大政策、经济、人员等多方面扶持力度,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保障游客旅途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