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生态农业旅游发展特点,问题及前景

导读:发展生态农业旅游是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城乡居民消费升级、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的必然选择。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搞生态农业旅游,就要对它有一个深度了解。我国生态旅游业特点如下:

生态性

地域宽广、农业资源丰富,但存在着明显的季节差异和地域差异,其使得农业旅游资源受到较大限制,不能充分利用到旅游业发展中去。所以,在开发利用农业生态资源的同时,加强生态环境保护至关重要,农业旅游的首要前提是要具有丰富的生态资源和较高的环保意识,才充分体现出农业生态这一有别于其他旅游形式的特色

人为性

农业旅游地的旅游资源都是原生态自然资源,人为改造的成分较小并且破坏性不大。农业旅游本身具有较为丰富的自然资源,再加之人为融入浓厚的乡村文化,使其更具有农业生态旅游更具人为性。

不稳定性

在长久的历史发展时期,农业一直是国计民生的重要部分,不仅解决了我国大量的人口生存问题,还缓解了环境与人口之间的压力。发展农业生态旅游不仅使我国大量的农业生态资源得以充分运用,还使农业收入得到提高,对协调我国经济与环境关系发挥了重要作用。

前景广阔

在长久的历史发展时期,农业一直是国计民生的重要部分,不仅解决了我国大量的人口生存问题,还缓解了环境与人口之间的压力。发展农业生态旅游不仅使我国大量的农业生态资源得以充分运用,还使农业收入得到提高,对协调我国经济与环境关系发挥了重要作用。

资源丰富

我国农业生态旅游具有资源丰富、多样化、高水平的优势,其优势为我国农业生态旅游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库。

我国民族众多,各个地方的农业特色迥异,文化习俗多元化,吸引力强,为广大游客提供了丰富的农业生态旅游资源和较多的生态旅游选择,能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我国地域宽广,气候多样,农业资源繁多,并且各个地区生态资源各有千秋,从北到南,有北方草原、北国风光、中原大地、江南水乡和热带森林等各具特色的旅游资源。就地势地貌而言,有高原、盆地、丘陵、山地、平原、海滩等不同的旅游地特征。我国各地有丰富的美食资源,其制作方法独特,吸引的大量不同国家的游客。以上丰富的旅游资源,将我国农业生态旅游业推向了新的发展高峰。

充足客源

我们大中国,就是人多力量大。根据我国旅游资源管理的不完全资料统计显示:2015 年我国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接待游客数量超过了 22 亿人次,农业生态旅游的营业收入总额达到了 4400 亿元人民币,从事农业生态旅游的人员 790 万人,其中农民人数 630 万人,占据总人数 80%,带动了近550 万户农民脱贫致富,在 2020 年我国的农业生态旅游的接客数量将年均增长10%以上。

所以,根据调查报告显示可知,我国的农业生态旅游游客量相当充足,为稳定发展农业生态旅游提供了可靠的游客资源保障。我国的农业生态资源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在未来的旅游业发展中农业生态旅游将成为其主要发展方向,成为我国第三产业的主要支柱将指日可待。

见效快、收益高

在政府优惠政策支持和法律法规的保障前提下,农业生态旅游将有一个更大的发展空间,其潜力将不断得以开发。

一方面,农业生态旅游活动可以就地取材,开发、建设费用低,由于农业生态旅游地需要改造和重建的区域少,资金花费较小,在保障原生态的条件下,不需要花费较多资金和精力投入到旅游地的建设中,在较短时间内将出现可观的成效。

另一方面,农业生态旅游地客源丰富,并且游客的旅游活动项目主要集中于农业生产过程,让游客加入带农业生产中去,如采摘花果,钓鱼、捕捞、狩猎等方式,不仅到达了游客身心愉悦的目的还能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所以,在从事农业生产活动在未来的农业生态旅游中将成为主要发展项目,其发展空间大,成效快,经济效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