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隶属:镇村闲置资产盘活(第61/69篇)
- 镇村存量资产盘活与招商引资策划
- 武汉乡村旅游招商新招:向市民推销村庄闲置农房
- 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用地中的土地资源存量盘活问题
- 山东肥城市盘活“人地钱” 乡村产业+效益“火”起来!
- 农村宅基地如何管?国家有关部门刚刚发文了
- 农村土地流转后农民怎么办?何为“三权分置”?怎样盘活乡村土地资源?
- 农业农村部出招盘活利用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禁止用农村宅基地建别墅和私人会馆
- 红利来了!你家的闲置宅基地,可以为你带来实实在在的收益!
- 重磅!海南推进闲置宅基地及农房盘活利用
- 农村闲置房子成抢手货,生态产品价值开发路径有哪些?
- 闲置农房开发利用的主流模式:乡村院子改装后再租给城市人过养老田园生活
- 农村宅基地改革发令枪已经打响,红利是巨大的,农民如何受益?
- 农村宅基地管理改革如何推进?怎样解决“有宅无人”和“有人无宅”的问题?
- 闲置农房盘活利用:“农村宅改”,昆山“改”出了什么成绩?
- 浙江诸暨开发农房资源经验:与美丽乡村建设结合,跟农村特色产业发展联动
- 乡村故事:“寓见徐姚”让闲置民房焕发出农家新的活力
- 我国农村宅基地闲置状况及原因怎样?如何盘活利用农村宅基地?
- 农业农村部门接管宅基地管理中,有哪些关键问题和重点工作
- “共享村落”模式盘活闲置农房,解决城市资源流入乡村渠道的难题
- 盘活闲置农房:如何多赢?有哪些可选模式?暗藏哪些风险?
- 广东村庄规划全面提升三年行动计划,盘活农村存量建设用地
- 四川推进土地全托式“三社融合”发展,什么是三社融合发展?
- 农业农村部、浙江省联合印发行动方案:推进三农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
- “红桥模式”与“六郎镇模式”:盘活“三资”,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 盘活利用农村闲置住宅:安徽突出“四个强化”,内江市“3+”模式
- 农村产权流转交易的“株洲模式”介绍,让沉睡的农村资产成为增收的活水
- 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经验之谈:规划先行,三清三拆,一户一宅
- 乡镇闲置资产盘活思路:乡村闲置小学的招商开发与改造利用
- 农村闲置资产开发:闲置宅基地农房开发项目计划书
- 安徽庐江如何盘活农村资产,让偏远村落变为热门旅游“打卡地”
- 高效盘活镇村闲置资产:大竹县“351”模式与雅安市“资产+N”方式
- 改革案例经验:会昌县乡村资产盘活方案及组织实施工作
- 长顺鼓扬镇与应城天鹅镇:盘活农村闲置资产,壮大育肥产业链条
- 宁陕县渔湾村程东村:盘活乡村闲置资源发展民宿与农村文化
- 安康市汉滨区:结对帮扶村集体经济,纵深推进“万企兴万村”行动
- 串联“三端管理”与“四资运作”,盘活乡村闲置宅基地资源
-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草案首次亮相,共和县三招破解村集体经济发展“瓶颈”
- 南丰破解村级集体经济融资瓶颈,政协委会建议创新集体经济融资担保模式
- 昆山构建县域新型“城乡共同体”,湖南发布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标准
- 南陵县:完成150个美丽宜居村庄建设,59%村集体收入达50万元以上
- 某县盘活农村闲置资产专项行动方案(低效扶贫项目)
- 盘活农村闲置土地资源,新疆切尔切克乡开启“共享菜园”服务项目
- 盘活农村资产资源的“村投公司”来了,面临哪些痛点?如何破解?
- 天津:出台政策盘活利用农村闲置资产,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活跃
- 通山县:培育村投公司,盘活村集体闲置资源,吸引社会资本与人才
- 湖南浏阳:六种模式盘活各类农村资源,促推新兴村集体经济发展
- 多地成立民宿专业合作社,盘活农村闲置资产与闲置宅基地
- 安徽:滁州探索庭院经济新模式,明光成立乡投公司整合闲置资源
- 土地托管创收新模式:四方合作,各负其责,各取所需,各得其利!
- 四川安岳争创“天府乡村旅游名镇“,吉林龙湾举办杜鹃花卉旅游节
- 广安市打造红色研学模式,康定市盘活优势乡村文旅资源
- 乡村振兴协理员:乡村特色产业助理,美丽乡村建设帮手
- 湖北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已达95.3%,重庆落地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
- 盘活农村闲置资产:造民宿,建咖啡馆,创农业实践基地…
- 天津探索林权整合融资模式,吉林林场创建亲子教育营地
- 海南每年更新发布1次农业品牌目录,湖南启幕15届茶叶品牌推介会
- 天宁样板:培育城乡融合的乡村产业体,打造城乡融合江南水墨乡村
- 生态旅游产业开发案例:村集体引进策划公司建设农创田园综合体
- 将乐县“零碳镛行”平台正式上线,包头印发林业碳汇建设工作实施方案
- 重庆:110个村落入选国家级名录,2023年完成21个村落改造工程
- 盘活村集体经济有三招:补链成群,节本增效,抱团作战
- 共富集市和共富公司是未来乡村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新趋势
- 湖北发文盘活利用闲置宅基地和农房,天津举办盘活闲置宅基地观摩会
- 山西省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平台对盘活农村资源资产的作用
- 湖南汨罗市农村三资产权交易:流程优化,流程优化,互联互通
- 云南峨山县农交中心揭牌成立,浙江前三季度涉农贷款新增1万亿
- 县市水务局有哪些职责和权力?水利工程管理工作包括哪些内容?
- 经济下行环境下我国县域国有投资公司应该如何转型发展?
- 盘活农村闲置资产“幼儿园和小学场地”创建养老院(政协委员建议)
重庆渝北区壮大集体经济是增强乡村发展内生动力的关键,2023年前8个月村集体经济组织实现经营性收入2.3亿元,经营净收益5750万元,在全市领先。变化发生的是如此之大!4年前,这一数据仅有133万元,空壳村比例高达80%。
补链成群 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做文章
重庆渝北区壮大村集体经济的第一招是补链成群,这是最重要的收入来源。
在2021年5月,石壁村利用矿山公园试营业的人气,开始思考如何将人流转化为经济效益。黄伟书记向记者指出:“这并不容易。”确实,虽然矿山公园已经成为一个网红打卡地,但其尚处于试营业阶段,仅提供“游”这一项服务,相关配套设施仍有待完善。
面对这个现状,村委会将目光投向了停车场业务。他们发现,由于景区接待能力有限,每天有大量车辆无法在景区内找到停车位。因此,他们利用闲置土地建立了4个停车场,共有700个停车位。据黄伟书记计算,每个停车位每天收取10元的停车费,节假日高峰期一天就能为村集体经济带来上万元的收入。
此外,他们还注意到景区内的餐饮配套并不完善。因此,他们将村集体闲置的一个门市租给了一位厨师,开办了一家餐厅,每年可收取8万元租金。
去年,村集体还把村民的闲置土地集中起来,交由石壁村生产互助合作社进行统一管理和使用,共集结了430亩土地,种植赖李作物。黄伟书记表示,他们计划通过游客进园采摘和网上销售这些农产品来增加收入。届时,这些产业将为村集体经济和村民带来可观的收入。
最后,村集体还计划在景区附近修建农贸市场,以便游客购买当地土特产。这将进一步促进“后备箱经济”的发展。此外,他们还将与长江文旅等国有企业合作,打造民宿集群。
目前,渝北的村集体经济组织已经发展了农产品初精深加工、冷链物流等配套产业,并建立了中药材、杨梅等农业加工线58条。同时,他们积极发展乡村旅游业特别是民宿产业,通过自建自营、合作经营、居间服务、出租转让等灵活的经营模式,成功盘活了村里的闲置集体资产。
节本增效 以“精耕细作”代替“大干快上”
壮大村集体经济第二招就是节本增效。
重庆渝北区大盛镇有种植柑橘的传统,但过去人工种植收益不高。“肥料、农药等要人工挑,除草、采果也要请人,成本高,遇上行情不好的年份还要亏钱。”大盛镇青龙村二社68岁的村民罗光全种了近二十年柑橘,说起成本苦不堪言。
如何降低成本?机械化、智能化是解决方案!
这一任务交给了“90后”村干部文龙。文龙长期在外从事农技服务,回村之后负责管理柑橘园。“我做了一个测算,要让一棵柑橘树‘喝饱’,人工浇水大概需要60升水,而用滴灌只需要25升水。”他说,使用新技术,2000亩果园一年就能节省3500吨水。
另一方面是节约人力成本。青龙村的人力成本为100—120元/天。一个人一天只能浇7亩地左右,2000亩果园需要请10个人工,用30天才能完成,花费很高。
“综合算下来,我们一亩柑橘的成本在5000元左右,而现在没到丰产期,每亩产量只有2000斤左右,难怪会亏钱。”文龙说。
找到症结后,我们从哪里开始改呢?此时,青龙村争取到了水肥一体化项目。记者在现场看到,细长的黑色管道沿着果树环绕,每棵树下分布4个滴头,水和肥料顺着管道滴灌至树根,让果树充分吸收营养,保持所需水分。这样一来,整片果园实现了水肥管理精准化和高效化。
这类节本增效的案例,在渝北区并不鲜见。在统景镇长堰肉兔示范场,全自动化投料系统、全智能化温控系统、全自动化清粪系统等一应俱全,养殖场实现了自动化;在兴隆镇的智慧种苗工厂,经过数字化改造的育苗“流水线”开足马力,每小时可以播800盘种子,是人工育苗效率的数十倍,并且种苗质量更优。
“根据统计,这些产业园区节水节电30%以上,管护成本降低50%以上。”渝北区农业农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用“精耕细作”代替“大干快上”,更加注重质量和效益,努力提高投入产出比。
抱团作战 实现生产要素高效配置
记者注意到,重庆渝北地区的许多村庄已经打破了行政区划限制,并实现了合作发展。统景镇的远景村、江口村、长堰村是其中的代表。这些村庄都位于渝北区乡村振兴示范带的古洛环线上,地理位置相近,但由于面积不大且人口稀少,单打独斗难以取得优势。
因此,这三个村庄联合成立了东河畔生产互助农业股份合作社,并由远景村的游小峰担任理事长,长堰村的陈传普担任监事长,而江口村的余才兵则担任副理事长。
合作社成立后,三个村庄的1158户农户将5397亩承包地经营权和359.85万元资金入股合作社,占总股份的80%;而村庄集体则以资源、资产、资金等方式入股,占总股份的20%。
随着合作社规模的不断扩大,生产和经营的组织工作也变得更为高效。在渝北区农业农村委的技术指导下,合作社成功地将5000多亩地统一种植柑橘,并套种了油菜、大豆、玉米、蔬菜等粮油作物。
预计今年,东河畔生产互助农业股份合作社的柑橘产量将达到100万斤,集体收入也将超过100万元。这一成绩初步证明了抱团发展的有效性。
渝北区农业农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抱团发展的思路和目的都非常明确,就是为了整合资源,实现规模效应。”通过集体经济抱团发展,可以集中管理资源,共享设施和设备,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同时,规模化经营还有助于提高产品质量和品牌效应,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
该负责人还表示:“接下来,我们将借鉴浙江的‘飞地抱团’模式,鼓励镇村跨区域联建高标准物业项目和创业创新平台。”渝北区将从项目、资金、智力、技术上对其给予全方位支持,以实现更高水平的资源整合,从而实现强村富民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