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宁样板:培育城乡融合的乡村产业体,打造城乡融合江南水墨乡村

本文隶属:农村乡村产业融合(第179/188篇)

2023年里,江苏省常州市天宁区以城乡融合改革为抓手,积极探索乡村振兴的苏南模式,全力打造城乡融合的天宁样板。城乡融合指将城市和农村的行政区划合并成为一个新的行政单位,即“城乡统筹”管理模式,这个模式旨在促进城乡发展协调,提高行政管理效率。实施城乡融合政策,是充分发挥城镇和农村各自资源优势,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人口规模,促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

天宁样板:培育城乡融合的乡村产业体,打造城乡融合江南水墨乡村

城乡融合工作的具体内容有:

  • 实施“三乡”创业创新工程,推动乡村经济多元化。
  • 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 完善农民工、农村大学生、退伍军人返乡创业扶持机制,支持各地因地制宜建设农民创业园、创客空间、电商孵化器等各类创新创业平台,提供创业培训、融资担保、营销赋能等综合服务。
  • 落实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奖补机制,增强市、县(区)政府的财政保障能力。
  • 统筹安排年度建设用地计划奖励指标,保障进城落户人口用地需求。
  • 维护进城落户农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支持引导其依法自愿有偿转让上述权益。

聚焦“三品”,培育城乡融合的乡村产业体系

天宁区努力发展产业引擎,推进一系列项目,突出品质、品牌和品种。重点推进绿色农产品生产和农业技术应用,打造农业品牌体系,培育新品种,促进当地农业发展。

– 天宁区推进重大项目,包括舜山小镇和牟家智能装备产业园。

– 绿色优质农产品创建取得进展,标准化生产、数字化控制、全程化追溯。

– 创建天宁农业品牌体系,包括区域公共品牌、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和绿色优质农产品。

– 农产品“焦溪翠冠梨”成功进入港澳市场,连续三年实现业绩增长。

– 实施本土种源保护和开发,包括焦溪二花脸猪和微小睡莲新品种。

– 建设本土种源基地,利用智能化、数字化技术推进农业发展。

天宁样板:培育城乡融合的乡村产业体,打造城乡融合江南水墨乡村

聚焦“三更”,打造城乡融合的江南水墨乡村

天宁区全力构建以“加、新、高”项目为核心的产业引擎,推进重大项目,突出品质、品牌和品种三个方向,进一步提升农业发展水平。

– 天宁区推进重大项目,年内完成投资7.54亿元。

– 突出品质,推进绿色优质农产品创建和农业机械化率超80%。

– 突出品牌,打造天宁农业品牌体系,推出多个农产品品牌。

– 突出品种,启动种源保护和引进高端人才创新,成功研究新品种。

– 打造本土种源基地,建设数字化、科技化农业基地。

聚焦“三变”,激发城乡融合的农村改革动能 

让房产变资产。出台区镇两级一系列宅基地管理制度,有效填补全区政策空白。大胆推动农村建设用地改革,探索宅基地全镇统筹,试点横沟村“五优农居”建设和粮庄桥村宅改翻建,通过农民自建区建设、集体土地入市、闲置农房利用、安置房变商品房等措施,让农民的房产变成资产,查家花间堂、牟家公子居、半石咖啡馆、汉韵雕塑馆等一批农房改造项目雨后春笋般涌现,天宁区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到1.81:1,成为全国城乡居民收入比差距较小的地区。

让村民变股民。实施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双百”行动计划,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资源管理的通知》,并完成5个集体经营性收入低于100万元的村“一村一策”具体增收方案编制,进一步科学化、市场化农村资产资源定价机制,有效激活价值转换通道,保障农村集体资产保值增值。

让生态变生计。持续推动美丽乡村建设、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和宜居乡村建设,让牟家、查家、丰北、石堰等一批生态基础好的村庄变成“山水田园画廊”,将生态红利转变为民生红利。通过生态改善、乡村建设和项目引进,创成3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从而打通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化通道。短短几年,查家湾实现了从卖石头到卖梨子到卖生态的转变;丰北村尝到了“守好生态数钞票”的甜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