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拟建200个省级劳动教育+研学实践基地,并创建一批示范基地

本文隶属:02.中小学劳动实践研学基地(第255/281篇)

根据山东省教育厅最新(2023年4月10日)发布的《加强普通中小学劳动教育的若干措施》(鲁教基字〔2023〕2号),“十四五”期间(2021年到2025年),山东全省将确定并公布200个省级中小学生劳动教育功能的研学实践基地,并选择一批劳动教育类示范基地进行公布。这是山东省教育厅“十四五”规划的一项重要任务。

山东拟建200个省级劳动教育+研学实践基地,并创建一批示范基地

2023年4月,山东省教育厅发布了《加强普通中小学劳动教育的若干措施》,提出了13条具体措施——包括丰富教育内容、拓展实践场所、增强师资力量、完善劳动素养评价、推进家校社协同实施等方面。其中,要求中小学确保每周1节劳动课,每所中小学最少配备1名劳动教育教师,将学生的劳动素养纳入到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当中,支持有条件的师范院校设置与劳动教育相关的专业等。

根据《加强普通中小学劳动教育的若干措施》,山东省实施中小学劳动教育的主要措施解读如下:

2023年秋季学期开学前,市、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要根据有关政策要求和当地实际研究制定劳动教育工作方案。中小学校要逐校制定劳动教育具体实施方案,保证每周1节劳动课,每学年1个劳动周,围绕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开发设置劳动教育项目和劳动周活动,明确学生每天课外校外劳动时间。

劳动教育以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中的知识、技能和价值观为主要内容。各地各校可自主确定劳动项目,形成校本化劳动清单。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尽量覆盖课程方案确定的10大任务群,普通高中围绕丰富职业体验,开展服务性劳动、参加生产劳动。各地各校可根据实际,以集体劳动为主策划实施劳动周,一般为5天左右。劳动课课时可以适当合并使用,但不能与劳动周相互替代。

山东拟建200个省级劳动教育+研学实践基地,并创建一批示范基地

省级制定出台中小学劳动实践教室配备标准,鼓励有条件的学校配建劳动实践教室。学校要充分利用现有空间、条件,开辟劳动实践场地,广泛设立校内值勤值日、卫生清扫、整理收纳、绿化美化、帮厨帮餐等岗位,为学生提供劳动机会。建立健全开放共享机制,充分利用现有综合实践基地、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研学基地、职业院校实训实习场所和设施设备,为普通中小学开展劳动教育提供所需要的服务。

鼓励利用农村闲置校舍改建校外劳动场地,可纳入乡村教育振兴先行区中小学校办学条件改善项目一并实施。“十四五”期间,全省认定公布省级中小学生具有劳动教育功能的研学实践基地200个,遴选公布一批劳动教育类示范基地;市、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每年分类公布一批中小学学工、学农、服务性劳动教育基地,注重遴选能够满足劳动周需求的基地,确保每所学校有至少1处相对固定的校外劳动教育场所。

学生劳动素养纳入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在师资配备方面,各地要统筹综合实践活动、技术、科学、美术、体育等学科教师资源,培育一批“一专多能”的劳动教育专任教师,每所中小学至少配备1名劳动教育教师。要积极通过学区内走教、跨学科兼任、购买教学服务等方式,保障学校劳动教育师资需求。鼓励各地各校聘请能工巧匠、劳动模范、技能人才,邀请具有一技之长的家长志愿者到校开展劳动实践指导。鼓励各地职业院校安排一定数量专业教师到中小学兼任劳动实践课教师,课时量可计入工作量。

支持有条件的师范院校设置劳动教育相关专业。在高校师范类专业开设劳动教育课程,重点提高师范生劳动课程的规划与组织能力。在名师工作室、工作坊建设中向劳动教育教师倾斜,自2023年起,每年培训一定数量的劳动教育骨干教师,逐步培养一批学科带头人。建立劳动教育激励机制,劳动教育教师在绩效考核、职称评聘、评先评优、专业发展等方面与其他专任教师享受同等待遇。

在劳动素养评价方面,省教育厅研究制定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完善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将学生劳动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劳动素养评价结果纳入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作为评优评先的重要参考和普通高中的毕业依据。

相关文章:

山东省人民政府及教育厅:相继发布中小学劳动教育实施行动方案

山东省劳动教育政策文件汇总(近6年),怎样申报劳动教育实践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