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教育厅:拟建一批耕读教育实践基地和劳动教育品牌项目

本文隶属:中小学劳动教育政策(第102/125篇)

甘肃省教育厅日前发布了《甘肃省高校新农科建设方案》,提出要在新农科重点领域开设新农科核心课程100个,在耕读教育实践基地5-10个,在此基础上打造“耕读+劳动”品牌工程20-30个,打造“智慧农院”10个。现代的耕读教学,将“知行合一”作为一种方式和目的,通过“浸入式的劳动作业”,使学生不断地在更高层次、更有情境性地获得“沉浸式”的耕读感觉。

甘肃:拟建一批耕读教育实践基地和劳动教育品牌项目

【每日甘肃网2023-03-27 】近日,甘肃省教育厅印发《甘肃省高校新农科建设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提出,该省高校新农科建设面向新农业、新乡村、新农民和新生态发展需求,构建新农科高素质人才培养体系,着眼于助推该省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和农业现代化建设。

甘肃省教育厅:拟建一批耕读教育实践基地和劳动教育品牌项目

《方案》提出,要以兰州大学和甘肃农业大学等高校为重点,建设1—2所高水平新农科示范高校、10-15个新农科专业点、100门左右新农科关键领域核心课程、5-10个耕读教育实践基地和20—30个耕读教育、劳动教育品牌项目,创建5-10个智慧农业学院、现代农业产业学院和未来技术学院,培养一批引领现代农业发展方向的卓越涉农人才,培育转化一批进入农业产业高端的科技成果,形成具有甘肃特色的新农科人才培养模式。

在加强耕读教育上,《方案》提出,要加强知农爱农教育,深挖甘肃本土红色文化、农耕文明,结合该省乡村振兴和强县域行动,加强“大国三农”“耕读中国”“生态中国”等农林特色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在创新协同育人机制上,《方案》提出,要促进涉农高校与国内外高水平大学、科研院所、相关企业开展合作,探索新农科建设新模式。在推动学科专业交叉融合上,《方案》要求,高校增设紧缺、新兴涉农专业点,紧盯农业科技前沿,推动涉农高校在生物育种、关键农林机械装备、耕地质量与农业节水、病虫害防治、智慧农林技术等领域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争取得重大原始创新成果。

甘肃省教育厅:拟建一批耕读教育实践基地和劳动教育品牌项目

中国教育新闻网:以“沉浸式”耕读作业育人

现代化的耕读教育,以学生达成“知行合一”的沉浸式体验为途径与目标,引导学生在“沉浸式劳动作业”过程中持续追求更具情境、更高层次的“沉浸式”耕读感受。

中国自古就是农业大国,形成了独具特色、影响深远的农耕文明,“耕读传家”成为中华民族特有的教育传统。经过数千年的文明传承,耕读教育早已不仅仅限于字面的“耕”与“读”的教育,而是一个全面完善的伴随炎黄子孙成长的综合素养培育体系。

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出台,在“提升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部分中明确提出“开展耕读教育”。耕读教育属于乡村建设行动的重要内容,是面向每一个学生的全人、全程、全方位的综合育人体系。“沉浸式”耕读作业,将耕读教育融入每个学生的生活中。

建构体系:

“沉浸式”耕读作业着眼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具备现代生活素养的小公民。学校根据地域特色、学校文化特色,考虑学生心理特征及兴趣差异、乡土情怀的培育、参与社会生活的需要、任务的可行性,开发了“小农民”“读书娃”“小城管”“小乘客”“健康娃”“研学娃”“艺术娃”“科学娃”八个体验项目,前五项为必做项目,后三项为选做项目,让每个学生都有感兴趣、能参与的项目。在此基础上,每个项目根据学生年段及家庭、学校、社会三个空间设计作业任务。

明晰“沉浸式”作业任务:

根据学生年段以及体验空间的层次性,设计明确可操作的体验作业。作业任务表述独立,但整合于学生成长生活中。首先,所有任务都与学生全面健康成长、学习知识技能、融入社会相关。其次,任务以由低到高的层次表述,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状态领取高层次任务完成,并将过程性信息(照片、视频、文字等)反馈到评价的相应项目。再其次,各个空间的任务有相互交融的地方。比如“小农民”作业,第三学段有“参与现代智能养殖园”的任务,该任务与“科学娃”第三学段任务之一相融合。

相关文章:

耕读教育:如何充分利用校园阵地与校外基地开展耕读劳动教育?
农林教育创新发展:改进耕读教育,推动课程改革,建设实践基地
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耕读教育是劳动教育的有效方式
中小学与农业大学:如何探索新时代耕读教育模式?
耕读教育:是身心一体的全生命教育,是我国农业大学改革突破的方向
教育部印发文件:加强学生传统农业文化教育,加强耕读教育实践基地建设
新华日报:耕读创造性劳动,让“创新力”成为劳动教育的“生命力”
教育部答复函:关于鼓励大中小学定期开设学农类实践课程的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