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盘活镇村闲置资产:大竹县“351”模式与雅安市“资产+N”方式

本文隶属:镇村闲置资产盘活(第31/69篇)

大竹县坚持“统筹、综合利用、分类处置、创新盘活”的总思路,打破权属和地域壁垒,积极推动镇村国有资产跨部门、跨层级调剂共享,因地制宜、创新方式,分层分类盘活乡镇闲置公有资产。雅安市继续推进镇村国有资产的盘活,积极探索盘活镇村国有资产的有效途径,通过“资产+ N”(基层服务、市场运营和产业培育),对乡镇闲置资产进行有效的盘活。

高效盘活镇村闲置资产:大竹县“351”模式与雅安市“资产+N”方式

高效盘活镇村闲置资产:大竹县“351”模式

大竹县按照“统筹兼顾、综合利用、分类处置、创新盘活”的总体思路,破除权属、地域壁垒,积极推进镇村公有资产跨部门、跨层级调剂共享,因地制宜、创新方式,分层分类盘活乡镇闲置公有资产。

实行“五个”一批,分类盘活。

要实现“变资产为资本,变资产为资源,变闲置为利用”。一是安排一批办公用房,将乡镇闲置的资产划拨给卫生院、派出所、村集体经济使用,足额保障乡镇各部门和村级组织正常运转。二是改造成一批公益用地,将其改造成农村图书、农村电影院、儿童之家、日间照料中心等公共服务设施,以提升居民的满意度、幸福感。三是对一批具有一定商业价值、适合转变为经营性资产的土地进行市场化处理,以市场为导向,以集中租赁和公开拍卖的形式进行处理。四是扶持一批工业企业。要将其与当地的经济发展相融合,以扶持特色工业,并为招商引资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证。五是增加一批国有资本。将符合条件的资产以资本形式注入国有企业,并将其作为国有资产的经营和经营职能,从而实现对国有资产的保值和提高其融资能力。

创新“一个”方式,聚力盘活。

针对闲置资产的使用状况、产权关系等,因地制宜探索新途径,创新实现将确无利用价值、无法盘活的闲置村级办公用房和集体资产,与实施城乡建设用地项目增减挂钩有机结合。月华镇光华村的金堂小学,玉皇庙村的高峰小学,蔡家庵村的办事处,以及川主洗马村和三联村的一些闲置的学校,都被列入了城乡建设用地的增减挂钩范围。全县实现了7宗城乡建设用地双挂钩,盘活了2630平方米的村级集体资产,盘活了闲置资产,提高了城乡建设用地指标。

建立“三本”台账,分层盘活。

根据层级管理和资产性质,建立全县镇级闲置国有资产、村级闲置集体资产、县级部门派驻乡镇机构闲置资产三本资产台账,摸清镇村资产家底。同时压实各乡镇(街道办)、村集体经济组织、有乡镇派驻机构的县级主管部门主体责任,分层制定盘活方案,明确每宗闲置资产的盘活措施、盘活时间、盘活责任人等,按照“清单制+责任制+销号制”的管理原则,盘活一宗,销号一宗,确保镇村闲置公有资产全面盘活。

高效盘活镇村闲置资产:大竹县“351”模式与雅安市“资产+N”方式

高效盘活镇村闲置资产:雅安市“资产+N”方式

为进一步巩固深化我市乡镇行政区划和村级建制调整改革(以下简称“两项改革”)成果,按照省委、市委关于做好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部署要求,持续推进盘活用好镇村公有资产工作,我市积极探索盘活利用镇村公有资产有效路径,采取“资产+N”方式,有效盘活镇村闲置资产。

一、“资产+产业培育”,让乡村振兴有发展

依托闲置资产,积极培育乡村旅游生态农业等地方特色产业,着力将“资源”变“资本”,激发乡村产业发展活力。其中:上里镇利用乡村振兴示范村激励奖补资金以及引入社会资金,将上里镇原五家村活动室打造成为精品民宿,在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同时,通过示范引领,以点带面,积极推动上里镇农家乐转型升级,满足游客多元化需求,带动周边群众共同致富。

二、“资产+市场运营”,让集体经济添收益

认真梳理各镇、村闲置资产,分类建立优质资产台账,通过微博、微信、网站等平台积极宣传闲置资产信息,采取出租、入股等方式交由企业或个人经营,通过公开竞争,洪雅神龙酒业有限公司租赁原碧峰峡中心校老校舍,年租金达10万余元,增加集体经济收入的同时解决就业岗位48个。

三、“资产+基层服务”,让人民群众得实惠

坚持问需于民,统筹利用闲置的镇村公有资产改建为便民服务中心和文化活动中心,提升基层服务能力,方便群众办事,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其中:望鱼镇原四岗村活动中心打造成“一个中心阵地+N个便民服务代办站”,为群众提供民事代办或协办等“跑腿”业务,实现“办事不出村、服务不缺位”。周公山镇将原孔坪乡文化站改造为日间照料中心,把老人日间活动和照料、文化体验、文明宣讲等融为一体,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