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应该因地制宜,结合本地美丽乡村建设行动

本文隶属:K12劳动教育课程教案(第80/86篇)

从2022年秋季开学起,劳动课已正式成为中小学一门独立课程。光明网记者采访了解到,由于当下劳动课不考试,一些学校并不把劳动教育当成一门重要的课程来对待。同时,一些家长则更看重成绩,而不把劳动当作一回事。记者还在采访中发现,一些家长和网民提出了疑问:“农村孩子自幼就受到各种劳动的影响,难道要专门上劳动课?”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资讯科技系钟柏昌表示,与都市大学生相比,乡村学生接触劳动的机会较多,特别是家庭条件较差的学生,从事的家务活和户外工作较多。但是,随着我国大多数农村家庭的经济状况有了显著的提高,而且青年父母越来越重视自己的孩子的文化课,参与劳动的机会也越来越少。

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应该因地制宜,结合本地美丽乡村建设行动

熊丙奇指出,劳动课最大的价值在于三个层面:第一,使学生掌握自我的生存能力;二是要使大学生形成尊重劳动、尊重普通劳动者的劳动观念;三是对大学生的兴趣和对其进行生涯教育。劳动课的最大价值在于它不仅仅是传授劳动技术,它还会影响到学生的思想意识,这需要通过学校的制度教育来实现。

不可否认的是,城市和农村的生活场景存在着许多的差别,因此,在制定劳动课时,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要求,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不同的劳动教学。

陈孝花告诉记者,目前开展得如火如荼的“美丽乡村”行动是很好的契机。她打算鼓励学生发挥创意、亲自动手,把自己生活的村庄打扮得漂亮整洁。这不仅能让劳动教育更接地气,也能为乡村振兴出力。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三农”工作做出了全面部署,强调实施农村全面脱贫与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任务必须紧紧抓住“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但在陈孝花看来,劳动课的开设并非一蹴而就。“我们要做的是‘润物细无声’,培养学生对劳动的兴趣。”陈孝花说,“学生对劳动产生兴趣后,他们会愿意主动去参与劳动,并从中收获成就感、幸福感。”目前,陈孝花正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让劳动课走进更多农村学校和城市学校,让学生在参与中增强幸福感。钟柏昌表示:“劳动课最重要的功能就是培养学生劳动观念、劳动意识和劳动能力。

此外,上好劳动课,完善的教育平台必不可少。陈孝花认为,如果学校没有劳动基地,可能会只重视劳动知识的传授而忽略劳动技能、习惯、精神的培养。

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应该因地制宜,结合本地美丽乡村建设行动

对此,熊丙奇建议,学校需要建立劳动教育实验室、劳动教育基地,组织专业教师进行授课。“很多劳动课成了家长打卡、拍视频活动,这是一种简单粗暴的劳动教育方式,只有做好劳动教育平台建设,才能更好地避免这种情况出现。”

如何建设劳动教育平台?重庆科学城金凤区实验学校校长李禹辰介绍,该校依托金凤区党建项目,联合重庆农科院专家建设校园劳动教育基地。每个班级都认领了属于自己的“班级领地”,按照时节种植不同种类的蔬菜。“学生在菜地里当起了小主人,感受着种植的快乐与艰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