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东莞:打造林业生态惠民“新宠”,自然教育有声有色!

本文隶属:09.生态循环农业&碳汇项目(第87/119篇)

【广东省林业局2022-10-30(江堂龙)】近年来,广东省东莞市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生态保护修复为主业、以林业资源管理为主责、以自然保护地体系为主阵地,统筹推进生态保护、生态修复、生态文化、生态惠民、生态安全,全力打造林业生态新高地,为东莞在“双万”新起点上加快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生态支撑。

广东东莞:打造林业生态惠民“新宠”,自然教育有声有色!

自然教育则是提升生态文明水平的重要途径,2022年暑期,东莞市自然教育活动如火如荼,有声有色。东莞的“绿色版图”和“绿色服务”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提质增效,全市森林覆盖率达37.4%,全市21个森林公园年迎客逾2500万人次。2022年8月,东莞市林业局获评“全国绿化先进集体”称号。

自然教育有声有色

成生态惠民“新宠”

自然公园是生态文明的载体,而自然教育则是提升生态文明水平的重要途径。2022年暑期,东莞市自然教育活动如火如荼,有声有色。

东莞市林业局相关工作人员说,像大岭山森林公园的“夏夜寻光,探访自然精灵——萤火虫”自然教育公益活动以及大屏嶂森林公园举办的“探秘大自然的奥秘”自然教育活动,带领市民认识动物的美好,了解植物的发展史,并制作自然环保手作,受到市民朋友的欢迎。

近年来,东莞市林业局结合“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世界地球日”“世界森林日”,组织银瓶山森林公园、大岭山森林公园、大屏嶂森林公园和市林业科学研究所,为社会大众呈献体验式自然教育活动,还联合市科协、市生态环境局举办“科普大讲堂”生态文明主题科普讲座,均吸引东莞市民踊跃报名参加。据统计,近年来,东莞市林业系统举办各类自然教育活动183场次,直接受众近4万人次,市林业科学研究所获评广东省科普教育基地、第四批全国林业科普基地,华阳湖国家湿地公园、市植物园、大岭山森林公园星野教育基地、银瓶山森林公园、省樟木头林场、大屏嶂森林公园被认定为省自然教育基地,自然教育成为生态惠民的“新宠”。

接下来,东莞市林业部门将筹划自然教育嘉年华活动,继续开展自然教育优秀公益课程评选和导师培训,推进课程、导师体系逐步完善;同时,尽快出台《东莞市自然教育基地认定和管理办法(试行)》,规范东莞市自然教育基地的认定和管理。

广东东莞:打造林业生态惠民“新宠”,自然教育有声有色!

自然公园体系逐步完善

年迎客逾2500万人次

10月的东莞大岭山森林公园石洞景区,群山环抱、寺宇巍峨、古树参天、溪流潺潺,如今这里已经成为市民旅游休闲的网红景观。

“我们基本上有时间,都会过来跳舞。”今年70多岁的大岭山镇水朗村村民李阿姨经常与姐妹相邀来森林公园跳扇子舞。她说,小时候,那时的森林公园被叫作林场,她就曾跟父亲来林场买过木材。后来,森林公园实行国有林场改革,不再砍树,改为森林公园,森林公园树木与日俱增,参天大树随处可见。公园还硬化了山路,建设了登山步道和星级公厕,“公园越来越像旅游景区,服务配套一天天完善”。

这些变化与东莞市林业局大力推进自然公园体系建设分不开。近年来,东莞全市大力开展新一轮绿化东莞大行动,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率先完成场园合一、国有林场改革,统筹推进全域高品质森林城市建设。2020年,东莞市首个省市共建森林公园——广东九洞森林公园(银瓶山森林公园樟木头景区)顺利开园。园内群峰峥嵘,飞瀑深潭,景观雄奇,彩色林花开争奇斗艳、落英缤纷,成为东莞市民群众休闲打卡的好去处。而银瓶山森林公园、大屏嶂森林公园、大岭山森林公园等均是东莞各具特色、景观优美的森林公园,受到市民青睐,年迎客逾2500万人次。目前,全市建设森林公园21个,湿地公园24个。

未来,东莞市林业局将以市属三大森林公园为抓手,引入国有和社会资本参与,通过开展限制社会车辆入园、升级改造和社会化运营停车场、运营接驳观光车等系列措施推动森林公园交通品质提升。

抓实抓牢森林防火

筑牢“四大”防线

每年入秋后,天干物燥,森林风险预警高挂,东莞都会迎来森林高火险期。做好森林防火工作,保护好来之不易的林业生态资源,成为东莞林业部门头等大事。数据显示,经过多年的努力,东莞已经建成1035.41公里生物防火林带,全市城乡生态环境显著改善,森林生态承载力和服务功能显著增强。

森林防火工作年年做,年年重要。今年以来,东莞市以林长制为抓手,通过筑牢责任、组织、数智、宣传等防线,全力推进当前森林防火工作。首先,通过督导检查、签发总林长令等方式,落实各级林长“三化”责任,构建以党政领导负责制为核心的森林防火责任体系。2022年5月、9月,先后签发东莞市2022年第1号、第2号林长令,强调要抓实抓牢森林防灭火工作,要全面落实好林长制,压实各方责任,构建党委领导、党政同责、属地负责、部门协同的责任体系,把防灭火责任落到每个区域、每片林、每个人。

东莞还通过向组织要保障、向科技要战斗力,建立多位一体的联防联保体系。一方面,完善区域联防制度,成立市森林消防大队,联合多部门开展“五清”专项行动、野外火源治理专项行动,整改火灾隐患336处,清理坟边杂草1878处,排查录入森林火灾风险隐患点3975个。全市所有国有林场、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实现防火码全覆盖。截至目前,全市未发生重大以上森林火灾。另一方面,打造森林防火“数智”防线,建立森林公园治安与防火监控系统,开展森林资源动态监测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