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博研学,地学研学,品质研学…四川探索研学旅行的经验之谈

本文隶属:02.中小学劳动实践研学基地(第219/281篇)

近日发布的《2021年四川省乡村旅游年度报告》显示,2021年,四川省乡村旅游总收入3637.43亿元,同比增长15%;乡村旅游接待总人次4.66亿人次,同比增长17%,全省乡村旅游经济整体呈现出恢复性增长的态势。

【2022-07-28中国旅游报 (何振 王琳玲 王燕林)】“地学研学——漫步四川,寻找地球深处的奥秘”“农博研学——从油菜到菜油”“品质研学——昆虫旅馆长啥样儿,孩子们来告诉你”……如今的四川研学旅行产业呈现出多层次推进、多样化开展的喜人态势。

农博研学,地学研学,品质研学...四川探索研学旅行的经验之谈

2021年5月,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教育厅联合主办了全省研学旅行大会,全面落实国家关于研学旅行的相关文件精神和工作要求。通过大会推动,四川省研学旅行的新业态和新主体蓬勃发展,传统旅游产品加快转型升级,形成了各地高度重视、部门协同配合、学校主动尝试、社会组织机构积极参与的良好格局。

研学旅行协调推进机制建立,确保了相关工作的有效落地。四川为有力推动研学工作落实,专门成立了中小学研学旅行实践工作协调小组,通过召开专题工作推进会、协调会,定期总结各地在研学旅行工作上的优秀经验,加强示范建设和组织宣传,明确阶段性目标要求,推动落实各项政策,督促和指导各地持续推进研学旅行发展。

研学旅行政策文件制定实施,明确了工作方向、内容和要求。2021年5月,四川省教育厅等14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推进中小学研学旅行实践工作的实施意见》,进一步规范组织活动、加强课程建设、优化线路设计、加强基地(营地)管理、完善评价管理,明确了诸多促进研学旅行发展的具体措施,为政府、学校、机构和社会组织参与研学旅行提供了明确而细致的指引。

省级研学旅行基地创建,为全省各级基地的建设提供了样板。四川省文旅、教育、林草、地矿等部门,联合推进省级研学旅行实践基地创建,首批公布了四川省研学旅行基地157家,其中,地学基地45个,红色实践基地112家。省级研学旅行基地推出后,全省各地纷纷行动,积极开展市级、县级基地评选,有力地推动了全省研学旅行基地建设。

推动研学旅行发展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在政策指引支持的基础上,需要在供给和需求全链条涉及的质量标准、基地营地、经营管理、人才培养等多个环节系统考虑、共同发力、协同推进。为此,四川在推进研学旅行发展之初就注重将体系建设作为推动研学旅行整体发展的重要抓手。

以标准提质量,充分发挥标准在研学旅行发展中的引领和指导作用。2021年,四川制定发布了《研学旅行基地(营地)设施与服务规范》《研学旅行实践活动设计规范》两个地方标准,对全省研学旅行基地(营地)建设运营和研学活动设计有了明确的规范和要求,研学旅行各参与方选择基地和评估方案也有了具体的依据,对规范和指导研学旅行基地(营地)建设运营及研学活动的开展、推动研学旅行高质量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以管理促规范,促进研学旅行健康有序发展。四川贯彻了放管结合、粗细相济方针,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教育厅下发了《关于加强省级研学旅行实践基地(营地)管理的通知》,对省级研学旅行实践基地的申报、预审、创建、运行、安全等多个方面进行了详尽的规定。

以人才为根本,培养和吸引实用型研学旅行人才。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总工会等部门联合举办了研学指导师大赛。通过连续两届大赛,参赛选手整体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全省研学旅行指导师队伍的整体综合素质和技能得到了有效提升。四川多家高校开设研学旅行专业或增设研学旅行方向,有力地推动了研学旅行人才的培养。

四川多地、多方主动作为、因地制宜,积极探索研学旅行的新理念、新路径,在实践中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发展模式,为各地研学旅行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经验。

农博研学,地学研学,品质研学...四川探索研学旅行的经验之谈

规划引领,全域研学。乐山市制定了《乐山市研学旅游发展规划》《乐山市研学旅游发展三年(2021—2023)工作方案》,明确提出了建设“世界研学旅游高地”的定位,并将其列为《乐山市“十四五”旅游融合发展规划》重点任务,推出了“乐游嘉学”品牌和“乐娃”研学IP,打造了40个研学基地,推出了10条专题研学线路,积极开展假期家庭游学推广,有序推进全市研学旅行全面发展。

营地引领、体系支撑。广元市成立了全市研学旅行综合协调小组,投资建设了1个事业性质的研学实践教育营地作为龙头,构建了全市1个研学实践教育营地、14家研学旅行承办机构、31家研学旅行实践教育基地和N家单位及个体的“1+14+31+N”研学体系,对全市研学旅行的快速发展起到了有效的支撑和保障作用。

市场引领,产品带动的发展模式。绵阳市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组织的作用,打造了“绵州研学记”研学品牌,通过全市场介入、全产业融合、全方位引导,充分发挥市场主体的积极性,推进研学活动公司与景区、文博场馆等合作,打造富有特色的诗词研学、自然研学、民俗风情研学、红色研学等产品,通过市场手段促进全市研学旅行可持续发展。

此外,四川宜宾、内江及射洪、邛崃、大邑、新津等地,积极构建“政府统筹、企业主导、全域研学”的研学发展模式,积极推动和引导社会机构、行业组织等参与,共同推动研学旅行的发展,既有效落实了“双减”工作,又拓展了旅游发展的新空间,形成了全社会、多领域共赢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