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隶属:09.生态循环农业&碳汇项目(第61/119篇)
- 养殖新政策:种养结合补贴多少钱?
- 浙江省现代生态循环农业整建制推进市、县(市、区)认定名单的通知
- 不容小觑的黑水虻环保养殖场,变废为宝,商业价值巨大!
- 黑水虻昆虫处置畜禽粪便制作有机肥料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19年生态循环农业项目申报指南(项目所在地必须是农业综合开发县)
- 广西金光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园正式揭牌:小蚯蚓尽显大生态循环威力!
- 牛粪养蚯蚓技术-怎样利用废弃牛粪养殖蚯蚓?
- 他家的“稻虾共作”,还养兔子干啥?
- 我国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基本难点,其赚钱运营模式有哪些?
- 农业农村部: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与种养结合农业
- 可行性研究:以菜养鸡,以鸡养菜的模式可行吗?
- “种植+养殖+加工”结合模式好!实际操作中有哪些重点和难点?
- 2020农业商机关键年!“生态循环农业”经典模式,全球都在用
- 果菌肥生态循环农业模式,果业大县产值新增10亿不是梦
- 生态循环农业五大模式,看看有哪些典型案例?
- 我国生态循环农业的主要模式,2021年生态循环农业推广着力点
- 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皖北这样打造“变废为宝”的扶贫产业
- 走进山东与甘肃的循环农业基地,看看是什么产业链与生态农业模式
- 生态循环农业政策倾斜力度将空前,其特点和发展重点有哪些?
- 桑园公社:桑基鱼塘的升级版,桑基立体农业的新模式!
- 2021年畜牧和畜禽粪污量大县有哪些?绿色种养循环农业实施方案包含哪些内容?
- 如何申报2021农村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案例?
-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2021年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技术指导意见
- 再生资源循环经济产业前景广阔,这些产业方向迎重大机遇!
- 国家抓紧编制2030年碳达峰行动和实施方案,整县试点推进屋顶光伏
- 将农业纳入碳交易市场是大势所趋,建议设立全国农业碳交易中心
- 中国农业银行:正式发布“十四五”规划,积极参与碳市场建设
- 江西促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出台这个文件影响你生活的方方面面!
- 江苏启动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扬州市推出“稻虾鸭”综合种养新模式
- 中国农业科学院:11个研究所组建农业农村碳达峰碳中和研究中心
- 国家“双碳政策”风口下,造纸龙头企业全力开发林地碳汇项目
- 碳汇林建设项目的可行性分析及盈利分析
- 宜昌建成40个生态循环农业示范点,上海启动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
- 农业绿色发展:农业农村如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
- 川渝农科院鱼菜共生技术受农企青睐,粮食产业园区设鱼稻共生基地
- 甘肃平凉市:生态循环农业走出新路子,招商引资优惠政策20条
- 生态循环农业:湖南探索打造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绥宁模式”
- 农业农村部:“十四五”期间拟订《农业农村减排固碳实施方案》
- 稻田生态循环农业:长春稻蟹种养面积达7.2万亩,宿州稻蟹每公斤卖到近200元
- 河南新野县与天津北辰区:实施循环农业,经济与环保双赢
- 《碳达峰行动方案》印发,推进农业农村减排固碳,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
- 广东启动农业对接RCEP成员国十大行动计划,海南循环农业发展结硕果
- 什么是低碳农业?天津市东丽区培育特色农产品产业链低碳农业
- 推动农业种养结合发展,农业农村部发布畜禽粪污利用计划和台账管理方法
- 双碳农业数字化,如何推动农业双碳战略与数字农业的有效融合?
- 拥有1亩林地即可申请林业碳汇证,如何获取林业碳汇证及碳汇造林项目备案?
- 农业农村部发文:未来四年建设一千家国家级生态农场,培育一批生态农业企业
- 《林草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5 年)》政策解读,2025年总产值达9万亿元
- 浙江公布首批林业固碳试点单位名单,广西启动千万亩林业碳汇开发项目
- 浙江庆元建设林业碳汇先行基地,安徽首单森林碳汇指数保险花落池州
- 宁夏建立全区林长制工作体系,湖南桃源启动森林资源网格化管理
- 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即将到来,提升森林草原湿地碳汇能力
- 浙江温州出台湿地城市实施方案,江西创建“湿地银行”试点实施方案
- 广西部署2022年林业碳汇工作,陕西宝鸡成功申报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
- 多地开展“互联网+植树”创新活动,市民可报名参与线下植树抚育活动
- 湖北荆州启动国土绿化和湿地保护三年行动,山东济宁启动荒山绿化三年行动计划
- 甘肃评估六大片区草原碳汇潜力,山西签订林业生态扶贫PPP项目碳汇开发协议
- 森林经营,事关国家“双碳”目标战略,附2022年国土绿化工作要求
- 广西:召开林业碳汇工作专题会议,拟扩大油茶种植规模及油茶林下经济
- 广西东兴发现古树新种,湖北咸丰百年古树成游客打卡点
- 森林生态科普解读:森林是碳库,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路径
- 促推低碳转型与绿色发展,福建武平发放绿色金融新产品“碳金卡”
- 福建将乐青绿开辟“碳库”新路,云南高质高效发展花卉产业
- 县区森林资源开发项目案例:林业碳汇项目可行性报告建议书
- 贵州发放首张林业碳票,农业碳票的制发流程介绍
- 福建:尤溪完成首个社会化碳汇造林项目,三明“三多模式”营造碳中和林
- 陕西平利县与福建将乐县创建生态司法碳汇教育实践基地
- 新余推进国储林PPP项目建设,安平开启种养循环农业新模式
- CCER项目:哪些项目可申报?如何准备及评估?开发流程怎样?
- 四川首个森林碳汇局挂牌成立,浙江林业碳汇中长期规划通过专家论证
- 福建将乐县探索碳汇造林新模式,安徽举行林业碳票首发及交易仪式
- 首个农业碳汇交易平台在福建厦门落地,首个森林碳汇局挂牌成立
- 江西吉安打造国储林建设新模式,陕西宁陕首宗林业碳汇项目成交
- 《农业农村减排固碳实施方案》印发:涉及6项重点任务与10项重大行动
- 浙江常山探索油茶碳汇价值开发,山西太原开展碳达峰碳中和调研
- 首届全国林草碳汇高峰论坛主题:发挥林草碳汇优势,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 福建将乐县启动FSC竹林认证,浙江安吉县竹林变“碳库金库”
- 粤港澳第3届自然教育季正式启动,福建清流县开启碳中和示范林建设
- 四川泸州推进林业碳汇项目开发建设,安徽召开林业项目市场化推介会
- 四川洪雅探索林业碳汇交易,云南举办首届竹资源创新交流会
- 四川绵阳:启动林业碳汇项目开发工作,坚持山村造林兴业富民
- 广东潮州召开林业碳汇培训会,湖南桂阳打造美丽乡村示范带
- 全国各省市林业碳汇政策汇总:森林碳汇项目开发规划发展
-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累计向100个项目发放碳减排贷款117.8亿元
- 浙江农林大学成立碳中和学院,贵州首张竹林碳票发行
- 福建将乐打造森林康养新业态,浙江龙游竹林经营碳汇项目预交易落地
- 广东东莞:打造林业生态惠民“新宠”,自然教育有声有色!
- 浙江签订首单竹林碳汇价格指数保险,农行发放一笔林业碳汇收益权质押贷款
- 宁夏西华山:探索生态保护新途径的草原自然公园试点建设经验
- 谋求新型农业绿色低碳发展,天津启动低碳计量示范项目
- 广西林业碳计量研究中心揭牌,浙江发放2951亩首批林地碳汇权证
- 农发行总行:新一代信贷管理系统上线,披露2022年第3季度碳减排贷款信息
- 上海持续开展林业碳汇调查,广西高峰林场推进林下经济发展显成效
- 陕西咸阳成为全国林业碳汇试点城市,安徽首个林业碳汇开发基地揭牌
- 国家发改委:大力推动低碳零碳负碳项目与绿色产业示范基地建设
- 广州市着力林改打造“碳汇宝库”,湖北宣判首例碳汇补偿民事诉讼案
- 零碳村镇项目:中国零碳村镇促进项目启动,打造黄河岸边“零碳村庄”
- 何谓气候智慧型农业?各国如何应对?附中国的相关项目案例
- 宝兴县设立生态产品价值转换促进局,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方式
- 湖南石门县开展生态教育进校园活动,湖北宜昌加快林业特色产业发展
- 毕节市已在贵州省发行4张林业碳票,这个矿山公园曾是铁矿露天开采场
- 林业碳汇:云南举办专题讲座,浙江发布10大树种,菏泽开发首个基地
- 江西开发CCER林业碳汇试点项目,湖南株洲斩获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
- 海南发布首个茶叶碳标签,山东东营落地首笔湿地碳汇价值综合保险
- 浙江探寻“不动产生态价值”实现路径,深圳发布红树林保护项目碳汇方法学
- 加大扶持,编制实施方案,2023年建设1600个秸秆综合利用展示基地
- 2023年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启动,多地落实精细化管理
- 水稻上山质疑不断,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负责人出面解读
- 山西出台农业农村减排固碳实施方案,吉林印发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
- 广西力争2025年设施农业总产值超3千亿元,辽宁推进绿色低碳农业高效发展
- 森林康养基地项目开发的规划要点、实践探索及实践案例
- 将乐县“零碳镛行”平台正式上线,包头印发林业碳汇建设工作实施方案
- 如何做好低碳农业的科普宣传及展示?科普宣传语有哪些?
- 安庆庆林业碳汇项目开发潜力评估价值:33亿-375亿元
- 2017-2020年: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全部用于生态循环农业项目扶持
- 生态循环农业模式设计需要因地制宜!
- 2017中国循环农业论坛:专家评说生态循环农业
- 项目设计案例:生态循环农业综合养分管理计划
- 生态农业9大经营模式!与循环农业有何区别?
【中国绿色时报2022-04-22(肖文发 朱建华)】作为陆地生态系统主体,森林是碳库,具有强大的固碳增汇功能,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为什么说森林是水库、是钱库、是粮库、是碳库?《中国绿色时报》近期推出特别策划,约请林草界专家学者专题解读森林“四库”,系统介绍森林的多重效益与价值。
今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强调,森林是水库、钱库、粮库,现在应该再加上一个“碳库”。其中,森林是“碳库”,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和热议。众所周知,森林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是森林植物的本能,为何总书记在当下突出强调“应该再加上一个‘碳库’”?我们认为这和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向世界承诺我国的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自此我国进入“双碳”战略目标的这一时代背景是一脉相承的。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我国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庄严承诺,也是统筹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战略。2021年3月15日,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会议指出,要提升生态碳汇能力,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控,有效发挥森林、草原、湿地、海洋、土壤、冻土的固碳作用,提升生态系统碳汇增量。
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主体,其强大的碳汇功能和作用,成为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路径,也是目前最为经济、安全、有效的固碳增汇手段之一。
“双碳”战略目标下,“森林是碳库”强调的不仅是传统林业上森林的碳汇功能,更在于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森林的固碳减排效应可以为我国争取更多的话语权,为我国经济社会转型发展争取更多的发展时间和空间。
森林碳库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发挥重要作用
大量观测和研究证实,全球气温呈持续上升趋势,其中,人类利用化石能源等活动导致大量温室气体排放,是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自1990年以来,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组织全球科学家编写气候变化评估报告。最新的第六次评估第一工作组报告指出,1750年左右以来,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的上升“明确无疑”是由人类活动造成的。这是国际科学界的主流认识,也是国际社会采取应对措施的主要科学依据。
为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威胁,1990年联合国大会开启了全球气候治理谈判进程,1992年制定并通过《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1994年正式生效,确立了公平、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和各自能力原则,规定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不同责任和义务,成为全球气候治理的基石。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碳减排问题。2007年,在发展中国家中率先发布《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2014年,印发《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规划(2014—2020)》。2021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提出,要持续巩固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到2025年森林覆盖率达到24.1%,森林蓄积量达到180亿立方米;到2030年,森林覆盖率达到25%左右,森林蓄积量达到190亿立方米。森林、草原、湿地等陆地生态系统源于其具有固碳增汇功能,且陆地碳库约为大气碳库的3倍,成为减缓大气二氧化碳浓度上升和全球气候变暖的有效途径。
森林具有不可比拟的“碳汇”优势
碳库是地球上储存碳的地方。大气、陆地和海洋等碳库中储存了大量的碳,且在“陆-气”和“海-气”界面存在频繁的碳交换。“碳汇”是相对于大气而言的,即从大气中吸收储存或清除二氧化碳的过程、活动和机制。2020年世界粮农组织《全球森林资源评估报告》指出,全球森林总碳储量达到6620亿吨碳,主要储存在森林生物质(约44%)、森林土壤(约45%)以及凋落物(约6%)和死木(约4%)这些碳库中。
中国林科院森林生态环境与自然保护研究所主持编制的国家温室气体清单结果表明,2014年中国林地碳汇量达到每年8.4亿吨二氧化碳,约占全国陆地碳汇总量的80.7%,全国木产品碳储量还增长了约1.1亿吨二氧化碳/年。中科院研究成果也显示,2001—2010年间中国森林生态系统碳汇量约占全国陆地生态系统碳汇总量的81.3%。由此可见,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最主要的碳汇,尤其在中国,森林碳汇相比其他生态系统具有明显的优势地位。
森林碳汇主要基于自然的过程,这相比工业碳捕捉减排,具有成本低、易施行、兼具其他生态效益等显著特点。森林吸收固定的碳大部分储存在林木生物质中,具有储存时间长、年均累积速率大等明显优势,而且,林木收获后的木产品也可以长时间储存碳,这相对于农田、草地、荒漠和湿地生态系统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
值得注意的是,森林既是碳汇,也可能是碳源。作为一个生命系统,森林的死亡分解、森林火灾以及人为毁林和不合理采伐,乃至森林生物质产品的利用和消耗过程等,又可能将森林中储存的碳重新释放到大气中。根据2021年《自然·气候变化》的最新研究表明,近20年间全球森林年均总碳汇量达到156亿吨二氧化碳/年,同期由于毁林等因素造成了约81亿吨二氧化碳/年的碳排放,这期间全球森林净碳汇量为76亿吨二氧化碳/年。
森林是碳库,其内涵还包括保护现有森林碳库中的碳储存,通过加强森林保护,减少森林退化和防止毁林,以及强化森林生物质产品的可持续再循环利用,减少森林向大气的碳排放。
森林碳汇兼具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
强调森林是碳库,我们必须同时看到森林碳库形成过程中所伴随的巨大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
森林碳汇不断增加的背后,是持续开展的大规模生态修复、国土绿化和森林质量提升行动。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森林资源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量保持了连续30年的“双增长”,成为全球森林资源增长最多的国家。当前,我国森林覆盖率已经达到23.04%。《第9次全国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报告》指出,目前我国森林植被总碳储量达到91.86亿吨碳,年涵养水量6289.50亿立方米、年固土量87.48亿吨、年滞尘量61.58亿吨、年吸收大气污染物量0.40亿吨、年释氧量10.29亿吨。中国的森林在面积和质量不断提升的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体现了巨大的生态价值。
森林碳库的形成和作用的发挥,密切联系着我国的生态保护、环境治理、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根据《第9次全国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报告》,目前我国的国有林面积8274万公顷、集体林面积3874万公顷、个人所有林9673万公顷,这些不同所有制的森林资源为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治理环境提供了重要基础。鼓励并大力发展多重效益的造林再造林和森林质量提升碳汇项目,对加强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增强自然保护区及其周边社区适应气候变化能力,提升地方经济发展、促进实现乡村振兴,以及如期兑现中国向世界承诺的“3060”远景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森林碳库积累所形成的碳汇,其经济价值可通过交易直接变现。碳汇交易是基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等国际公约,对各国分配二氧化碳排放指标的规定,创设出来的一种虚拟交易。发达国家可以通过在发展中国家投资开展造林再造林等活动以增加碳汇,从而抵消其自身的碳排放。
2011年,中国开始了国内碳排放权交易试点,2012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暂行办法》,正式将林业碳汇作为一种合格的“中国核证减排量(CCER)”纳入碳市场交易。中国林科院森林生态环境与自然保护研究所分别在2013年自主开发了《碳汇造林项目方法学》,并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备案成为全国首个CCER林业碳汇项目方法学,随后又在2014年开发并备案了全国首个《森林经营碳汇项目方法学》,成为中国CCER机制下林业碳汇项目开发必须遵循的方法指南。
2016年8月,塞罕坝林业碳汇项目首批国家核证减排量获得国家发改委签发,预计30年内产生净碳汇量470多万吨,潜在交易价值超亿元。2018年8月,塞罕坝林场在北京环境交易所与北京兰诺世纪科技有限公司达成首笔造林碳汇交易,使塞罕坝林业生态产品真正实现了市场化,有力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取得了森林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
“扩、增、固”,科学增加森林碳库
森林碳库受到多种因素影响。科学增加森林碳库和提升森林碳汇能力,除了尽可能地扩大森林面积外,重点需要精准提升森林质量,提高人为活动管理水平,同时,还要考虑气候变化等自然环境的影响,保护好现有森林资源背后的碳储存。
建议未来可以从“扩、增、固”三个方向进一步提升中国森林的碳库效益。其中,“扩”为大力推进科学绿化,进一步扩大森林面积;“增”为着力提升森林质量,增强森林的碳汇功能和碳储量;“固”为巩固和保护现有森林的碳储存,减少森林碳损失和碳排放。
——扩大森林面积。围绕“双碳”战略目标,科学制定国土绿化的路径图和时间表,力争“十四五”期间实现森林覆盖率达到24.1%的目标,并努力于2060年使中国森林覆盖率达到27%以上。国家温室气体清单结果表明,过去20年间,新增森林面积的碳汇贡献约占中国森林碳汇总量的40%—50%,发挥了巨大的增汇作用。未来应按照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要求,加大植树造林和封山育林,强化退化土地治理与修复,进一步实行退耕还林还草等重大生态修复工程,深入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同时,深入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推进森林城市和美丽乡村建设,通过多途径、多方法、多形式推动增绿增汇。
——提升森林质量。到2030年,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新增60亿立方米,并努力于2060年使中国森林平均每公顷蓄积量达到或超过世界平均水平,是我国对外承诺的“双碳”目标,也是中国森林质量提升的可及目标。具体可以通过实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科学编制森林经营方案,规范开展森林经营活动等方式实现。研究表明,改善林分结构,将纯林改造为混交林往往具有更好的固碳效益。由于不同树种的固碳效率存在差异,选择高固碳效率的造林树种,可以增强森林的固碳能力,同时还可以生产具有高经济价值的木材;科学适当的管理措施,如施肥、采伐剩余物管理、造林密度调整、轮伐期与采伐方式调整等,也能提高森林生态系统碳的储量和固碳效果;气候变暖以及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增加等外在因素也会提高森林生产力,从而增加森林的固碳能力。
——保护现有碳储存。严格保护自然生态空间,加强国土空间用途管控,开展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确保林地保有量不减少,有效保护森林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完整性、生物多样性和碳汇功能。严格保护和合理利用森林资源,加强森林采伐管理,禁止违法毁林,减少因不合理土地利用和土地破坏等活动导致的碳排放。加强各类灾害防治,保护森林资源安全,减少因火灾和病虫害等破坏森林资源造成的碳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