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隶属:09.生态循环农业&碳汇项目(第58/119篇)
- 养殖新政策:种养结合补贴多少钱?
- 浙江省现代生态循环农业整建制推进市、县(市、区)认定名单的通知
- 不容小觑的黑水虻环保养殖场,变废为宝,商业价值巨大!
- 黑水虻昆虫处置畜禽粪便制作有机肥料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19年生态循环农业项目申报指南(项目所在地必须是农业综合开发县)
- 广西金光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园正式揭牌:小蚯蚓尽显大生态循环威力!
- 牛粪养蚯蚓技术-怎样利用废弃牛粪养殖蚯蚓?
- 他家的“稻虾共作”,还养兔子干啥?
- 我国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基本难点,其赚钱运营模式有哪些?
- 农业农村部: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与种养结合农业
- 可行性研究:以菜养鸡,以鸡养菜的模式可行吗?
- “种植+养殖+加工”结合模式好!实际操作中有哪些重点和难点?
- 2020农业商机关键年!“生态循环农业”经典模式,全球都在用
- 果菌肥生态循环农业模式,果业大县产值新增10亿不是梦
- 生态循环农业五大模式,看看有哪些典型案例?
- 我国生态循环农业的主要模式,2021年生态循环农业推广着力点
- 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皖北这样打造“变废为宝”的扶贫产业
- 走进山东与甘肃的循环农业基地,看看是什么产业链与生态农业模式
- 生态循环农业政策倾斜力度将空前,其特点和发展重点有哪些?
- 桑园公社:桑基鱼塘的升级版,桑基立体农业的新模式!
- 2021年畜牧和畜禽粪污量大县有哪些?绿色种养循环农业实施方案包含哪些内容?
- 如何申报2021农村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案例?
-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2021年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技术指导意见
- 再生资源循环经济产业前景广阔,这些产业方向迎重大机遇!
- 国家抓紧编制2030年碳达峰行动和实施方案,整县试点推进屋顶光伏
- 将农业纳入碳交易市场是大势所趋,建议设立全国农业碳交易中心
- 中国农业银行:正式发布“十四五”规划,积极参与碳市场建设
- 江西促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出台这个文件影响你生活的方方面面!
- 江苏启动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扬州市推出“稻虾鸭”综合种养新模式
- 中国农业科学院:11个研究所组建农业农村碳达峰碳中和研究中心
- 国家“双碳政策”风口下,造纸龙头企业全力开发林地碳汇项目
- 碳汇林建设项目的可行性分析及盈利分析
- 宜昌建成40个生态循环农业示范点,上海启动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
- 农业绿色发展:农业农村如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
- 川渝农科院鱼菜共生技术受农企青睐,粮食产业园区设鱼稻共生基地
- 甘肃平凉市:生态循环农业走出新路子,招商引资优惠政策20条
- 生态循环农业:湖南探索打造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绥宁模式”
- 农业农村部:“十四五”期间拟订《农业农村减排固碳实施方案》
- 稻田生态循环农业:长春稻蟹种养面积达7.2万亩,宿州稻蟹每公斤卖到近200元
- 河南新野县与天津北辰区:实施循环农业,经济与环保双赢
- 《碳达峰行动方案》印发,推进农业农村减排固碳,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
- 广东启动农业对接RCEP成员国十大行动计划,海南循环农业发展结硕果
- 什么是低碳农业?天津市东丽区培育特色农产品产业链低碳农业
- 推动农业种养结合发展,农业农村部发布畜禽粪污利用计划和台账管理方法
- 双碳农业数字化,如何推动农业双碳战略与数字农业的有效融合?
- 拥有1亩林地即可申请林业碳汇证,如何获取林业碳汇证及碳汇造林项目备案?
- 农业农村部发文:未来四年建设一千家国家级生态农场,培育一批生态农业企业
- 《林草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5 年)》政策解读,2025年总产值达9万亿元
- 浙江公布首批林业固碳试点单位名单,广西启动千万亩林业碳汇开发项目
- 浙江庆元建设林业碳汇先行基地,安徽首单森林碳汇指数保险花落池州
- 宁夏建立全区林长制工作体系,湖南桃源启动森林资源网格化管理
- 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即将到来,提升森林草原湿地碳汇能力
- 浙江温州出台湿地城市实施方案,江西创建“湿地银行”试点实施方案
- 广西部署2022年林业碳汇工作,陕西宝鸡成功申报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
- 多地开展“互联网+植树”创新活动,市民可报名参与线下植树抚育活动
- 湖北荆州启动国土绿化和湿地保护三年行动,山东济宁启动荒山绿化三年行动计划
- 甘肃评估六大片区草原碳汇潜力,山西签订林业生态扶贫PPP项目碳汇开发协议
- 森林经营,事关国家“双碳”目标战略,附2022年国土绿化工作要求
- 广西:召开林业碳汇工作专题会议,拟扩大油茶种植规模及油茶林下经济
- 广西东兴发现古树新种,湖北咸丰百年古树成游客打卡点
- 森林生态科普解读:森林是碳库,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路径
- 促推低碳转型与绿色发展,福建武平发放绿色金融新产品“碳金卡”
- 福建将乐青绿开辟“碳库”新路,云南高质高效发展花卉产业
- 县区森林资源开发项目案例:林业碳汇项目可行性报告建议书
- 贵州发放首张林业碳票,农业碳票的制发流程介绍
- 福建:尤溪完成首个社会化碳汇造林项目,三明“三多模式”营造碳中和林
- 陕西平利县与福建将乐县创建生态司法碳汇教育实践基地
- 新余推进国储林PPP项目建设,安平开启种养循环农业新模式
- CCER项目:哪些项目可申报?如何准备及评估?开发流程怎样?
- 四川首个森林碳汇局挂牌成立,浙江林业碳汇中长期规划通过专家论证
- 福建将乐县探索碳汇造林新模式,安徽举行林业碳票首发及交易仪式
- 首个农业碳汇交易平台在福建厦门落地,首个森林碳汇局挂牌成立
- 江西吉安打造国储林建设新模式,陕西宁陕首宗林业碳汇项目成交
- 《农业农村减排固碳实施方案》印发:涉及6项重点任务与10项重大行动
- 浙江常山探索油茶碳汇价值开发,山西太原开展碳达峰碳中和调研
- 首届全国林草碳汇高峰论坛主题:发挥林草碳汇优势,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 福建将乐县启动FSC竹林认证,浙江安吉县竹林变“碳库金库”
- 粤港澳第3届自然教育季正式启动,福建清流县开启碳中和示范林建设
- 四川泸州推进林业碳汇项目开发建设,安徽召开林业项目市场化推介会
- 四川洪雅探索林业碳汇交易,云南举办首届竹资源创新交流会
- 四川绵阳:启动林业碳汇项目开发工作,坚持山村造林兴业富民
- 广东潮州召开林业碳汇培训会,湖南桂阳打造美丽乡村示范带
- 全国各省市林业碳汇政策汇总:森林碳汇项目开发规划发展
-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累计向100个项目发放碳减排贷款117.8亿元
- 浙江农林大学成立碳中和学院,贵州首张竹林碳票发行
- 福建将乐打造森林康养新业态,浙江龙游竹林经营碳汇项目预交易落地
- 广东东莞:打造林业生态惠民“新宠”,自然教育有声有色!
- 浙江签订首单竹林碳汇价格指数保险,农行发放一笔林业碳汇收益权质押贷款
- 宁夏西华山:探索生态保护新途径的草原自然公园试点建设经验
- 谋求新型农业绿色低碳发展,天津启动低碳计量示范项目
- 广西林业碳计量研究中心揭牌,浙江发放2951亩首批林地碳汇权证
- 农发行总行:新一代信贷管理系统上线,披露2022年第3季度碳减排贷款信息
- 上海持续开展林业碳汇调查,广西高峰林场推进林下经济发展显成效
- 陕西咸阳成为全国林业碳汇试点城市,安徽首个林业碳汇开发基地揭牌
- 国家发改委:大力推动低碳零碳负碳项目与绿色产业示范基地建设
- 广州市着力林改打造“碳汇宝库”,湖北宣判首例碳汇补偿民事诉讼案
- 零碳村镇项目:中国零碳村镇促进项目启动,打造黄河岸边“零碳村庄”
- 何谓气候智慧型农业?各国如何应对?附中国的相关项目案例
- 宝兴县设立生态产品价值转换促进局,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方式
- 湖南石门县开展生态教育进校园活动,湖北宜昌加快林业特色产业发展
- 毕节市已在贵州省发行4张林业碳票,这个矿山公园曾是铁矿露天开采场
- 林业碳汇:云南举办专题讲座,浙江发布10大树种,菏泽开发首个基地
- 江西开发CCER林业碳汇试点项目,湖南株洲斩获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
- 海南发布首个茶叶碳标签,山东东营落地首笔湿地碳汇价值综合保险
- 浙江探寻“不动产生态价值”实现路径,深圳发布红树林保护项目碳汇方法学
- 加大扶持,编制实施方案,2023年建设1600个秸秆综合利用展示基地
- 2023年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启动,多地落实精细化管理
- 水稻上山质疑不断,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负责人出面解读
- 山西出台农业农村减排固碳实施方案,吉林印发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
- 广西力争2025年设施农业总产值超3千亿元,辽宁推进绿色低碳农业高效发展
- 森林康养基地项目开发的规划要点、实践探索及实践案例
- 将乐县“零碳镛行”平台正式上线,包头印发林业碳汇建设工作实施方案
- 如何做好低碳农业的科普宣传及展示?科普宣传语有哪些?
- 安庆庆林业碳汇项目开发潜力评估价值:33亿-375亿元
- 2017-2020年: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全部用于生态循环农业项目扶持
- 生态循环农业模式设计需要因地制宜!
- 2017中国循环农业论坛:专家评说生态循环农业
- 项目设计案例:生态循环农业综合养分管理计划
- 生态农业9大经营模式!与循环农业有何区别?
森林是重要而独特的战略资源,也是陆地上最大的碳储库。专家指出,森林经营是抵消二氧化碳排放的一种独特方式。增加森林资源,减少森林损毁,是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双碳”目标的有效途径。而提高森林固碳和碳汇能力,必须着力抓好森林经营。科学推进国土绿化,是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然要求,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战略选择。2022年3月15日,国家林草局发布《关于科学开展2022年国土绿化工作的通知》(林生发〔2022〕17号),就推进国土绿化落地上图、加强试点示范项目建设等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
森林经营,事关国家“双碳”目标战略
【中国绿色时报2022-04-07(刘慎元 王雪军)】中国已向世界承诺,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为实现这一目标,我国各行各业都在尽力节能减排。除了做“减法”,林草部门也一直在做“加法”,即增加森林碳汇。
近日,通过采访国家林草局森林资源管理司及相关专家,记者了解到,在实现国家“双碳”目标战略上,这道“加法”题可谓另辟蹊径,大有可为。
森林是重要而独特的战略资源,也是陆地上最大的碳储库。增加森林资源,减少森林损毁,是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双碳”目标的有效途径。而提高森林固碳和碳汇能力,必须着力抓好森林经营。
森林经营是以建立稳定、健康、优质、高效的森林生态系统为目标,通过科学有效地实施各种经营措施,修复和增强森林的供给、调节、服务、支持等多种功能,不断提高森林质量,而开展的一系列贯穿于整个森林生长周期的保护和培育森林的活动。
专家指出,森林经营是抵消二氧化碳排放的一种独特方式。一般意义上的森林经营,就是对中幼龄林的抚育和培育,是一种人工促进林木生长、改善林内环境、调节林分结构的技术措施,伐除的是残次木、霸王树、枯立木、火烧木、病腐木、被压木等影响目标树或者目的树种生长的林木,并非以取材或者获取经济利益为目的。
研究和实践表明,森林固碳速率与其林龄结构密切相关。森林和人一样,也有着幼年、青年、中年和老年,森林按照年龄可分为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成熟林和过熟林。幼、中龄林的固碳速率相对较快,而成过熟林生长量和木材质量明显下降,固碳能力也开始逐步下滑。到了生命周期末端,树木将逐步走向死亡,就会成为碳源,造成碳的释放。
从森林培育过程看,幼龄阶段林分密度相对较大,随着林分年龄的增大,由于光热水的竞争,自然会逐渐稀疏,但这个过程非常漫长。一方面林木生长缓慢,固碳能力下降;另一方面,林分中因枯死木增加而形成大量碳源。因此,在森林自然稀疏之前,如果采取科学合理的人工措施,调整密度,优化结构,促进林木生长,便可达到提高林分质量、维持较高固碳速率的目的。
落实国家“双碳”目标战略,全国各地需要测算现有森林的碳储量和碳汇量,以及未来每年的碳储量与碳汇量,探索研究有效提高森林碳储量、保持高水平碳汇潜力的森林经营措施。
为此,国家林草局积极谋划,主动作为,全力抓好森林经营工作,明确发展方向和重点,努力提升森林固碳和碳汇能力,助力实现“双碳”目标,推动林业高质量发展。
——制度体系建设持续用力。以森林法和即将出台的森林法实施条例为基础,编制森林经营方案编制与实施管理办法、森林经营方案编制技术规范等,深化公益林和天然林采伐管理制度改革,完善森林经营技术标准体系,调动森林经营主体的积极性,全力构筑以森林经营方案为核心的森林经营管理制度。
——森林经营试点聚焦发力。积极开展森林经营制度、技术模式、机制创新、经验推广示范等领域的试点,加强对多功能、近自然和全周期森林经营等新理念的应用,重点做好森林经营任务布局、落地上图、成效评价、动态调控等工作,为全国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经验和机制措施,推动森林经营管理制度和投入机制的改革创新。
——森林质量提升科学推进。对接国家重大生态安全战略规划和森林质量提升需求,以“调结构、提质量、增碳汇”为主攻方向,持续加强中幼林抚育和低产低效林改造,补齐历史欠账,推进森林经营“提标培优”转型,助力我国森林资源从“绿起来”向“好起来”的重大转变。
——科技支撑保障稳步推动。建立森林经营专家决策咨询机制,全面提高森林经营重大决策、规划计划和管理监督的科技支撑能力;建立健全森林经营人才培训制度,分级开展森林经营人才培养和技能培训;利用现有的森林可持续经营国际合作平台,汲取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升我国森林经营水平。积极应用森林资源管理“一张图”和林草生态网络感知系统,推进森林经营管理决策的科学化和智能化。
在不断扩大森林面积的同时,通过加强森林经营,提升森林质量,增加森林碳汇,我国林业将在应对气候变化、落实“双碳”目标中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2022年国土绿化工作要点
科学推进国土绿化,是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然要求,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战略选择。2022年3月15日,国家林草局发布《关于科学开展2022年国土绿化工作的通知》(林生发〔2022〕17号),就推进国土绿化落地上图、加强试点示范项目建设等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
一、全面摸清国土绿化空间
按照《自然资源部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关于在国土空间规划中明确造林绿化空间的通知》(自然资发〔2021〕198号)要求,组织开展造林绿化空间适宜性评估,全面摸清适宜造林绿化空间。地方各级林业和草原主管部门要积极主动与自然资源部门做好工作对接,建立自然资源部门牵头、林业和草原主管部门配合的协同工作机制,成立工作专班,制定工作方案,细化相关评估指标和标准,补充完善调查图斑,严格质量把关,把握工作节奏,按时完成造林绿化空间摸底工作,为今后带位置上报、带图斑下达造林绿化任务奠定工作基础。
二、持续推进国土绿化落地上图
坚持把国土绿化落地上图作为科学绿化的第一道工序。各地要全面总结落地上图工作经验,以落地上图为抓手,进一步提高国土绿化精细化管理水平。启动种草改良任务落地上图。切实提高落地上图工作质量,建立健全与自然资源部门会审工作机制,不断提高造林种草计划任务和完成任务上图的准确性。要充分发挥落地上图在国土绿化全过程管理中的作用,全面实行“双重”工程和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任务落地上图,研究推进义务植树、部门绿化、社会造林落地上图工作。2022年新造油茶林和低产油茶林改造任务全部纳入造林完成任务上图。省级林业和草原主管部门要持续加强落地上图技术培训,确保基层熟练掌握落地上图工作要求和操作技术。
三、精准提升林草资源质量
坚持数量质量、存量增量并重,持续推进调结构、提质量。各省级林业和草原主管部门要加大退化林和退化草原修复力度,全面摸清退化林和退化草原本底,因地制宜、科学修复。要加强珍贵树种培育,在林地质量较高、水热条件较好地区优先培育乡土珍贵树种。黄河流域各省区要根据我局部署要求,组织开展林草植被适宜性评价,提出植被调整方案,多措并举,优化林草生态系统布局、结构和功能。各地要强化新造幼林地封育和管护,建立完善造林绿化管护制度和投入政策,提高成林率。要全面加强天然林保护修复,巩固提升退耕还林还草成果,加强中幼林抚育,加大人工林抚育间伐任务实施比重。开展森林经营试点,逐步完善以森林经营方案为核心的森林经营管理制度。推动和规范基本草原划定,加强草原禁牧休牧和草畜平衡监管,推进草畜平衡示范县建设。开展免耕补播技术试点推广,强化草原生态修复工程项目管理,逐步改善草原生态状况。充分利用陆地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加强与气象、水利、地质调查等部门及科研院所合作,完善林草生态系统监测体系。
四、加强试点示范项目建设
各地要认真落实《“十四五”林业草原保护发展规划纲要》,依托“双重”工程项目、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中央财政补助项目和地方重点生态工程,贯彻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理念,大力推进林草区域性系统治理项目建设,加强项目落地上图、作业设计、检查验收、后期管护等全过程质量管理。科学绿化试点示范省,要着力破解国土绿化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强化政策创新,抓好组织实施;其他省份,要积极推进本地区科学绿化示范建设,充分发挥示范带动效应。扎实推进三北工程科学绿化试点县建设,进一步探索创新三北工程建设新模式。积极开展国家草原公园、国有草场试点建设,提高草原资源综合效益,实现草原健康可持续发展。各级林业和草原主管部门要建立健全造林作业设计审查制度,明确用地、用水、种苗和技术措施等审核内容,规范审查程序,加强审核把关并监督实施。
五、抓好林草种苗生产供应
各地要依据主要乡土树种名录,加强乡土树种良种选育,尽快选育一批适宜干旱半干旱地区造林的乡土乔灌木良种。优化国家重点林木良种基地树种结构,科学划定一批乡土珍贵树种、灌木树种采种基地,保障国土绿化对良种的多样化需求。推进林木种苗与国有林场融合发展,加强保障性苗圃建设,提高生态修复种苗供给能力和质量水平,做到就近育苗、订单育苗。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草种目录(2021年)》,加强优质乡土草种选育、扩繁和推广应用,提高草种自给率,草原生态修复用种原则上要使用乡土草种。完善种苗供需预测预报制度,及时发布种苗供需信息,持续开展种苗质量抽检和市场监管,严把国土绿化种苗质量关。各省级林业和草原主管部门要注意研判“双重”工程投资方式变化情况,指导各地提前做好种苗准备,加强县级单位之间种苗余缺调剂。
六、不断提升绿化惠民成效
各地要充分发挥森林和草原生态系统多种功能,培育林草主导产业、特色产业和新兴产业,积极探索推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转化路径。推广兼顾生态和经济效益的绿化模式,科学发展特色经济林果、竹藤花卉、林下经济、森林康养等绿色富民产业,实现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良性循环。大力发展油茶、核桃、文冠果等木本油料产业,合理安排种植面积,加大品种改良、低产林改造,提高木本油料供给能力。积极发展草牧业,在条件适宜地区开展人工草地建设,提高优质饲草供给能力。加强天然草原管理,推广应用先进实用放牧管理技术,提高科学放牧管理水平和草牧业生产效益。持续推进森林城市建设,推动森林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进园区,倡导见缝插绿、拆违建绿,将森林科学合理地融入城市空间。有序开展乡村绿化美化,鼓励农村“四旁”植树、庭院绿化,加强古树名木保护,鼓励易地扶贫搬迁地通过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利用废弃闲置土地增加村庄绿地,改善提升农村人居环境。
七、统筹推进春季造林绿化
当前,春季造林已由南向北陆续展开。各地要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措施,提前做好物资储备,抢抓造林绿化黄金时节,稳步有序推进国土绿化。优先安排脱贫人口参与造林种草、乡村绿化美化。加强生态护林员精细化管理。在国土绿化基础设施建设中,积极推广“以工代赈”方式。巩固拓展好脱贫攻坚成果,全面助力乡村振兴。根据中国气象局关于今春气候趋势预测,全国大部分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降水偏少,新疆北部偏少2至5成。有关地区要密切关注气候变化,切实加强造林种草管护,提前做好抗旱保苗准备。
科学推进国土绿化,是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然要求,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战略选择。各地要认真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有关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科学制定时间表、路线图,全面完成国土绿化各项工作,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