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广阳岛农文旅融合变现生态价值,西宁新增20家星级乡村文旅游接待点

本文隶属:农村乡村产业融合(第65/188篇)

如何进一步将生态资源转化为生态资产,将生态价值变现为经济价值?3月31日,重庆日报记者从南岸区获悉,该区依托广阳岛良好的载体条件,用二产三产带动一产,用文化内涵提升农产品价值,用场景体验带动在地消费,用文创复活传统产业,谱写绿色发展的春天序曲。4月1日,记者从西宁市“三乡工程”联席会议办公室获悉,今年西宁市新增20家星级乡村文化旅游接待点,其中,三星级乡村文化旅游接待点14家,四星级乡村文化旅游接待点6家。

重庆广阳岛农文旅融合变现生态价值,西宁新增20家星级乡村文旅游接待点

重庆广阳岛农文旅融合变现生态价值

【重庆日报2022-04-06】春日渐深,广阳岛处处绿意盎然。

盛开的油菜花田、生态特色集市、生态修复后的燕子坪……这些春季美景都得益于广阳岛生态环境的改善,其底色就是对绿色发展理念的认识把握和创新实践。

近年来,重庆广阳岛坚持厚植绿色、擦亮底色,持续加大生态投入,加强环境修复,加快生态格局重构重塑,着力描绘山清水秀美丽之地的生态和谐画卷。

如何进一步将生态资源转化为生态资产,将生态价值变现为经济价值?3月31日,重庆日报记者从南岸区获悉,该区依托广阳岛良好的载体条件,用二产三产带动一产,用文化内涵提升农产品价值,用场景体验带动在地消费,用文创复活传统产业,谱写绿色发展的春天序曲。

优一产 打造生态农业“样板间”

“我们种植的是重庆本土品种——清爽黄瓜。”广阳岛绿色发展公司生态风景部员工高少雄介绍,“现在播种下去,到夏天,市民就能在广阳岛上品尝到健康的生态蔬菜了。”

广阳岛在不同季节种植了100余种瓜果蔬菜。“除了黄瓜、番茄等品种,我们还相继种植了一批巫山脆李、‘石柱红’辣椒等富有重庆本土特色的农产品。”高少雄说,这些农产品在岛上的生态餐厅供应给市民游客,实现了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的商品化升级,提升了农产品品牌价值。

现在的广阳岛好比一个“生态样板间”,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优越的生态环境,以一产作为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拓宽生态价值转化路径,以高品质农产品助推高质量绿色发展。

接下来,广阳岛还将推出“广阳绿”标准,将产于广阳岛示范基地的果蔬或者运用广阳岛生态种植技术的农产品,向全市以及全国推广,打造重庆特色农产品平台。

重庆广阳岛农文旅融合变现生态价值,西宁新增20家星级乡村文旅游接待点

接二产 旅游产品提升附加值

阳春三月,广阳岛近200亩油菜花形成花海,吸引人们前来“寻春”。

在芒种驿站不远处,52个蜂箱安置于花田中,蜂群飞舞。“这是石柱专业养蜂人带来的蜂箱。”高少雄介绍,生态修复主体完工后,广阳岛围绕“生态 农业”发展农林牧副渔业。比如油菜花田,全年轮种油菜、高粱等农作物,生产蜂蜜、菜油、高粱酒等农副产品。如果说油菜花及其产生的价值属于一产带来的“福利”,那么养蜂采蜜形成蜂蜜产品就是二产带来的“惊喜”。目前,广阳岛绿色发展公司将该蜂蜜产品命名为“广阳岛秘蜜”。

“未来,我们还会开发更多的旅游商品,进一步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高少雄说。

融三产 衍生生态研学新经济

“生态 农业”,农文旅融合自然少不了。

广阳营生态餐厅集中展示岛上的农产品,是广阳岛绿色发展公司对三产的一次探索,希望借此带动农旅融合发展。今年3月,广阳岛还推出了“春岛集市”,为全市各区县的民俗小吃、农特产品、非遗文化、文旅景区提供了展示和销售平台,获得了市民的一致好评。这是广阳岛提升“吃住行游购娱”配套保障服务品质的同时,在产业“接二连三”上的进一步探索。

“我们在原乡节等生态研学活动的基础上,开发了沉浸式的广阳岛生态修复实践课程。”广阳岛绿色发展公司两山转化部员工王珂说,江心岛独特的自然人文资源本底,以及岛内生态保护修复的成效初显,让广阳岛成为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绝佳地点。

例如,广阳岛植被覆盖率达90%以上,岛上记录植物从生态修复前的383种增加到现在的594种,新增记录鸟类20种,其中包括黑鹳、乌雕等珍稀鸟类。岛上每处景点都设有生态展示牌,市民来此犹如上了一堂生动的生态文明实践课。

生态研学课程寓教于乐,主要服务于幼儿及青少年,让孩子们在玩耍的同时观察岛上的花草树木和昆虫动物,培养生态文明习惯与意识。生态团建课程主要面对成年人,用趣味游戏传递生态文明知识,使参与者以行鉴知,充分感受广阳岛生态文明建设的魅力。

“可以这么说,整座岛就是生态研学的大教室,每棵花草树木都是很好的教材。”王珂表示,希望通过“生态 教育”的形式,让更多人了解到广阳岛的生态文明建设实践创新。

西宁新增20家星级乡村文旅游接待点

【2022-04-06青海日报】4月1日,记者从西宁市“三乡工程”联席会议办公室获悉,今年西宁市新增20家星级乡村文化旅游接待点,其中,三星级乡村文化旅游接待点14家,四星级乡村文化旅游接待点6家。

西宁市积极融入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打造,编制《西宁市贯彻落实青海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工作方案》,充分挖掘乡村多种功能和价值,丰富乡村旅游资源,强化乡村文旅品牌建设,全面推行“乡村旅游 文化、体育、康养”等多元开发,推出7条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培育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镇)11个,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32个,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2个,省级旅游度假区2个,西宁河湟精品民宿7个,星级乡村文化旅游接待点94家,全国乡村旅游能人6人。通过打造多点支撑、各具特色、示范引领、串点成带的乡村旅游发展格局,推动乡村旅游产业发展。

西宁市将继续打造乡村旅游精品工程,创建一批乡村旅游示范景区、精品民宿,推出一批集休闲度假、康体养生、创意农业、乡村民宿为一体的乡村旅游精品线路;挖掘农业的休闲体验功能,发展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乡村旅游新业态,打造回归自然、修身养性、度假休闲的乡村旅游发展新模式;从实际出发充分挖掘西宁在黄河流域中的资源禀赋和生态优势,加大乡村民俗文化展示和旅游文创产品研发,开发具有区域特色的生态旅游衍生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