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新开工建设420万亩高标准农田,河南种植100万亩大豆玉米复合带

据省湖北农业农村厅介绍,2021年,湖北省推进410万亩高标准农田,目前323个新立项项目全部开工,建设不断提速,确保一季度完成主体工程。2022年,根据国家下达任务,我省将新开工建设420万亩高标准农田,重点仍在水稻、小麦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2月15日,记者从河南省农业农村局长会议上获悉,为抓好大豆生产,今年河南省将发展100万亩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这是中央安排河南省的一项重要任务。

湖北新开工建设420万亩高标准农田,河南种植100万亩大豆玉米复合带

湖北新开工建设420万亩高标准农田

【湖北日报】冬闲田不闲。年前,枣阳市七方镇张桥村高标准农田建设现场,机声隆隆,车辆穿梭,施工人员抢抓天气进行堰塘清淤、渠道硬化。

位于鄂北岗地的七方镇是出了名的“旱包子”,由于缺水,村民只好“望天收”。“天旱时,眼巴巴地望着到手的庄稼渴死,心疼人啊!”63岁的村民翟正成一想到过去直摇头,“好不容易下场雨,还易跑水、跑土、跑肥!”

如今,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开工后,张桥村新建3口大堰,足以保证2000亩农田用水,翟正成忍不住每天都要围着新开挖的堰塘转转,满心欢喜。

据悉,枣阳市2021年高标准农田建设规模14.45万亩,总投资2.9亿元,共涉及13个镇(办、区)60个村,主要建设内容为沟渠路、泵站、输配电、防护林建设及塘堰整治等工程。

田成方、林成网、渠相通、路相连、旱能浇、涝能排。据枣阳市农业农村局农发中心科长程朝阳介绍,高标准农田建设完善了农田沟渠、道路,提升了耕地质量,强化了设施管护,彻底解决了一部分农田旱不能灌、涝不能排的局面,“三跑田”成了“吨粮田”,增产增收有保障。“项目建成后,粮食综合产能每亩可提高100公斤。”

目前,枣阳高标准农田建设4个项目区全部开工。每个项目均成立项目部、明确任务表,倒排工期,挂图作战。“集中人力、物力、机械,抢晴战阴,确保在今年4月底前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建设任务。”张桥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部负责人说。

据省湖北农业农村厅介绍,2021年,湖北省推进410万亩高标准农田,目前323个新立项项目全部开工,建设不断提速,确保一季度完成主体工程。2022年,根据国家下达任务,我省将新开工建设420万亩高标准农田,重点仍在水稻、小麦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

“农田就是农田,而且必须是良田。”落实藏粮于地,紧扣提质增效,全省各地你追我赶,加快新一轮高标准农田建设。

枝江,把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内容,吸引中化农业、丰联佳沃、桔缘合作社等社会资本参与进来,不仅破解资金瓶颈,而且加快了土地适度规模集约化进程,打造出中化MAP农场等一批“高效粮仓”。

荆州区,开展绿色农田创新示范,打造高标准农田升级版,规划并实施土地平整、土壤改良、农田生态廊道、村庄整治等十项工程,以及耕地质量提升、水生态系统构建与水质净化、高效节水灌溉及物联网手机自动化控制等五项技术。

恩施州,创新“建设一片高标准农田,发展一片特色产业,流转一片土地规模经营,引进一个市场主体,改善一片周边环境”的“五个一”模式,全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提高农业基础设施条件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平原区注重灌排体系,山丘区注重土壤酸化治理,各地实事求是设置田间机耕路,为农机化生产创造条件。”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介绍,2022年,我省将因地制宜推进绿色农田示范、农田低碳示范、数字农田示范、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土壤酸化治理示范等工程,大力推进农田基础设施提升、耕地质量保护、生物涵养修复、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和田园生态改善有机融合,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绿色生态转型,打造“宜业宜居宜游”绿色生态田园系统。

湖北新开工建设420万亩高标准农田,河南种植100万亩大豆玉米复合带

河南种植100万亩大豆玉米复合带

【河南日报】2月15日,记者从河南省农业农村局长会议上获悉,为抓好大豆生产,今年河南省将发展100万亩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这是中央安排河南省的一项重要任务。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要大力扩大大豆和油料生产。农业农村部也发出要求,把扩大大豆油料生产作为今年必须完成的重大政治任务。

农民是种地的主体,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好不好,农民说了算。“之前在新郑小范围试种了200亩,效果不错,每亩地玉米能产1100斤,大豆150斤。”荥阳市新田地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杰说,只要大豆亩产超过100斤就有赚头,扣除大豆的品种和管理成本,一亩地仅大豆就能收益200元,这还不包括玉米的收益,真正实现了“玉米不减产,多收一季豆”。

不过李杰也坦言,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对播种、植保和机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玉米要选用抗倒性强、适宜密植的品种,大豆要选用耐荫、耐密、克服正青的直立型品种,今年我准备在鲁山县和郸城县等地发展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2万亩。”他说。

记者了解到,河南省农业农村厅已把种植任务下达到市县,编印了技术指南,开展种植机具新产品购置补贴试点,每亩地补助150元左右。各地要结合实际,选择适宜种植模式和品种,抓好技术培训,确保农民能种、会种、种好。

河南省是全国第一油料大省。花生是河南省第一大油料作物,常年种植面积稳定在1900万亩左右,种植面积占全国四分之一,产量占全国三分之一。

巩固提升油料产能,首先要稳定花生种植面积,巩固提升花生产能,持续打造沿黄及黄河故道优质大果花生和豫南、豫西、豫西南优质小果花生优势区;其次要扩大油菜种植面积,在信阳、南阳等油菜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开发利用冬闲田扩种油菜,发展沿黄油菜观光带,同时持续打造豫东南、豫西南两大芝麻优势产业带,引导芝麻种植向豫西丘陵旱地发展。

“落实中央要求,河南省制定了油料生产技术指导意见,推广应用优质高产宜机收品种和配套栽培技术,全省油料种植面积稳定在2400万亩,产量达到680万吨。”河南省农业农村厅经济作物处处长黄伟表示。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方案发布

【全国农技推广网2022-02-14】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是稳玉米、扩大豆的有效途径。2022年,农业农村部将在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大力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扩大大豆种植面积,提高大豆产能。为了科学、规范、有序推广这项技术,切实发挥技术的稳粮增豆作用,近日,全国农技中心制定《2022年全国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方案》强调,要坚持稳粮与增豆并重,通过大面积推广应用该项技术,力争玉米单产与清种基本相当,大豆平均亩产达到100公斤左右;要坚持生产与生态协调,贯彻绿色发展理念,集成创新适合本地区的技术模式,实现作物带间轮作,改良土壤结构,减少病虫发生;要坚持试验与推广衔接,在2-6行大豆、2-4行玉米范围内开展不同模式配比以及关键技术、产品、装备试验,检验应用效果、优化技术参数、总结典型模式。

《方案》指出,该技术采用玉米带与大豆带复合种植,既充分发挥高位作物玉米的边行优势,扩大低位作物大豆受光空间,实现玉米带和大豆带年际间地内轮作,又适于机播、机管、机收等机械化作业,在同一地块实现大豆玉米和谐共生、一季双收。《方案》还明确了选配品种、模式配比、机械播种、科学施肥、化学调控、病虫防控、杂草防除、机械收获等八个关键技术要点。

《方案》要求,要强化技术试验、模式集成、技术指导和宣传培训工作。一是重点围绕“五适宜”筛选,大力开展品种、肥料、机具、药剂等对比试验,及时开展技术效果评价,为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权威技术参考;二是加强与科研教学单位联合,加强栽培、种子、土肥、植保、农机五个专业融合,合力开展品种模式配比、机播机管机收、草害绿色防控等关键共性技术集成熟化和推广应用;三是省县级农技部门要制定本地区的技术方案,明确包县包户技术指导服务,不定期开展线上咨询活动和线下实地指导服务;四是通过线上线下多种形式加强技术在稳粮增豆、提质增效等方面的宣传,在关键环节、重要农时开展不同形式的培训活动,着力提高基层农技人员和广大农民对技术的认识,提高农民主动应用技术的意识,营造良好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