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五年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的三个新特点及六个施策部署

本文隶属:06.现代农业智慧农业(第151/209篇)

未来五年,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上有哪些新特点及施策方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21年12月8日上午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请农业农村部副部长邓小刚,农业农村部总农艺师、发展规划司司长曾衍德,国家发展改革委农村经济司司长吴晓介绍“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现代化规划的三个新特点

“十四五”时期,三农工作重心已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中国特色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这是三农工作任务的历史性转段,也对三农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编制好《“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为什么这样讲?有以下几点:

未来五年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的三个新特点及六个施策部署

一是立足新起点接续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农村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农业农村发展实现了新的跨越,站到新的历史起点上,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是着眼新阶段科学谋划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时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也是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挑战和机遇都有新的发展变化,需要我们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

三是统筹两个大局系统部署农业农村现代化。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阶段。应对外部风险挑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需要加快补上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短板,稳住农业基本盘,守好三农基础。

把握新阶段新形势新要求,《规划》突出了三个新特点:

第一,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引领。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乡村振兴的过程,也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过程,两者目标一致,内涵相同。这次《规划》科学把握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逻辑关系,提出了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面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以保供固安全、振兴畅循环为工作定位,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第二,以农民农村共同富裕为目标。在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过程中,实现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是一个核心目标,《规划》顺应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聚焦增加农民收入和提升农民生活品质,提出发展乡村富民产业、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着力缩小城乡发展差距、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第三,以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一体设计、一并推进为路径。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也密不可分。《规划》着眼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突出问题,把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作为一个整体来谋划,在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生态保护、社会治理、乡风民风、深化改革、党的建设等方面综合施策,使二者同步推进,相得益彰。

未来五年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的三个新特点及六个施策部署

现代化规划的六个施策部署

《规划》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部署和要求,坚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在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全过程和各领域,推动形成供需互促、产销并进的良性循环,加快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主动服务和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具体讲,有这样六个方面:

第一,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协调,优化粮食品种结构,稳定发展优质粳稻,大力发展强筋、弱筋优质专用小麦,鼓励发展青贮玉米等优质饲草饲料,增加高油高蛋白大豆的供给。大力发展现代畜牧业,促进水产生态健康养殖,积极发展设施农业,因地制宜发展林果业,深入推进优质粮食工程。推进农业绿色转型,推动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全面提升农业质量效益水平。

第二,强化现代农业的科技支撑。围绕实现高水平的农业科技自立自强,深入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开展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和种子库建设,有序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种业龙头企业。强化大中型、智能化、复合型农业机械的研发应用,加强动物疫病和农作物病虫害的气象环境成因、传播机理、致病机制研究。完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创新农技推广服务方式。

第三,优化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完善乡村产业布局,推动形成县城、中心镇、中心村功能衔接的产业结构,推进县域、镇域产业的集聚,促进镇村联动发展,培育壮大特色鲜明、类型丰富、协同发展的乡村产业体系,打造农业全产业链,加快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纵向延伸产业链条,横向拓展农业产业功能,多向提升乡村价值。大力发展乡村新产业新业态,优化乡村休闲旅游业,培育乡村新型服务业,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推进农村创业创新,支持返乡入乡在乡创业,推进城市各类人才投身乡村产业发展。

第四,畅通城乡要素双向流动。健全城乡融合发展机制,推进县域内城乡融合发展,促进城乡人力资源双向流动。优化城乡土地资源的配置,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引导社会资本投向农业农村,不断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改善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构建农村物流骨干网络,改造提升农村寄递物流设施,补齐农村物流基础设施短板,推进乡镇运输服务站的建设,完善农贸市场等传统流通网点,打造农村物流服务品牌,创新物流运营服务模式。

第五,推动农村居民消费梯次升级。多措并举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壮大乡村富民产业,完善农民工就业支持政策,赋予农民更多的财产权利,提高农民土地增值收益分享比例,实施农村消费促进行动。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开展农村家电更新行动,实施家具家装下乡补贴和新一轮汽车下乡。促进农村居民耐用消费品更新换代。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改善乡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水平,建设宜居宜业的新家园。加强农村市场体系建设,健全商贸服务网络,优化农村消费环境。

第六,推进农业高水平对外开放。实施农产品进口多元化战略,稳定大豆、食糖、棉花等农产品国际供应链,发挥共建“一带一路”在扩大农业对外开放合作中的重要作用,深化多、双边的农业合作。围绕粮食安全、气候变化、绿色发展、水产等领域,积极参与全球农业科技合作,深度参与世界贸易组织涉农谈判和全球粮农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