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隶属:09.生态循环农业&碳汇项目(第45/119篇)
- 养殖新政策:种养结合补贴多少钱?
- 浙江省现代生态循环农业整建制推进市、县(市、区)认定名单的通知
- 不容小觑的黑水虻环保养殖场,变废为宝,商业价值巨大!
- 黑水虻昆虫处置畜禽粪便制作有机肥料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19年生态循环农业项目申报指南(项目所在地必须是农业综合开发县)
- 广西金光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园正式揭牌:小蚯蚓尽显大生态循环威力!
- 牛粪养蚯蚓技术-怎样利用废弃牛粪养殖蚯蚓?
- 他家的“稻虾共作”,还养兔子干啥?
- 我国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基本难点,其赚钱运营模式有哪些?
- 农业农村部: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与种养结合农业
- 可行性研究:以菜养鸡,以鸡养菜的模式可行吗?
- “种植+养殖+加工”结合模式好!实际操作中有哪些重点和难点?
- 2020农业商机关键年!“生态循环农业”经典模式,全球都在用
- 果菌肥生态循环农业模式,果业大县产值新增10亿不是梦
- 生态循环农业五大模式,看看有哪些典型案例?
- 我国生态循环农业的主要模式,2021年生态循环农业推广着力点
- 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皖北这样打造“变废为宝”的扶贫产业
- 走进山东与甘肃的循环农业基地,看看是什么产业链与生态农业模式
- 生态循环农业政策倾斜力度将空前,其特点和发展重点有哪些?
- 桑园公社:桑基鱼塘的升级版,桑基立体农业的新模式!
- 2021年畜牧和畜禽粪污量大县有哪些?绿色种养循环农业实施方案包含哪些内容?
- 如何申报2021农村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案例?
-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2021年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技术指导意见
- 再生资源循环经济产业前景广阔,这些产业方向迎重大机遇!
- 国家抓紧编制2030年碳达峰行动和实施方案,整县试点推进屋顶光伏
- 将农业纳入碳交易市场是大势所趋,建议设立全国农业碳交易中心
- 中国农业银行:正式发布“十四五”规划,积极参与碳市场建设
- 江西促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出台这个文件影响你生活的方方面面!
- 江苏启动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扬州市推出“稻虾鸭”综合种养新模式
- 中国农业科学院:11个研究所组建农业农村碳达峰碳中和研究中心
- 国家“双碳政策”风口下,造纸龙头企业全力开发林地碳汇项目
- 碳汇林建设项目的可行性分析及盈利分析
- 宜昌建成40个生态循环农业示范点,上海启动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
- 农业绿色发展:农业农村如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
- 川渝农科院鱼菜共生技术受农企青睐,粮食产业园区设鱼稻共生基地
- 甘肃平凉市:生态循环农业走出新路子,招商引资优惠政策20条
- 生态循环农业:湖南探索打造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绥宁模式”
- 农业农村部:“十四五”期间拟订《农业农村减排固碳实施方案》
- 稻田生态循环农业:长春稻蟹种养面积达7.2万亩,宿州稻蟹每公斤卖到近200元
- 河南新野县与天津北辰区:实施循环农业,经济与环保双赢
- 《碳达峰行动方案》印发,推进农业农村减排固碳,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
- 广东启动农业对接RCEP成员国十大行动计划,海南循环农业发展结硕果
- 什么是低碳农业?天津市东丽区培育特色农产品产业链低碳农业
- 推动农业种养结合发展,农业农村部发布畜禽粪污利用计划和台账管理方法
- 双碳农业数字化,如何推动农业双碳战略与数字农业的有效融合?
- 拥有1亩林地即可申请林业碳汇证,如何获取林业碳汇证及碳汇造林项目备案?
- 农业农村部发文:未来四年建设一千家国家级生态农场,培育一批生态农业企业
- 《林草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5 年)》政策解读,2025年总产值达9万亿元
- 浙江公布首批林业固碳试点单位名单,广西启动千万亩林业碳汇开发项目
- 浙江庆元建设林业碳汇先行基地,安徽首单森林碳汇指数保险花落池州
- 宁夏建立全区林长制工作体系,湖南桃源启动森林资源网格化管理
- 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即将到来,提升森林草原湿地碳汇能力
- 浙江温州出台湿地城市实施方案,江西创建“湿地银行”试点实施方案
- 广西部署2022年林业碳汇工作,陕西宝鸡成功申报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
- 多地开展“互联网+植树”创新活动,市民可报名参与线下植树抚育活动
- 湖北荆州启动国土绿化和湿地保护三年行动,山东济宁启动荒山绿化三年行动计划
- 甘肃评估六大片区草原碳汇潜力,山西签订林业生态扶贫PPP项目碳汇开发协议
- 森林经营,事关国家“双碳”目标战略,附2022年国土绿化工作要求
- 广西:召开林业碳汇工作专题会议,拟扩大油茶种植规模及油茶林下经济
- 广西东兴发现古树新种,湖北咸丰百年古树成游客打卡点
- 森林生态科普解读:森林是碳库,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路径
- 促推低碳转型与绿色发展,福建武平发放绿色金融新产品“碳金卡”
- 福建将乐青绿开辟“碳库”新路,云南高质高效发展花卉产业
- 县区森林资源开发项目案例:林业碳汇项目可行性报告建议书
- 贵州发放首张林业碳票,农业碳票的制发流程介绍
- 福建:尤溪完成首个社会化碳汇造林项目,三明“三多模式”营造碳中和林
- 陕西平利县与福建将乐县创建生态司法碳汇教育实践基地
- 新余推进国储林PPP项目建设,安平开启种养循环农业新模式
- CCER项目:哪些项目可申报?如何准备及评估?开发流程怎样?
- 四川首个森林碳汇局挂牌成立,浙江林业碳汇中长期规划通过专家论证
- 福建将乐县探索碳汇造林新模式,安徽举行林业碳票首发及交易仪式
- 首个农业碳汇交易平台在福建厦门落地,首个森林碳汇局挂牌成立
- 江西吉安打造国储林建设新模式,陕西宁陕首宗林业碳汇项目成交
- 《农业农村减排固碳实施方案》印发:涉及6项重点任务与10项重大行动
- 浙江常山探索油茶碳汇价值开发,山西太原开展碳达峰碳中和调研
- 首届全国林草碳汇高峰论坛主题:发挥林草碳汇优势,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 福建将乐县启动FSC竹林认证,浙江安吉县竹林变“碳库金库”
- 粤港澳第3届自然教育季正式启动,福建清流县开启碳中和示范林建设
- 四川泸州推进林业碳汇项目开发建设,安徽召开林业项目市场化推介会
- 四川洪雅探索林业碳汇交易,云南举办首届竹资源创新交流会
- 四川绵阳:启动林业碳汇项目开发工作,坚持山村造林兴业富民
- 广东潮州召开林业碳汇培训会,湖南桂阳打造美丽乡村示范带
- 全国各省市林业碳汇政策汇总:森林碳汇项目开发规划发展
-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累计向100个项目发放碳减排贷款117.8亿元
- 浙江农林大学成立碳中和学院,贵州首张竹林碳票发行
- 福建将乐打造森林康养新业态,浙江龙游竹林经营碳汇项目预交易落地
- 广东东莞:打造林业生态惠民“新宠”,自然教育有声有色!
- 浙江签订首单竹林碳汇价格指数保险,农行发放一笔林业碳汇收益权质押贷款
- 宁夏西华山:探索生态保护新途径的草原自然公园试点建设经验
- 谋求新型农业绿色低碳发展,天津启动低碳计量示范项目
- 广西林业碳计量研究中心揭牌,浙江发放2951亩首批林地碳汇权证
- 农发行总行:新一代信贷管理系统上线,披露2022年第3季度碳减排贷款信息
- 上海持续开展林业碳汇调查,广西高峰林场推进林下经济发展显成效
- 陕西咸阳成为全国林业碳汇试点城市,安徽首个林业碳汇开发基地揭牌
- 国家发改委:大力推动低碳零碳负碳项目与绿色产业示范基地建设
- 广州市着力林改打造“碳汇宝库”,湖北宣判首例碳汇补偿民事诉讼案
- 零碳村镇项目:中国零碳村镇促进项目启动,打造黄河岸边“零碳村庄”
- 何谓气候智慧型农业?各国如何应对?附中国的相关项目案例
- 宝兴县设立生态产品价值转换促进局,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方式
- 湖南石门县开展生态教育进校园活动,湖北宜昌加快林业特色产业发展
- 毕节市已在贵州省发行4张林业碳票,这个矿山公园曾是铁矿露天开采场
- 林业碳汇:云南举办专题讲座,浙江发布10大树种,菏泽开发首个基地
- 江西开发CCER林业碳汇试点项目,湖南株洲斩获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
- 海南发布首个茶叶碳标签,山东东营落地首笔湿地碳汇价值综合保险
- 浙江探寻“不动产生态价值”实现路径,深圳发布红树林保护项目碳汇方法学
- 加大扶持,编制实施方案,2023年建设1600个秸秆综合利用展示基地
- 2023年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启动,多地落实精细化管理
- 水稻上山质疑不断,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负责人出面解读
- 山西出台农业农村减排固碳实施方案,吉林印发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
- 广西力争2025年设施农业总产值超3千亿元,辽宁推进绿色低碳农业高效发展
- 森林康养基地项目开发的规划要点、实践探索及实践案例
- 将乐县“零碳镛行”平台正式上线,包头印发林业碳汇建设工作实施方案
- 如何做好低碳农业的科普宣传及展示?科普宣传语有哪些?
- 安庆庆林业碳汇项目开发潜力评估价值:33亿-375亿元
- 2017-2020年: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全部用于生态循环农业项目扶持
- 生态循环农业模式设计需要因地制宜!
- 2017中国循环农业论坛:专家评说生态循环农业
- 项目设计案例:生态循环农业综合养分管理计划
- 生态农业9大经营模式!与循环农业有何区别?
所谓“双碳战略”,是我国提出的两个阶段碳减排奋斗目标(简称“双碳”战略目标)。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实现碳中和,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以科技创新为先导。这就为科技创新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广大科技人员要乘势而上、选准目标、奋力攻关。2021年12月31日,国资委印发《关于推进中央企业高质量发展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指导意见》的通知,《指导意见》对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建立绿色低碳循环产业体系、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强化绿色低碳技术科技攻关和创新应用、建立完善碳排放管理机制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工作部署要求。
农业双碳战略与数字农业的关系
“双碳战略”目标的提出,有助于我国提高农业要素生产率,改变生产方式,加快节能减排改造,培育新的商业模式,从而实现结构调整、优化和升级的整体目标。“双碳”战略目标的落实,需要注重与农业数字化转型的有机结合、协同共进,既让“双碳”目标助力数字农业发展,也使数字经济赋能农业农村领域绿色发展。
新发展格局下,“数字化”和“低碳化”发展双双驶入快车道,是稳步推进农业农村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动力,更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任务与重要保障。数字农业发展与农业“双碳”目标的实现过程互为支撑,内在目标与逻辑一致,两者融合发展相得益彰。
数字农业发展为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牵引力。
通过数字经济改造农业产业生产、经营和服务体系,引领现代农业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在减少农业碳排放的同时有效提高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是实现农业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的重要路径;同时,数字赋能乡村政务服务和基层社会治理,能加强农业减碳增汇数字化核算能力,还可高效监管农业“双碳”战略在基层实施进程,起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益。
“双碳”战略对数字农业快速迭代升级有着天然诉求。
随着“双碳”目标在农业领域的纵深推进,意味着要大幅降低农药、化肥和动力机械等传统农业生产和生活资源要素投入,同时要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碳汇能力,还要全面强化农业面源污染的监管和治理,这些不得不加以考虑的现实问题,都是农业数字化转型能解答好的重要时代课题。此外,数字化转型作为各类农业经营主体降低环境成本的重要路径,通过数字化新型技术推广应用,农业经营主体获得预期环境收益的机率大幅增加,促成相关主体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
如何推动农业双碳战略与数字农业的有效融合?
推动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相结合。
鉴于农业数字化和“双碳”战略目标深度融合任务的艰巨性,需坚持全国一盘棋,绝不能就碳论碳,要坚持先立后破,深刻认识到先稳住农业碳排放存量、严控增量,然后向碳中和平稳过渡的正确应对姿势。发挥“双碳”战略对数字赋能农业减碳固碳行动纠正机制的作用,加速农业数字化转型进程。落实好农业农村数字降碳增汇的制度化规范化工作,大力推进数字核算和标准建设,进而防范运动式“减碳”带来农业去产能、调结构的过度化和农村经济发展秩序失衡。推动形成政府、企业、行业组织、社会公众协同共进的工作体系,培育数字农业发展良好生态,优化各类农业资源配置,积极应对数字化赋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发展过程中可能面临的社会经济风险,有序推进农业农村节能降碳,助力乡村生态振兴。
狠抓农业数字化集成创新和迭代升级。
立足新型举国体制优势,抓好“十四五”开局起步窗口期,围绕农业农村中化肥农药减量增效、畜禽粪便和作物秸秆资源化、农村可再生能源开发、数字农机和加工流通领域等节能减排降碳重要领域布局农业科技创新力量。强化科技创新引领,通过揭榜制开展突破式技术创新,建立健全绿色农业数字体系。加快以农业大数据平台为核心的智慧型互联网农业生态圈的建设,推动农业物联网和绿色低碳综合技术服务平台等发展。推进低碳农业数字孪生计划,加快5G、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等新型信息技术在涉农领域的融合应用,助力农业绿色化、集约化发展。抢抓技术迭代机遇,加快农业领域脱碳零碳数字技术突破,繁荣农业数字化转型应用场景,全面布局“双碳”战略农村主战场。加强与国际标准衔接,健全碳达峰碳中和标准计量体系,建立数字化的农业碳排放管理体系,助力农业碳排放数字化管理与应用。
促进面向“双碳”目标的农业数字新基建均衡发展。
全力构筑绿色数字基建,通过统一部署、同步监管、分级负责数字化运维,提高农业农村大数据中心、农村宽带、农村5G基站等涉农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平衡性和协调性。加大中西部农业产业数字基建的投资力度,保证农业行业内部数字化转型的均衡,弥合数字鸿沟。加快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数字化转型,推动实时碳排放信息智能采集技术发展,结合云计算、物联网AR和机器人等信息技术赋能降碳,并支撑各类农业资源高效利用。坚守数据和网络信息安全保障底线,强化风险管控,确保农业行业“双碳”数字基础设施安全稳定运行。鼓励涉农头部企业利用自身禀赋优势,争当农业减排或零排放先锋,主导数字赋能农业绿色发展前沿阵地,进而拓展农业农村“双碳”新业态。
提高农业数字化发展韧性来保障农业“双碳”战略顺利实施。
以农业农村绿色低碳发展为关键,锻造农业数字化降碳增汇自主核心技术,巩固数字农业发展与低碳科技自立自强基础。充分激活数据资源和数字技术生态潜能,增强农业数字化与“双碳”战略协同发展韧性,加快推进覆盖农业全产业链条的数字农业试验区建设,探索打造“绿色低碳”标杆型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工作体系。加快构建数字应急产业生态体系,培育数字赋能农业“双碳”战略实施的应急管理和信息安全防护能力。推动对外开放战略与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对接,全面加强数字农业与“双碳”战略融合的对外交往与合作,有效规避各类潜在风险冲击。践行开放包容理念,提升数据开放共享技术水平,实现农业碳排放和碳汇数据上云,全面加强农业碳排放的数字化核算和监管,推动“双碳”目标的圆满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