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中小学新增劳动教育必修课,教育部设立12个基础教育改革实验区

本文隶属:中小学劳动教育政策(第48/125篇)

教育部设立12个基础教育改革实验区

近日,教育部印发通知,决定在湖北、安徽、福建等地设立教育部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

成都中小学新增劳动教育必修课,教育部设立12个基础教育改革实验区

日前,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设立教育部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的通知。通知明确,经研究,决定在浙江省金华市、安徽省铜陵市、福建省三明市、湖北省宜昌市、上海市、广东省深圳市、四川省成都市、河北省廊坊市、山西省长治市、江苏省常州市、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区、山东省诸城市设立教育部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

教育部要求,各地按照实施方案,认真抓好落实,不断深化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发挥好示范引领作用。在改革中,请将取得的积极成效、积累的有益经验和存在的困难问题及时报告教育部(基础教育司)。

成都中小学新增劳动教育必修课

成都10部门近日印发通知,规定中小学劳动教育纳入必修课,每周不少于1课时。

近日,成都市教育局、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民政局等10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若干措施》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对成都市大中小学的劳动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规定中小学劳动教育纳入必修课,并且每周不少于1课时,课外校外劳动时间小学1至2年级每周不少于2小时,其他年级每周不少于3小时。每个区(市)县至少建设1个劳动教育综合实践基地。

同时,还将劳动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作为评优评先的重要参考和毕业依据,以及高一级学校录取的重要参考或依据。探索“劳动教育 人工智能”,建立学生劳动档案,跟踪记录学生劳动教育的全过程,开展写实记录和增值性评价,形成学生劳动教育“数字画像”。

力争到2025年

形成100门劳动教育精品课

《通知》提出,力争到2025年,成都要形成100门劳动教育精品课程,认定100个劳动教育综合实践基地,培育100所特色学校,培养1000名优秀导师。

成都中小学新增劳动教育必修课,教育部设立12个基础教育改革实验区
泡桐树小学师生走出校门体验农耕劳作

对此,成都将制定《成都市大中小学一体化劳动项目清单》,来推动各学段劳动教育良性衔接。例如,要求小学要注重劳动习惯养成,低年级要让学生学习日常生活自理,中高年级要让学生主动分担家务,养成劳动习惯。初中要注重劳动品质和职业意识培养,加强家政学习,开展社区服务,适当参加生产劳动,参加职业体验教育,培养职业兴趣。

《通知》还在劳动课时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规定。要求中小学劳动教育必修课每周不少于1课时课外校外劳动时间小学1至2年级每周不少于2小时其他年级每周不少于3小时职业院校结合实习实训开展劳动教育,其中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专题教育不少于16学时。普通高校将劳动教育纳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明确主要依托课程,其中本科阶段不少于32学时。大中小学每学年设立劳动周,可在学年内或寒暑假自主安排,以集体劳动为主。

课程方面,鼓励学校开展“劳动 文化”“劳动 生态”“劳动 志愿服务”等融合教育,形成“一校一清单,一校一特色”。

每个区(市)县至少建设1个

劳动教育综合实践基地

课时和课程有了保证,那么场地如何解决?对此,《通知》提出,要从校内、校外两个方面来拓展劳动实践场所。

校内要将劳动场所纳入学校建设规划,研制劳动实践教室(场所)配备指南,赋予空间多重属性,探索一室多用,推动每所中小学校建好配齐劳动实践教室,每所职业院校和普通高校要建立相对稳定的劳动实践基地。

校外则统筹规划配置劳动教育资源,每个区(市)县至少建设1个劳动教育综合实践基地,鼓励有条件的区(市)县和学校建立特色实践基地。同时建立健全开放共享机制,将青少年宫、青少年活动中心纳入校外劳动实践基地建设,鼓励区(市)县通过普职联办、城乡联办、校社联办等方式多渠道建设劳动教育实践基地。

师资方面,鼓励有条件的学校至少配备1名劳动教育专职教师,形成以专职教师为主导,兼职教师相结合的课程实施队伍。并用3-5年时间,至少建立10个劳动教育市级名师工作室,培养一批市级学科带头人。保障劳动教育课教师在绩效考核、职称评审、评优评先、专业发展等方面的待遇。将劳动教育成果纳入市教学成果奖申报评审。

劳动素养纳入综合素质评价

作为高一级学校录取的重要参考或依据

为了促进劳动教育的实施,劳动教育的评价制度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健全。

《通知》规定,要将劳动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探索“劳动教育 人工智能”建立学生劳动档案,跟踪记录学生劳动教育的全过程,开展写实记录和增值性评价,形成学生劳动教育“数字画像”。并且要把劳动素养评价结果,作为衡量学生全面发展情况的重要内容,作为评优评先的重要参考和毕业依据,以及高一级学校录取的重要参考或依据。

此外,还将组织实施学生劳动技能大赛,通过颁发“劳动奖章”、评选“劳动能手”等方式营造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的良好氛围。

在家庭教育中,鼓励孩子每年学会1-2项生活技能,主动承担家务劳动。学校要分学段编制家庭劳动指导手册,给学生布置一定的家庭劳动作业。

经费保障方面,《通知》指出,学校可按规定统筹安排公用经费等资金开展劳动教育。支持和鼓励采用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吸引社会力量提供劳动教育专业服务。

劳动教育同时将纳入教育督导体系,对学校劳动教育开课率、劳动实践组织、教学指导、保障措施等情况进行督导。

来源:成都商报-成都发布记者 | 张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