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隶属:09.生态循环农业&碳汇项目(第32/119篇)
- 养殖新政策:种养结合补贴多少钱?
- 浙江省现代生态循环农业整建制推进市、县(市、区)认定名单的通知
- 不容小觑的黑水虻环保养殖场,变废为宝,商业价值巨大!
- 黑水虻昆虫处置畜禽粪便制作有机肥料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19年生态循环农业项目申报指南(项目所在地必须是农业综合开发县)
- 广西金光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园正式揭牌:小蚯蚓尽显大生态循环威力!
- 牛粪养蚯蚓技术-怎样利用废弃牛粪养殖蚯蚓?
- 他家的“稻虾共作”,还养兔子干啥?
- 我国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基本难点,其赚钱运营模式有哪些?
- 农业农村部: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与种养结合农业
- 可行性研究:以菜养鸡,以鸡养菜的模式可行吗?
- “种植+养殖+加工”结合模式好!实际操作中有哪些重点和难点?
- 2020农业商机关键年!“生态循环农业”经典模式,全球都在用
- 果菌肥生态循环农业模式,果业大县产值新增10亿不是梦
- 生态循环农业五大模式,看看有哪些典型案例?
- 我国生态循环农业的主要模式,2021年生态循环农业推广着力点
- 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皖北这样打造“变废为宝”的扶贫产业
- 走进山东与甘肃的循环农业基地,看看是什么产业链与生态农业模式
- 生态循环农业政策倾斜力度将空前,其特点和发展重点有哪些?
- 桑园公社:桑基鱼塘的升级版,桑基立体农业的新模式!
- 2021年畜牧和畜禽粪污量大县有哪些?绿色种养循环农业实施方案包含哪些内容?
- 如何申报2021农村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案例?
-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2021年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技术指导意见
- 再生资源循环经济产业前景广阔,这些产业方向迎重大机遇!
- 国家抓紧编制2030年碳达峰行动和实施方案,整县试点推进屋顶光伏
- 将农业纳入碳交易市场是大势所趋,建议设立全国农业碳交易中心
- 中国农业银行:正式发布“十四五”规划,积极参与碳市场建设
- 江西促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出台这个文件影响你生活的方方面面!
- 江苏启动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扬州市推出“稻虾鸭”综合种养新模式
- 中国农业科学院:11个研究所组建农业农村碳达峰碳中和研究中心
- 国家“双碳政策”风口下,造纸龙头企业全力开发林地碳汇项目
- 碳汇林建设项目的可行性分析及盈利分析
- 宜昌建成40个生态循环农业示范点,上海启动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
- 农业绿色发展:农业农村如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
- 川渝农科院鱼菜共生技术受农企青睐,粮食产业园区设鱼稻共生基地
- 甘肃平凉市:生态循环农业走出新路子,招商引资优惠政策20条
- 生态循环农业:湖南探索打造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绥宁模式”
- 农业农村部:“十四五”期间拟订《农业农村减排固碳实施方案》
- 稻田生态循环农业:长春稻蟹种养面积达7.2万亩,宿州稻蟹每公斤卖到近200元
- 河南新野县与天津北辰区:实施循环农业,经济与环保双赢
- 《碳达峰行动方案》印发,推进农业农村减排固碳,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
- 广东启动农业对接RCEP成员国十大行动计划,海南循环农业发展结硕果
- 什么是低碳农业?天津市东丽区培育特色农产品产业链低碳农业
- 推动农业种养结合发展,农业农村部发布畜禽粪污利用计划和台账管理方法
- 双碳农业数字化,如何推动农业双碳战略与数字农业的有效融合?
- 拥有1亩林地即可申请林业碳汇证,如何获取林业碳汇证及碳汇造林项目备案?
- 农业农村部发文:未来四年建设一千家国家级生态农场,培育一批生态农业企业
- 《林草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5 年)》政策解读,2025年总产值达9万亿元
- 浙江公布首批林业固碳试点单位名单,广西启动千万亩林业碳汇开发项目
- 浙江庆元建设林业碳汇先行基地,安徽首单森林碳汇指数保险花落池州
- 宁夏建立全区林长制工作体系,湖南桃源启动森林资源网格化管理
- 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即将到来,提升森林草原湿地碳汇能力
- 浙江温州出台湿地城市实施方案,江西创建“湿地银行”试点实施方案
- 广西部署2022年林业碳汇工作,陕西宝鸡成功申报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
- 多地开展“互联网+植树”创新活动,市民可报名参与线下植树抚育活动
- 湖北荆州启动国土绿化和湿地保护三年行动,山东济宁启动荒山绿化三年行动计划
- 甘肃评估六大片区草原碳汇潜力,山西签订林业生态扶贫PPP项目碳汇开发协议
- 森林经营,事关国家“双碳”目标战略,附2022年国土绿化工作要求
- 广西:召开林业碳汇工作专题会议,拟扩大油茶种植规模及油茶林下经济
- 广西东兴发现古树新种,湖北咸丰百年古树成游客打卡点
- 森林生态科普解读:森林是碳库,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路径
- 促推低碳转型与绿色发展,福建武平发放绿色金融新产品“碳金卡”
- 福建将乐青绿开辟“碳库”新路,云南高质高效发展花卉产业
- 县区森林资源开发项目案例:林业碳汇项目可行性报告建议书
- 贵州发放首张林业碳票,农业碳票的制发流程介绍
- 福建:尤溪完成首个社会化碳汇造林项目,三明“三多模式”营造碳中和林
- 陕西平利县与福建将乐县创建生态司法碳汇教育实践基地
- 新余推进国储林PPP项目建设,安平开启种养循环农业新模式
- CCER项目:哪些项目可申报?如何准备及评估?开发流程怎样?
- 四川首个森林碳汇局挂牌成立,浙江林业碳汇中长期规划通过专家论证
- 福建将乐县探索碳汇造林新模式,安徽举行林业碳票首发及交易仪式
- 首个农业碳汇交易平台在福建厦门落地,首个森林碳汇局挂牌成立
- 江西吉安打造国储林建设新模式,陕西宁陕首宗林业碳汇项目成交
- 《农业农村减排固碳实施方案》印发:涉及6项重点任务与10项重大行动
- 浙江常山探索油茶碳汇价值开发,山西太原开展碳达峰碳中和调研
- 首届全国林草碳汇高峰论坛主题:发挥林草碳汇优势,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 福建将乐县启动FSC竹林认证,浙江安吉县竹林变“碳库金库”
- 粤港澳第3届自然教育季正式启动,福建清流县开启碳中和示范林建设
- 四川泸州推进林业碳汇项目开发建设,安徽召开林业项目市场化推介会
- 四川洪雅探索林业碳汇交易,云南举办首届竹资源创新交流会
- 四川绵阳:启动林业碳汇项目开发工作,坚持山村造林兴业富民
- 广东潮州召开林业碳汇培训会,湖南桂阳打造美丽乡村示范带
- 全国各省市林业碳汇政策汇总:森林碳汇项目开发规划发展
-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累计向100个项目发放碳减排贷款117.8亿元
- 浙江农林大学成立碳中和学院,贵州首张竹林碳票发行
- 福建将乐打造森林康养新业态,浙江龙游竹林经营碳汇项目预交易落地
- 广东东莞:打造林业生态惠民“新宠”,自然教育有声有色!
- 浙江签订首单竹林碳汇价格指数保险,农行发放一笔林业碳汇收益权质押贷款
- 宁夏西华山:探索生态保护新途径的草原自然公园试点建设经验
- 谋求新型农业绿色低碳发展,天津启动低碳计量示范项目
- 广西林业碳计量研究中心揭牌,浙江发放2951亩首批林地碳汇权证
- 农发行总行:新一代信贷管理系统上线,披露2022年第3季度碳减排贷款信息
- 上海持续开展林业碳汇调查,广西高峰林场推进林下经济发展显成效
- 陕西咸阳成为全国林业碳汇试点城市,安徽首个林业碳汇开发基地揭牌
- 国家发改委:大力推动低碳零碳负碳项目与绿色产业示范基地建设
- 广州市着力林改打造“碳汇宝库”,湖北宣判首例碳汇补偿民事诉讼案
- 零碳村镇项目:中国零碳村镇促进项目启动,打造黄河岸边“零碳村庄”
- 何谓气候智慧型农业?各国如何应对?附中国的相关项目案例
- 宝兴县设立生态产品价值转换促进局,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方式
- 湖南石门县开展生态教育进校园活动,湖北宜昌加快林业特色产业发展
- 毕节市已在贵州省发行4张林业碳票,这个矿山公园曾是铁矿露天开采场
- 林业碳汇:云南举办专题讲座,浙江发布10大树种,菏泽开发首个基地
- 江西开发CCER林业碳汇试点项目,湖南株洲斩获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
- 海南发布首个茶叶碳标签,山东东营落地首笔湿地碳汇价值综合保险
- 浙江探寻“不动产生态价值”实现路径,深圳发布红树林保护项目碳汇方法学
- 加大扶持,编制实施方案,2023年建设1600个秸秆综合利用展示基地
- 2023年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启动,多地落实精细化管理
- 水稻上山质疑不断,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负责人出面解读
- 山西出台农业农村减排固碳实施方案,吉林印发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
- 广西力争2025年设施农业总产值超3千亿元,辽宁推进绿色低碳农业高效发展
- 森林康养基地项目开发的规划要点、实践探索及实践案例
- 将乐县“零碳镛行”平台正式上线,包头印发林业碳汇建设工作实施方案
- 如何做好低碳农业的科普宣传及展示?科普宣传语有哪些?
- 安庆庆林业碳汇项目开发潜力评估价值:33亿-375亿元
- 2017-2020年: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全部用于生态循环农业项目扶持
- 生态循环农业模式设计需要因地制宜!
- 2017中国循环农业论坛:专家评说生态循环农业
- 项目设计案例:生态循环农业综合养分管理计划
- 生态农业9大经营模式!与循环农业有何区别?
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于7月15日发布公告称,期待已久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于7月16日开市。据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微信公告号报道,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为今年全年,纳入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2162家,覆盖约45亿吨二氧化碳排放量,是全球规模最大的碳市场;截至7月20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CEA)累计成交量439.68万吨,累计成交额2.26亿元。
碳汇林建设项目的盈利点分析
A、碳汇林项目建设
A1、碳汇收入:每投入1000亩,约需要资金不超过150万元,单位面积森林木材蓄积量最高的能达到5.8立方米\年,最低0.4立方\年左右,获得的碳汇当量最高0.73-10.6吨/亩/年。根据目前行情价格15欧元\吨,则1000亩碳汇价值约10950欧元-159000欧元/年,按照汇率折算:相当于碳汇1000亩碳汇年可出售收入为105120元-152.6万元。按照碳汇树木生长要求,一般20年左右,预计碳汇收益最低210-3052万元,最高计算如果扣除最初生长期5年左右,也可达到1350万元。
A2、林木收入:按照1500元/立方,20年期的木材价格大约最低1200万元;正常的价格可达1亿元左右。
A3、林间收益:实施低碳化的“种养加”,能够符合碳汇林建设要求,“种养加”结合每千亩收益最低年可达到80万元,20年约为1600万元。合计收入近4000万元。
如果扣除租地成本、看护成本、人员工资、消防成本等,每1000亩地碳汇林至少可以获得5000万元以上的净收益。如果近期碳交易价格增加到20欧元,则周期内利润可实现7000万元。再进一步推算,如果不计算碳汇收益和林间产业,仅仅是林业收益,而当年实现价值最少可以达到66万元(其中林木按照最低蓄积量算)。
B、碳汇物种开发。
碳汇能力强的树种开发在碳汇林大背景下,必然有巨大市场需求量,从苗木需求到种子的需求。
C、碳汇交易所建立。
把旗下的碳汇和国内各地的碳汇买家与卖家整合起来,吸纳人才,建立与欧盟碳交易市场的正常连接,在必要时,将该交易所包装上市。
D、加强与国际机构研发合作。
包括项目开发,未来发展趋势研究,建立仿生态的碳汇研究室。
E、协助非造林企业认购碳汇储备。
许多跨国公司或者大型企业,自己并不参与森林碳汇项目,但是希望及早做一些碳汇储备,以降低未来执行减排时的费用,则我们将会协助他们认购碳汇林,并取得相关认证。通常收费的标准,是先计算该企业的排碳情况,然后按照每一吨4-8 欧元收取费用并且依据 10 年未收费期限(tCER 的时间为 20 年),分批逐次收取费用。
F、其他价值的开发。
碳汇林建设项目的市场前景分析
我国森林固碳能力将随着森林面积的增加大大增强。此外,我国宜林荒山荒地面积广阔,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的重视,林业发展速度加快,造林面积不断扩大,具有CDM造林碳汇项目所需要的土地资源优势。另外,对现有森林资源实施科学有效的经营管理,也将提高我国森林整体的固碳能力。我国发展林业碳汇产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A、碳汇林业发展的必然性。
从国际范畴来看,在应对气候变化的公约框架下,碳汇林业作为一个投资成本低、世界认同感强的行业,必然获得优先发展的权利。从波恩决定到2010年底的坎昆会议,都证明了森林碳汇是能够和节能减排并列的应对气候变化的最重要的手段。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心态分析,发达国家因为多年的重视环境治理,森林碳汇空间很小,发展中国家恰恰缺少这样的充分发展,所以林业碳汇版图很大。
按照CDM交易方式来说,因为森林碳汇成本低,所以单位投入获得的二氧化碳减排当量比工业节能减排量更高,常规项目投入特别是发电项目减排成本是55欧元/吨,再普通的项目也要32欧元/吨,而林业碳汇仅仅需要成本130元/吨,成本仅为1/3-1/4(这些数据都经过研究得到科学证实)。买家在国际碳交易和认证机制成熟的前提下,必然优先购买森林碳汇。
从中国自身的需求来说,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节能减排市场,空间非常大,同时对碳汇的需求量肯定是世界最大的,目前的碳强度表态说明了中国政府对节能减排的决心,同时,这个目标还不是能够取得世界认同的目标,2012年前后的减排压力会更大,碳汇林符合国际低碳要求。既致力解决生态问题,又能引导社会资金进入低碳领域,目前是国家鼓励发展的重点方向。这些背景都是林业碳汇存在和碳汇林建设取得重大突破的根本动力。
B、碳汇林业的市场空间应对气候变化的框架下无限大。
应对气候变化,人类可能需要千年的时间才能够恢复地球原有生态局面,这个为碳汇林发展开拓了巨大的空间。碳汇林本身并不就是造林,而是一条巨大的产业链。从世界版图看,除了北美、欧盟、南美、北亚地区都为绿色环保,目前不具备碳汇林业的条件。其他区域如果经过核准,应该是大部分国家的许多区域都符合碳汇造林的要求的。
从中国看,中国南方的荒漠地区、北方的沙漠地区、沿海的滩涂湿地大都符合碳汇造林地选择的要求。目前中国的荒漠地区有30多万平方公里,沙漠化和土地退化地区有大约316万平方公里,滩涂湿地约50万平方公里。这是都是资金进入碳汇林行业发挥价值的重要区域。
C、碳汇金融属性在增强。
国际已经形成比较完善的体系。中国也在加快与国际接轨。从国内碳交易的各种尝试,体现了民间对于碳交易的热烈反应。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张健华8日在厦门表示,我国应加快建立碳排放交易机制,吸引社会资本广泛参与,以促进低碳减排目标的实现。
张健华表示,我国提出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到45%,要实现这一目标每年需要投入上亿元资金,仅靠中央和各级财政远远不够,必须通过金融市场吸引社会资本大量投入。他说,通过确定碳排放额度,建立碳排放交易机制,允许企业根据自身情况在市场上买卖碳排放配额,使其具备金融产品的属性,吸引银行、民间投资、私募资金、风险投资等多方参与,企业还可以发行债券上市交易。这将提高节能减排效率。
世界银行预测,到2020年全世界碳交易量会超过石油,成为最大的金融产品。他还表示,建立碳排放交易机制可以循序渐进,初期可只把六大高耗能行业列入,因为它们的碳排放量占总量的50%以上。其它行业和普通群众可通过调整能源价格的方式来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