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科学院:11个研究所组建农业农村碳达峰碳中和研究中心

本文隶属:09.生态循环农业&碳汇项目(第30/119篇)

农民日报】6月19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主办的“农业应对气候变化‘双碳’高层论坛”在北京举行。论坛以“农业农村碳达峰碳中和实现路径与科技需求”为主题进行高端对话,与会嘉宾围绕农业农村领域碳达峰碳中和的行动部署、现状和需求、关键技术进展和技术难题、配套政策支持等进行研讨交流。

中国农业科学院:11个研究所组建农业农村碳达峰碳中和研究中心

将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农业领域是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领域之一。作为农业科研国家队,中国农科院在农业减排固碳、草地固碳增汇、农业生物质能源、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等领域已积累较强的科研基础。农业农村部科技教育司副司长李波表示,希望中国农科院抓紧凝聚力量成立专门的科技支撑平台,打造一流的宏观决策咨询平台、技术研究体系和服务支撑体系;积极参与农业农村减排固碳顶层设计,协助绘制农业农村减排固碳的“施工图”;着力突破农业绿色低碳技术瓶颈,开展联合攻关和协同创新,形成一批综合性技术解决方案。

中国农业科学院党组书记张合成介绍说,围绕推动农业农村碳达峰碳中和,中国农科院将多方面发力:

一是贯彻“新理念”,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导向的转变和工作重心的调整。碳达峰碳中和的核心是推动发展方式向全面绿色低碳转型,农业科技创新的方向也要以此为导向调整。

中国农业科学院:11个研究所组建农业农村碳达峰碳中和研究中心

二是练好“基本功”,构建农业农村碳达峰碳中和监测体系,重点在监测标准构建、监测网点布局、数据平台建设等方面取得新突破。

三是搭好“大平台”,尽快组建农业农村碳达峰碳中和协同创新平台,建立院级农业农村碳达峰碳中和研究中心基础上,谋划成立农业农村碳中和国家科技创新联盟,强化科研、推广、教学、生产、加工等主体的通力合作。

四是找准关键点,围绕制约农业绿色发展的控水提质增效、秸秆循环利用、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农膜污染防控等八个重大关键技术问题持续攻关。

五是当好“智囊团”,为中央及政府主管部门提供决策支持。围绕国家战略需要,积极开展理论和政策创设、行动方案和规划编制、技术咨询服务等,充分发挥专家“智库”作用。

据悉,中国农科院正在整合有关研究所和团队优势力量,由环发所牵头、11个研究所参加组建院级农业农村碳达峰碳中和研究中心。中国农科院环发所所长赵立欣介绍说,该中心将围绕种植业和养殖业减排、农业土壤固碳、可再生能源替代和气候韧性农业技术和模式,统筹开展农业碳达峰碳中和理论、技术和政策等重大问题的前瞻性研究、学术交流和战略决策咨询,开展农业农村碳排放第三方监测、计算、核证和评估服务。

名词解释

温室气体(Greenhouse Gas,GHG):指任何会吸收和释放红外线辐射并存在大气中的气体,包括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氧化亚氮(N2O)、氢氟碳化合物(HFCs)、全氟碳化合物(PFCs)、六氟化硫(SF6)、三氟化氮(NF3)。

碳达峰:广义来说,碳达峰是指某一个时点,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之后逐步回落。碳达峰是一个过程,即碳排放首先进入平台期并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波动,之后进入平稳下降阶段。

碳中和:指企业、团体或个人测算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实现二氧化碳的“零排放”。

碳排放:是人类生产生活过程中向外界排放温室气体的过程。

固碳:是指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转化为碳水化合物,并以有机碳的形式固定在植物体内或土壤中,从而减少二氧化碳在大气中的浓度。根据国际通用标准,农业固碳是指土壤固碳,不包括一年生作物地上部生物固碳,其原因是地上部生物量中的有机碳将在很短周期内分解,以CO2形式重新排放到大气中。

二氧化碳当量(Carbon dioxide equivalent,CO2e):在辐射强度上与某种温室气体质量相当的二氧化碳的量。

全球增温潜势(Global Warming Potential,GWP):将单位质量的某种温室气体在给定时间段内对辐射强度的影响与等量二氧化碳辐射强度影响相关联的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