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研学基地或研学服务有发展前途吗?
研学真的有前景吗?这个行业值得大家投入精力吗?个人创业做研学基地或研学服务有发展前途吗?
研学旅行在全国已经初步形成规模化,且发展态势非常好。能不能赶上研学旅行的发展机遇就看你是否有一个强力的合作伙伴了!
01:市场需求大
相比欧美发达国家,我国研学市场起步较晚,但市场需求很旺盛,发展速度也比较快。各区域主要热门旅游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沈阳、武汉、西安等愿意参与研学旅行的比例基本达到70%以上。目前研学旅行的对象超过80%属于3-16岁人群,以在校中小学生群体为主。国家统计局官方预计,2019年之后,我国3-16岁人群规模持续增长,整体规模将保持在2.3亿以上。同时新一代的“80”、“90”后父母教育理念的转变和消费能力的提升,为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市场的发展带来了强劲动力。
02:人口渗透度高
研学是以中小学生为主体对象,进行体验式教育和研究性学习的一种教育旅行活动。随着研学旅行被纳入教学计划,研学旅行逐渐成为刚需,未来3-5年研学旅行的学校渗透率会迅速提升。而且“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成为越来越多家长的共识和主要诉求,各种形式的研学旅行或游学产品的需求量在整个假期亲子游中的比例持续增高,同时产品组织形式丰富多样,价格水平充分覆盖不同消费阶层,这些因素都推动了研学旅行在客户人群中的快速渗透。据统计,游学业务每年的增长速度超过一倍。到2021年,研学旅行在适龄人口渗透度有望达到10%以上。
03:政策支持力度强
《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实施意见》中提到,在一般情况下,学校每学年组织安排1-2次研学旅行活动,每学年合计安排研学旅行活动:小学3-4天、初中4-6天、高中6-8天。其中政府方面也会通过财政教育经费的形式对研学行业进行补贴。近年来,广东、浙江、陕西等地也相继发布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实施意见和通知。研学旅行将体验式教育和旅游深度融合,不仅旅游行业的新风口,也是新的市场热点。
如何做好研学旅行的组织实施?
对于学校来说,最主要的还是如何设计和有效组织实施研学旅行。在实际操作中,也出现了一些有悖研学旅行初衷的现象。比如有的学校打出了“带着课本去旅行”的旗号,以“第二课堂”的名义把研学旅行做成了“课堂搬家”或补习夏令营、冬令营;有的学校担心出事,便直接把学校“平移”到了实践活动基地,把研学旅行做成了另一种封闭式活动;有的学校把研学旅行做成了面向少数学生的“精英活动”……总之,研学旅行在具体实施阶段仍存在着诸多“乱象”。
课程设计要体现活动课程基本特征。作为活动课程的研学旅行,首先应该强调其过程性、体验性和开放性的特征。要把活动前期的主题规划、目标、活动地点或路线的选择,内容板块设计与学习方式,活动中的团队分工合作、互动交流、资源寻求、疑难解决,以及活动结束后的成效评价、展示等作为一个整体。因此,活动的设计主体应该是多样的,不仅要有教师与学生,还要有研学旅行服务机构人员,甚至要有家长,单纯把课程设计交给教师或社会机构是不妥当的。
在设计群体中,学校教师要成为骨干力量。但需要提醒的是,很多教师长期拘于学科教学,不熟悉活动课程的原理和设计方式,设计时习惯于按照自己熟悉的学科选题来确定内容和学习方式,评价时也多采用计分方式,这种设计思路本身就不符合活动课程开展的要求,很容易形成“课堂搬家”。我们认为,理想的设计需要多方面结合,发挥各自的优势。
在目前尚未建立第三方研学旅行管理机构的情况下,学校需要借助有资质的旅行社或其他社会教育机构的优势资源,校外机构也需要通过与学校的沟通去开发和寻求符合学生需求的资源,协商设计行程和活动方案。而在此过程中,家长和学生的参与也是不可或缺的,特别是初中以上的学生,他们完全有能力参与活动的规划和组织,且富有积极性。
活动规划设计要具有合理性与可行性。路线和时间的选择既要符合学生的实际年龄,也要关照外部条件。在主题设计和线路选择方面,应注重听取学生的意见和要求,努力设计出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活动,并尽力赢得家长的支持。根据教育部的相关文件,学校应“根据学段特点和地域特色,逐步建立小学阶段以乡土乡情为主、初中阶段以县情市情为主、高中阶段以省情国情为主的研学旅行活动课程体系”。按照这一精神,学生的活动可以分别以本县(市)或省内其他县(市)、本省或其他省份为主要选择范围。一味求远、热衷于旅游热点,未必妥当。有的学校还以在假期举办的少部分学生参加的夏令营甚至出国游取代研学旅行,这本身就不符合研学旅行“全员参与”“认识国情”“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要求,也造成了概念的泛化,有碍于研学旅行这一新生事物的健康发展。
应该认识到,研学旅行既不是少数优质资源学校的特权,也不是学校课堂的“搬家”,更不是豪华的旅行。面对我国如此庞大的学生基数与有限社会资源之间的矛盾,如何才能确保研学旅行有效推进,是一个值得深入探究的问题。我们建议,各地方和各学校要对出行时间、路线、年级与人数做可行性论证,要积极慎重,在不断“试行”中找到最适合本地区、本学校的路径。
(作者系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课程教学研究中心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