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探索+劳技体验:亲手种一棵植物,北京中小学生植物栽培大赛启动

本文隶属:02.中小学劳动实践研学基地(第158/281篇)

【新京报讯(记者 杨菲菲)】刚种好的种子不能直接施肥、中午花不能在太阳底下暴晒、早中晚浇水的量不一样……3月19日,2021年(第21届)北京市中小学生植物栽培大赛培训暨启动会召开。会上,来自北京市上地实验学校、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第九小学的老师分享了学生们参与往届栽培植物大赛的收获。

记者了解到,当天,共有来自北京市16个区中小学的科学、生物、劳技等相关学科教研员和参赛教师代表近200人参加了此次启动会。

在植物栽培中学习生物知识、提升劳动素养

一颗种子,从发芽到开花、结果,都经历了哪些过程?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又是怎么一回事儿?……这些都是学生在生物学科目中需要学习的知识。今天上午,北京教科院基教研中心特级教师乔文军以生物学科教学为例,分享了如何在植物栽培中引导学生通过探究性学习活动,在实践中更好地学习生物知识,“生物学本身是一门高度关注学生实践的学科,植物栽培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很好的动手的机会。”

生物探索+劳技体验:亲手种一棵植物,北京中小学生植物栽培大赛启动
图为北京教科院基教研中心特级教师乔文军现场分享开展植物栽培大赛的课程价值。北京学生活动管理中心供图

不只是提升生物素养,北京市上地实验学校教师张杨认为,学生参加植物栽培活动也会引发学生更深入地思考,“植物生长离不开水,那浇多少水合适?有家长说可以用淘米水或者残留的蛋清浇花更好,学生就会问,这些真的比营养液还好用吗?学生的这些疑问思考,都可以通过实验探究的方法去验证。”

在北京教科院基教研中心中小学技术教研室主任孟献军看来,引导学生栽培植物也是学校开展劳动教育的一种实践探索,“劳动教育成果的多样化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也可以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劳动过程。”

生物探索+劳技体验:亲手种一棵植物,北京中小学生植物栽培大赛启动
图为北京教科院基教研中心中小学技术教研室主任孟献军作主题分享。北京学生活动管理中心供图

已连续举办20届,数万师生参与

据介绍,北京市中小学生植物栽培大赛是一项专门面向中小学生开展的植物种植劳动实践活动,至今已连续举办了20届。数据显示,参与的学校和师生人数从几十所、数千人已逐渐增加到几百所、数万人。

本届大赛由北京市教委主办、北京学生活动管理中心承办,于2021年3月至11月开展。

大赛组委会将开展市级培训,各区按要求开展教师培训,学校辅导教师参考指导课件内容,对学生进行培训辅导。参赛的学生可以从鸡蛋茄、红珍珠番茄等七种植物中任选一种,或者选择其他一种能够完整体现播种到开花结果全过程的植物进行种植。同时,学生把对植物生长和管理的观察记录,以文字、图片等形式,按要求陆续上传至大赛官网。

活动结束后,大赛组委会将聘请专家进行市级评选。评选分小学、中学两个组别,学生设一、二、三等奖和科学探究奖、最佳展示奖、环保卫士奖单项奖;教师设辅导教师一、二、三等奖和优秀组织教师奖;学校设优秀组织奖。

北京学生活动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通过该活动培养学生种植管理植物、观察、记录、探究等方面的能力,将实际的栽培劳动实践与课堂上的植物知识相结合,在学习基本科学知识和栽培技能中,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实践、创新和探究能力。

来源:新京报记者 杨菲菲 校对 李项玲